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解密红楼中的人和事,看娘化了的明末隐史》
第27节

作者: 半看春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5-12 19:52:25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语说:随‘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

  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这里是指薛蟠(李自成)和薛蝌(皇太极)大盏(大战)。薛蝌,就是薛虬,前面讲黛玉宝钗一章里有说明。
  日期:2018-05-12 19:53:02
  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你遭塌。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你吃这一海,更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淳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茶,是托他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
  这里有一重点词,鬼脸青这个名字也是作者自己杜撰的,现在有专家说是钧窑的窑变青瓷,又有专家说是青花瓷。无论是哪个都说明这个鬼脸青不是一个常用的瓷器分类词,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专家争论了。那么这个鬼脸青是指什么?鬼脸青就是指清兵,而且还是很污蔑的称为鬼脸青,说清兵是鬼脸。
  这个鬼脸青是埋在地下的,就是说,山海关提前有清兵埋伏。
  日期:2018-05-12 19:53:41
  此时大风突起,扬尘蔽天,不利于不熟悉山海关地理的大顺军,双方展开肉搏,大顺军不顾伤亡,把吴三桂部团团围住,血战至中午,双方均已疲惫,损失甚众。

  多尔衮见势,急令阿济格、多铎各率2万精骑,乘风势、挥白旗,对阵直冲大顺军。万马奔腾,飞矢如蝗,大风渐止,疲惫的大顺军见清军骤至,猝不及防,阵脚渐乱,伤亡惨重。未尾申时初(15点后),李自成的大顺军溃败,刘宗敏中箭伤,大顺军死者数万。
  日期:2018-05-12 19:54:04
  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如何吃得!”宝钗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黛玉走出来。
  这里是说栊翠庵喝茶,喝的是雪水,也就是血水。黛玉(大明)被抢白,宝钗(清廷)得利。
  日期:2018-05-12 19:54:26
  栊翠庵品茶 这一段说完,妙玉的身份也就坐实了,这个质如金玉的女子,就是大汉奸吴三桂。妙玉住家代发修行的尼姑身份,指的是关宁铁骑的超然身份,关宁铁骑在明末已经沦为听调不听宣,连皇帝的话都可以不听,只听总兵一人的一支队伍,已经脱变为军阀了。
  看判词和曲子
  【判词】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吴三桂和关宁铁骑,本来都是大明的队伍,可惜最后叛变投敌了。
  日期:2018-05-13 19:50:48
  九、巧姐是谁?板儿是谁?十二正钗清单
  贾巧姐
  【判词】

  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3]
  【曲】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简介:巧姐是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日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她从小生活优裕,也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后被狠舅奸兄卖到了烟花巷(《好了歌》:择膏粱,谁承望流落烟花巷)。但最终被知恩图报的刘姥姥赎出,与刘姥姥的孙子板儿结婚,在农村有了很好的结果,成了一位纺绩妇人(留余庆)。
  日期:2018-05-13 19:52:09
  前面说了迎春、探春、说了李纨,说了贾环、贾兰,他们都是南明的君王主子,那么这个巧姐是谁,就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了吧。巧姐就是流落民间的朱三太子。
  朱慈焕幼时被封为永王,在成大长人的皇子中排行第三。明朝灭亡那年,他刚刚十二岁,和两个哥哥一起被李自成军俘获,又一起被李自成挟裹出北京城南下。
  李自成兵败后,朱慈焕开始了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乡绅见他气质特别,“细询根由”。没有城府的朱慈焕透露了自己的身份。王乡绅是故明官员,见皇子沦落到如此地步,不禁“执手悲泣”,冒着风险收留了他,给他改名王士元,与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
  五年之后,王乡绅病故,王家不愿意继续收留他,他只好流浪到江南当了和尚。后来浙江余姚一位胡乡绅到庙里游玩,见二十出头的朱慈焕容貌清秀,气质不俗,又满腹诗书,十分擅长围棋(几十年后,蓬莱人李力远遇到朱慈焕,称其“丰标秀整,议论风生……学渊博,且工手谈,精音律”,可见朱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胡乡绅极为欣赏,劝他还俗,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于是朱慈焕落户浙江,也算是成家立业了。结婚后,朱慈焕以教书为业。岳父去世后,随着生儿育女,家累日重,他不得不四处寻找教席,还经常向一些地方绅士打秋风,勉强维持生活。他一生小心翼翼,安分守法,哪里风声紧,他就赶紧带着一大家逃亡,几十年间流动于大江南北,历尽艰辛。虽然一辈子受尽委屈劳累,不过毕竟活过了古稀之年,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又有了孙子,也总算儿孙满堂。特别是到了晚年,赶上康熙盛世,政治局面日益安定。康熙为了争取民心,六次拜谒明皇陵,行三跪九叩之礼。特别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拜了明孝陵后,还向大臣表示要查访一个明皇室后裔,来管理明孝陵:

  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古者夏殷之后,周封之于杞宋……尔等与九卿会议俱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