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解密红楼中的人和事,看娘化了的明末隐史》
第32节

作者: 半看春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1654年2月,李定国从广西柳州领兵约4万,南下横州(今广西横县),攻廉州府(今广西合浦),清总兵郭虎逃走。在3月3日亲至高州,广东各处义师群起响应;满清平、靖二藩和督抚标兵不敢迎战,集中兵力防守广州地区,向清廷紧急呼救。李定国一面派使者前往厦门再次督促郑成功率主力来粤,他考虑到郑军在水上的优势,从海道来助可以不受潮州、惠州清军的阻击,因此确定两军会师地点为广州南面的新会。同时他派自己的军队会合广东义师王兴等部向新会进发。李定国因为在4月间患病,直到8月间才治愈,结果未能亲统大军东征,但在养病期间仍积极作大战准备,在高州地区筹集粮饷和作战物资,并派使者去联系郑成功,邀请其共同出兵。结果,使者到达厦门时,郑成功正同清方“和议”,郑惟恐李定国使者返回后洩漏消息,将来使稽留于厦门,拖了一段时间才派李景携来书信复命。郑成功的回信未见,但从李定国的回信中可以推知其主要内容:一为声称已派部将随张名振北上江、浙;二是应允遣水、陆师入广攻潮、惠,连出师日期也未坦诚相告;显然郑成功的态度模棱,说明他无意于同定国会师,李定国对此深表不满。但李定国仍然苦口婆心的劝告郑成功,多次去信邀请其出兵。并且透彻地分析了战局态势,就战略而言,指出攻克广东全局皆活,福建、浙江、南直隶(指江苏、安徽)可势如破竹,从此中兴有望;从战役而言,恢复广东关键在于攻克新会,即所说“逆虏以新会为锁钥枢牖”,“不谷之意,欲就其地以芟除,庶省城可不劳而下,故亦合力于斯”。但新会地区水道纵横,是广州南面重镇,李定国没有把握在该地击溃广东清军尤其是清军有水师帮助,乘势攻克广州,只要成功率主力相助,即可大功告成。并且委婉的责备郑成功,说其既然遵从南明就应以南明的中心为最大责任和目标。可以说,李定国在多次的信中把会师的战略意义、会师地点和日期都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新会战役从6月开始一直打到12月中旬,长达半年之久。满清平南王尚可喜也看出新会的得失直接关系着省会广州的安全,在5月间先后派参将由云龙、右翼总兵吴进忠率部入城协助防守。8月间,李定国手下陈奇策带领所部水师入西江,攻占江门(今江门市),击毙清广东水师总兵盖一鹏,不仅控制了广州地区的出海口,也切断了广州同新会之间的通道——可见是为了让郑成功的军队从海上能来支援。

  尚可喜、耿继茂见形势危急,亲自带领官兵于9月12日前往江门,加强广州南面和西面的防务,但不敢同李定国主力决战。10月3日起,李定国亲统大军猛攻新会。明军先后采取挖掘地道、大炮轰城、伐木填濠等战术进行强攻,都因守城清军负隅顽抗,未能得手。11月10日,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再次统兵从广州来援,顿兵于三水,不敢与李定国主力决战,等待清廷所遣满八旗军队——可见尚可喜对李定国有多恐惧。

  新会被围困日久,粮食告罄,城中清军竟然屠杀居民为食(《新会县志》记载)。12月10日,清廷委派的靖南将军朱马喇等率包括满八旗精锐在内的满汉联军长途跋涉到达三洲时,新会已危在旦夕。朱马喇部休整3天后,14日会同平、靖二藩军队在新会城外向明军发起总攻,经过四天激烈战斗,由于满清方面总兵力明显超过李定国的兵力,到18日定国的军队抵敌不住而撤退。清军趁胜追击,李定国所统明军主力在24日退到高州,26日晨撤回广西;留部将靳统武领兵数千镇守罗定州(今广东省罗定县),阻滞清军,到次年正月也被迫撤回广西。明军收复的广东州县和部分广西地方重新沦入清方之手。李定国精心筹画的恢复广东、进取江南战略完全失败,这次战役李定国损失较大,而且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再也没有力量和机会进入广东了,南明复兴的希望从此可以说基本上是化作泡影。

  总结李定国两次入粤之战,战略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广东清军主力当时全部集中在广州,定国的用兵不是直攻该城,而是把广州南面近海的新会选择为主攻方向,证明他始终盼望郑成功海上之师能够在决战之前到达,东西会合,兵力和士气倍增,广东的局势必将大为改观,可以稳操胜券。无奈郑成功私心自用,一味拖延,空言应付,致使定国所云“许大机宜”功亏一篑。然而有文人墨客、以及战胜者所写历史是多么不公正;那个非常愚蠢、畏惧满清八旗兵一路逃跑,最后因为来不及逃跑而不愿意投降自杀的史可法到现在还被人吹嘘成“抗清英雄”;那个多次处于私心、乃至于采用不惜在关键时刻内讧消灭自己盟友(政敌的手下)而导致功亏一篑的何腾蛟也被吹嘘成“南明顶梁柱”;那个虽然多次抗清,但更多是基于自己郑氏家族利益而抗清,在关键战略时刻置盟友于不顾的郑成功也被说成“抗清英雄”(不过郑成功比起前两位来,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而事实上真正的反抗满清民族征服和压迫的真正抗清英雄李定国却远远名气没上述三人大,仅仅就因为李定国曾经是农民军、因为饥饿而反抗过明朝的苛捐和腐败,历史材料一再宣扬史可法而不去宣扬真正英雄李定国,实在是对李定国的不公平。

  日期:2018-05-13 19:58:10
  顺便说一下给刘姥姥出主意,去荣国府找王夫人的狗儿,应该是李自成的狗头军师,牛金星。
  最后再说一下判词里面的狠心娘舅是怎么回事?
  李自成破北京时,太子朱慈烺本来已经逃出宫殿,当他逃到自己的外公、崇祯皇帝的老岳父周奎的家门口时,周奎还在睡梦中,他被一阵急促的叩门声惊醒,披衣而起,当他确定门口是自己的外孙时,并没有给他打开房门。太子拍了一阵,失望地消失在街巷中,不巧被一群宦官认出,作为一份厚礼,献给了李自成。
  日期:2018-05-13 20:07:25
  巧姐说完了,金陵十二正钗也就说完了,总结一下,出一个对照表:
  No1. 林黛玉  -----------  大明国运
  No2. 薛宝钗  -----------  清廷国运
  No3. 元春  -----------  崇祯周皇后
  No4. 探春  -----------  延平王 郑成功
  No5. 史湘云  -----------  大明江山、子民
  No6. 妙玉  -----------  吴三桂
  No7. 迎春  -----------  弘光帝
  No8. 惜春  -----------  八大山人 朱耷

  No9. 王熙凤  -----------  东林党
  No10. 巧姐  -----------  朱三太子
  No11. 李执  -----------  隆武帝
  No12. 秦可卿 -----------  魏忠贤
  从作者的排列顺序上,很明显可以看出了这个是按照影响力大小排列的,
  元春虽说是周皇后,不过夫妻一体,这第三也就是崇祯的排位,探春以孤悬海外的台湾为根本,远超了姐姐迎春,排第四。史妹妹排第五是有点委屈了,不过也还好。妙玉为什么排位这么靠前,那是因为吴三桂在明末这段时间,影响是大于弘光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