《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45节

作者: 青原樵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积极主动、责任心最重要,如果一个人做事不积极,10件事有8件事要上司紧跟在屁股后面催,或者一天到晚只在想如何扯皮推卸责任,有两个这样的部属就足以把上司累垮,整个公司都是这样的人,则从上到下都累。
  人品比能力更重要,人品好的人才是倚天神器,人品不好的人才则是伤己利刃。
  面试时,用人者一定要有非常强的洞察力能见微知著,冰山素质模型中下面隐性的价值观、内驱力等,比冰山上面显性的技能更为重要,特别是中小企业。大中型企业制度流程完善,有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进行监控,人品差的人进来都能被监控住,即使搞点动作,也不至于对企业伤筋动骨,但中小企业就不同了,中小企业正在进行制度流程建设,制度流程还没有完善,缺少监管机制,如果经理人想损公肥私,那对企业的破坏性远远大于大中型企业。

  当初余经理、钱经理、贺经理在面试时,李卫观察到他们一些细节,如余经理坐姿有些慵懒,钱经理眼珠乱转,贺经理总在不停地计算她的工资。可是李卫还是更注重他们的技能,他们几个人如果将心用正,肯定是不错的。余经理的悟性李卫非常认同,李卫招了这么多经理,唯有他悟性最好,只可惜责任心太差太懒了。其实李卫也很懒,李卫一直认为,聪明的人都往往比较懒,因为懒才会找方法,但凡事不能过头,不能懒得像头猪一样;钱经理在技术管理方面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可是用心不正,总想找捷径快速往上爬,想快速发财,因而利令智昏搞歪门邪道,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第二批引进的经理,论技能经验,并不在第一批经理之下,但和第一批经理不同的是,第二批经理积极主动性差、缺乏责任心。第二批三个经理当中,余经理太懒,贺经理轻重不分,钱经理则不但缺乏责任心而且人品也差。
  从这次用人的经验来看,一个自律性强的管理人员,通常责任心强,积极主动。李卫离职后总结发现,优秀的经理人都是自律性很强的,不合格的经理人大都自律性比较差。
  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要建立团队的纪律最首要的一点是:领导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维护纪律。
  “纪律可以促使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怡安管理顾问公司的陈怡安博士曾说过:“领导者的气势有多大,就看他纪律有多深。”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坚持及带动团队遵守纪律的人。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摸谁挨烫。
  第二次人才引进的失败,表面上看这些人的缺点是责任心差、不积极等,实际上根源在于这些人与自己的思想格格不入,缺乏自律性。

  杰克•韦尔奇在中国讲学的时候,有一句话非常发人深醒:“什么样的人企业坚决不能用?是有业绩、有能力,但不认同你公司的文化,也就是说和企业的价值观不同,这样的人坚决不能用,坚决不能在企业呆着,更不能进入高层。”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解开了李卫的心结。认同企业的文化是选人的首要条件。
  利风原来的文化是灰色的,这种文化肯定要被淘汰,现在变革时期,也是新的企业文化的初始沉淀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变革者的管理思想、理念基本上代表了变革初期的企业文化。钱经理等人不但不认同这种文化,而且业绩也没有,加上责任心太差,李卫无法宽容。

日期:2007-10-23 16:37:30

  二、第三次人才引进
  辞退余经理后,公司再次招聘品质经理,陈经理做了简历库,所有投来应聘主管工程师和瓶颈岗位的简历都要存放在简历库中保存3~6个月,简历库里面有一份司马冬的简历,原来在鸿祥集团下属的鸿富公司做品质副经理,鸿祥集团有两个事业部,一个是做锌合金产品的叫鸿富公司,一个是做铝和镁合金产品的叫建银科技,余经理以前在建银科技担任QE主管。

  面试司马冬是由陈经理、钱经理和李卫小组进行面试的,李卫发现,司马经理技能素质都不错,而且有一定的原则,不会刻意去迎合主考官,但钱经理认为他会得罪客户,不太适合。李卫觉得他不错,决定录用他。
  司马经理是10月加入公司的,加入后,很快熟悉公司的程序和制度,ISO9000复审的前期工作,组织得井井有条,在11月中旬ISO9000复审完毕后,马上对品质部进行改善,不到两个月止住了品质部内部的混乱,以及使客户品质投诉与退货有下降趋势。
  司马经理自律性强,沟通能力好,与客户沟通有原则,能满足客户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不轻易答应客户,不会一味去迎合客户,对部属也能进行启发引导式的教育,他不会告诉下属一个结果,而是引导式地讨论一种方法,让部属按这些方法去做,然后对其中的过程和结果盯得很紧,这样部属都有提高。
  李卫后来总结,招聘的这帮部门经理,优秀的如司马经理、刘经理、陈经理,都是大学毕业后在内地呆的时间不长的,或者一毕业就直接到S市的,在外资企业工作的时间较长,从基层做起,大小企业都做过,职业化程度较高。相反在内地国营企业呆过几年以上的,呆的时间越长,身上各种各样的毛病越多,纠正起来越困难,职业化程度越低,生产部的邹经理以及之后品质部的章经理因为在内地国营企业呆过好几年,所以职业化程度相对更低,马副总等人在内地国营企业呆的时间太长了,所以根本就不职业。

  李卫心中还有个想法:将来如果赣州建分厂,司马经理的人品、综合技能与素质是第一考虑人选,得重点培养。李卫还有个想法:明年如果公司年营业额达到8000万以上,就分批选送部门经理参加MBA研修班。
  邹经理在老家办了一个小厂,由他弟弟在管理,前两年有个技术难题一直没突破,现在技术突破了,他弟弟觉得自己管理不行,要他回去,9月要辞职回去。李卫让邹经理回家看看,如果不是非得要他镇守就尽快回来。10月份,过了一个月,邹经理没有回来的迹像,李卫在10月下旬另招了一个生产经理黄亮。
  技术部钱经理被辞退后,技术部由工程主管楚士忠暂代,招了好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李卫和林总商量,决定把司马经理调到技术部担任技术经理,因为利风纯技术的工作是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有林总和楚士忠还有一个模具工程师负责,技术经理不需要对技术非常精通,重点在于技术的管理,以及项目的跟进,楚士忠是那种做事没计划没统筹的人,技术部是先锋,技术部这几个月在钱经理任上没有什么改善,仍是一片混乱,必须尽快制止这种局面。

  林总也觉得调司马经理到技术部是个好主意,12月初招聘到品质经理章利财,于是在12月上旬将司马经理调入技术部担任技术经理。

日期:2007-10-24 14:02:49

  三、目标绩效考核
  10月底,公司各部门的品质目标都制订出来了,此次的品质目标考虑到了绩效考核的因素,因此品质指标基本等同于KPI:
  营销部:
  回款率:90天100%,75天≥95%,60天≥90%;
  AB类客户/项目准时交货率≥92%;

  AB类客户满意度≥95%;
  客诉及时(3天内)处理率100%。
  行政人资部:
  全员到位率≥92%;
  关键岗位(特殊岗位及瓶颈岗位)到位率≥95%;
  培训课时达成率95%;

  员工月流动率≤8%。
  PMC部:
  PMC:
  AB类客户/项目计划准时达成率≥95%
  采购外协:

  采购回货及时合格率≥95%;
  外协回货及时合格率≥75%。
  货仓:
  成品/A类物料账物一致率100%;
  半成品账物一致率≥99%;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