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黄土塬》
第34节

作者: 关陇忖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3-11 09:43:00
  郭延平立即让陈占霞端来了一个凳子,让李真坐在了方秀秀的面前。方秀秀就在十几个专家的围观下,在摄像机镜头前,拿着剪刀和红纸,现场剪了起来。不一会儿,李真的半身肖像剪出来了,方秀秀装进了由白纸做陪衬的塑料册子里面,然后举起来让大家看。
  大家一看,惊呼不已,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真风趣地说道:我平时不大照镜子,不清楚自己的面孔,你们说像就像。现场有人即说道:太像了,甚至连您老的个性都能看出来!简直栩栩如生!李真即说道:我也曾在一个研讨会上提到,方秀秀的剪纸里面包含了一种生态的、富有灵性的元素,具有超人的神力。
  方秀秀想到她有时候在剪纸之中,特别是给他人剪肖像时,脑子里总出现一种奇异的现象,瞬间能捕捉到把此人的生活状态,她也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现象,现在听了李教授的评价,才明白,这是剪纸艺术带给自己的一种神力的体现。
  李真指着方秀秀的剪纸继续说道:大家看,她的剪纸具有工笔剪纸艺术的特点,把绘画和剪纸糅合得恰到好处,作品看上去飘逸灵动,不像有的剪纸作品,看上去比较僵硬。可以这么说吧,方秀秀是黄土高原地域文化中最有天赋、最优秀的传承者。
  李教授的话音一落,又赢得了鼓励的掌声。
  方秀秀见自己受到如此赞美,有点不好意思,对大家微微鞠躬,连连说道:谢谢,谢谢老师们的鼓励!
  此时,李真也性情所至,按住方秀秀的肩膀说道:来,小方,咱们来个合影。陈占霞反应灵敏,立即站在了方秀秀身边。方秀秀看了看旁边的乔桥,意思让她也来一同照相,但见乔桥面无表情地站在一边,神情严肃,沉默不语,也不看自己。方秀秀见摄影师已经举起了相机,就赶紧收回目光,面带微笑地看向镜头。
  之后,李真教授从方秀秀的展厅中也发现了乔桥的作品,看了看作者的名字,问谁是乔桥?郭延平立即给乔桥挥手,让她过来。乔桥面无表情地走到李真面前,说她就是乔桥。李真就对乔桥的作品做了客观评价,说她的作品很有特色,乡土气息很浓,只是在形式美观上欠缺一点,建议她调整创作思路,在艺术创作上争取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与统一。

  由于李真对方秀秀的剪纸作品中赞口不绝,乔桥受到冷落,心里本来就很不爽,当李教授对她的剪纸提出建议时,乔桥故意说道:我就喜欢这样剪,我认为这就是我的风格,我不愿意照别人的意思去剪。
  此言一出,郭延平等人不由自主地看了看乔桥。
  日期:2018-03-11 22:25:05
  李真听了此话,愣了一下,旋即微笑地点点头:行,行,应该保持个人风格。接着又对大家说道:现在民间有许多艺术家,风格各异,题材多样,人才辈出,作为民俗工作者,我们要好好发现和挖掘,指点和培养他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郭延平立即附和道:是啊,李教授说得很对,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应该遵循李教授的建议,切实做好挖掘和培养工作。说罢,他们离开了此地。

  陈占霞也准备离开,走时低声对方秀秀说道:你今天大放光彩啊。方秀秀说:你的也不差。陈占霞说:等会到我展厅了,你过来。方秀秀说:好,你先过去,我马上过来。
  专家一行离开后,方秀秀对乔桥说道:你怎么这个态度对待李教授?即使你觉得他的建议不对,不应该当面说出来啊,你看多少人在看你。乔桥说:看什么看,我就是这个个性,想咋说就咋说。就是把他得罪了,又能咋样?我不靠他吃饭。
  方秀秀见乔桥的个性 有点特别,就没再吭声。由于专家团走后,有群众参观者,有的还翻看她的剪纸。方秀秀就招待起了顾客,没再理会乔桥。过了一会儿,她估摸专家团到了陈占霞的展厅,就走了进去。
  陈占霞的展厅以香包和民间刺绣开发品居多,展厅面积较大,看上去琳琅满目、富丽堂皇。陈占霞公司的工作人员彬彬有礼地给专家介绍着各类香包。记者们又如法炮制,把镜头对准了陈占霞。并来了个现场采访,问道:这些作品是你从民间收集的,还是公司开发的?
  陈占霞指着所有的产品说道:凡是在这里展出的作品,不论是香包、刺绣,还是剪纸和鞋子枕头呀什么的,都是我个人设计开发的。譬如这个如意香包和鱼灯香包,在展销之前,我们的设计都是保密的。所以,从设计到工艺,我们都力争做到精致,完美,不能留有瑕疵。当然,这次展销会之后,市场上肯定会大量地繁衍出我们的产品,这是没法控制的现象。
  听陈占霞这么介绍,方秀秀盯着那个如意香包,想起有一次,陈占霞来到她的饭馆,要自己帮她设计一个香包,她因此白天想,晚上构思,几易其稿,画了如意香包的草稿,并把色彩配比图都画了出来,陈占霞看后,觉得非常满意。现在看,陈占霞只是在她当初设计的图纸上做了轻微改动,基本保持了她的原始设计,而她竟然当着这么多的人面大言不惭地说是自己设计的,如果给她方秀秀,她好意思说出来吗?

  方秀秀想到这里,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就悄悄离开了陈占霞的展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