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轻松读——布衣天子朱元璋》
第22节

作者: 8清风8明月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知道士兵像朱元璋一样,自己去濠州城投靠红巾军,那是自愿的,积极性自然很高,干什么事情都很积极,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在军中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但是这些降兵们是吃了败仗,走头无路之下这才归降,实属无奈之举,这些人对朱元璋不熟悉,个个心存疑虑,毕竟他们不是朱元璋招聘过来的嫡系部队。他们害怕朱元璋对自己不信任,在部队里没有前途,也许还会吃苦头,因此难免军心不稳。

  日期:2018-02-01 21:01:38
  朱元璋是个聪明人,一眼便看出了这些归降兵们心中的疑虑,于是眉头紧锁,思索着对策,过了好一阵子,嘴角这才露出了笑容,额头上的眉头也打开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朱元璋缓缓地来到降军之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带回自己的营帐,然后命令亲兵统领冯国用撤下了原先所有的亲兵,让这五百勇士代替亲兵守卫在自己的营帐外。
  朱元璋吩咐完毕,便直接回了营帐睡觉去了,只留下亲兵统领冯国用和五百勇士。这五百勇士无不大惊失色,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朱元璋竟然会如此大胆,如此地信任他们,竟会撤下了所有的亲兵,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并不熟悉的五百降兵。

  日期:2018-02-01 21:02:05
  五百降兵先是半信半疑,私底下难免议论纷纷,没过多久,一个个感激涕林。既然朱元璋不计前嫌,如此信任自己,一个个暗暗发誓,一定要誓死守卫朱元璋的安全,哪怕是献出自己的宝贵的生命。
  夜里,五百降兵抖索精神,守卫在朱元璋的营帐外,谁也不敢眨眼,生怕有什么闪失。
  第二天一早,此事在三万降军中传开了,降兵们无不备受感动,心中疑虑顿时消除了,从此以后,一个个心甘情愿地跟随朱元璋打天下。
  朱元璋收服三万降军之后,站在集庆城头,眺望远处,不由地感慨万千。
  日期:2018-02-01 21:02:25
  他对着身边的徐达,说道:“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

  徐达回道:“成功立业非偶然,今得此,殆天授也。”
  于是,朱元璋下令改集庆为应天府,从此打开了争霸天下的序幕。
  日期:2018-02-01 21:02:33
  第十九章 元末第一枭雄

  朱元璋率领部队渡江作战,先后攻取了采石、太平和江南重地集庆,可谓是势如破竹啊。凤阳的一个讨饭穷小子参加起义军后,竟然能够带领起义军占领一线城市,不得不说是一个屌丝成功逆袭高富帅的典型事例啊。虽说朱元璋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但是当时英雄人物还真不少,就在应天府的上游汉阳(今天的苏州)还住着一个英雄人物,叫做徐寿辉。
  徐寿辉,蕲州罗田县(今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人。他本来只是个贩卖土布的小商贩,身格魁伟,为人正直,看到不平之事,总要出手相助,在十里八乡非常有威信。
  日期:2018-02-01 21:02:45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五月,韩山童、刘福通等人挑动黄河数万民工造反。徐寿辉见时机成熟,私下与邹普胜和和尚彭莹玉等人一合计,便在大别山主峰所在地的天堂寨中发动起义。当时起义军全部头裹红巾,故而被百姓称为红巾军。
  徐寿辉和尚彭莹玉造反后,提出的口号是“摧富益贫”,部队纪律非常严明,所到之处,不杀不淫,深得人心,因此队伍发展十分迅猛,占据了安徽南部徽州、浙江的杭州、湖北、湖南还有江西的大部分地区。百姓们纷纷传颂,当时有首民谣是这样说的:“满城都是火,官府到处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日期:2018-02-01 21:02:58
  徐寿辉被众人拥戴为首领,其实并没有实权,只是幕后高手和尚彭莹玉推出来的形象代言人而已,军中大权实际掌握在和尚彭莹玉手中。提起这个彭莹玉,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五散人之一。至正十三年十一月(1353),彭莹玉在瑞州被元军团团围困,他只知思路一条,但是全无畏惧,率领手下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城陷人亡。
  彭莹玉一直是这支部队的核心力量,现在突然阵亡,徐寿辉毫无准备,一时之间哪里控制得场面。当时下面有个丞相叫做倪文俊见彭莹玉死了,立即跳了出来,想要取代彭莹玉,控制整个部队。徐寿辉自然看不过眼,两人相互斗来斗去,矛盾很大。当时,还有一人一直在暗处默不作声,看他们两虎相斗,十分高兴,这个人叫做陈友谅。后来,倪文俊企图杀害徐寿辉,控制义军投靠元朝,结果却被一直躲在的陈友谅给一剑杀死了。

  日期:2018-02-01 21:03:10
  陈友谅杀害丞相倪文俊之后,自封为平章。这个平章乃是仅次于丞相的大官。当时丞相是正一品,平章是次一品,而且徐寿辉下面没有丞相,如此一来,陈友谅在义军中便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他乘机排除异己,胁迫徐寿辉,控制整支部队。
  我个人认为陈友谅乃是元末一大枭雄,是朱元璋的头号敌人。此人相当于三国枭雄曹操,当年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而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而控制整个义军。同时,陈友谅和朱元璋的经历也有相似之处,陈友谅投靠在倪文俊部下,得到重用,最后却杀了倪文俊,胁迫徐寿辉,从而控制整支义军,此举可谓是不忠不义,受到了天下人的唾弃。而朱元璋先是投靠在濠州郭子兴的部下,受到了重用,步步高升,而且还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为妻,最后取代了郭子兴,得到了整支部队。朱元璋之所以能取代郭子兴,并没有动用一点歪门邪道,郭子兴是病死的,郭天叙和张天佑也是在攻打集庆时,自己战死的,所以说朱元璋取代郭子兴,成为最高领袖是合法的,是顺应民心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