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式七宗罪——致敬东野创作史的7个故事》
第2节

作者: 葵田谷
收藏本书TXT下载

  “阿,是啊……”我几乎忘记了这件事。
  “给你老婆打个电话。”
  “什,什么……”那时,我有点六神无主,所以反应不过来。
  “打你老婆手机,先把情况搞清楚。”
  我想起刚才给妻子打电话没人接,心里更加担忧。我再次拨打妻子的电话,不祥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电话仍旧没有人接听。
  老保安见电话打不通,一挥手,带着我们跑上6楼。众人在我家门前停下来,用力拍门,我也大声叫着我妻子的名字,但是房子里一片死寂。大家都看着我。我感到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办好。
  “要不要撞门?”老保安皱着眉头问我。
  就在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有人在楼下喊丨警丨察来了。原来,管理处向社区派出所报了警。我松了口气。
  来了三个警官,他们上来以后,同样问我要不要撞门,我点头同意了。一个高大的警官后退几步,向前一冲,把木门撞开。警官们在前面,我跟在他们后面走进屋里。那时候,我觉得回的不是自己的家,倒是像到了一个第一次去的地方。
  一进门是客厅,一如平常,东西都很整齐。从左边走廊进去的第一间房,是我妻子的工作室,白天的时间,她都会在里面写作。
  我们走向那间工作室,当我想进去的时候,一个警官把我拦在外面。我用力推开他向房间里面看,看见一只粉色的丝枕头丢在房间中间。那个枕头平时是放在靠窗的大飘台上的,妻子工作累了时会躺在上面小息1小时。丝枕头旁边,一只美浓烧的陶瓷碟子摔成了碎片,地上散落着没吃完的松饼。另外还有其他掉落在地的东西,譬如纸巾盒和妻子的笔记本电脑。然后,我看见一个女人仰面躺在地板上,脖子上缠着一根黑色的电源线,她的头向着门口,脸上一片鲜红。我不知道那是不是血,虽然那片鲜红遮挡了她的样子,但是我能够辨认出妻子的容颜。

  我大声叫着妻子的名字,想冲进房间,两个警官拦腰抱住我。
  如果我有过激的动作,真是对不起。在那个时候,我已经失去了思考能力,也无法理解警方要保护现场的意图。
  事实上,直到现在我还是不能相信,我的妻子死了。
  日期:2018-01-03 20:10:21
  疑惑之章
  丨警丨察的调查手记
  虽然丨警丨察应当依靠证据进行判断,但是老实说,我有强烈直觉,死者的丈夫就是凶手。

  他的证词很暧昧,言行也有诸多不自然的地方。抛开这些不说,还有好几个疑点能够支持我的观点。
  根据解剖的结果,死者朱凤儿死于4月16日下午5点至6点之间,因为尸体很快被发现,死亡时间应该无容置疑。死因是机械性窒息,考虑到尸体被发现时脖子上缠着一条电源线,而且脖子的皮肤有和那条电源线纹理相吻合的勒痕,凶器也可以确定无疑。另外,根据皮肤和内脏的窒息征象显著,而颈动脉内膜横行裂伤不明显,颈部索沟也没有“提空”现象等因素判断,基本可以排除死者自缢身亡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是一宗谋杀案。

  事后证明,凶器是死者工作用的戴尔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线。那台笔记本电脑摔在死者脚边,液晶显示屏有龟裂的痕迹,另外,键盘的边缘有血迹。死者的左额角曾受到介乎锐器和钝器之间的物体重击,流了很多血。合理的判断是,凶手举起手提电脑砸伤死者,然后顺手用电脑的电源线把死者勒死。
  使用手提电脑作为凶器,未免太欠考虑。如此看来,此案可以推断为突发、临时起意的谋杀。
  另一件可以确定的事情是,死者家的门上了锁,因为死者丈夫没有带钥匙,赶到现场的警员必须破门而入。同时,在死者倒毙房间的窗台上,发现了一些泥污。死者家在6楼,如果有人身手足够灵活,沿着水管一路爬上来,然后从窗台钻进房间,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种可能的场景是:案犯从外面偷偷闯入,也许是个小偷,刚好死者那时候不在房间,所以他/她跳进了房间。就在他/她准备翻箱倒柜时,死者忽然进来了,并且大声呼喊,案犯情急之下抄起桌子上的手提电脑袭击死者,死者被电脑的尖角击中额头,马上晕倒过去——这就是邻居们只听到短暂响声的原因。案犯担心行迹败露,把手提电脑的电源线拔下来,紧紧勒住死者的脖子……然后,从窗台原路逃走。

  从现场直观来看,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样子。

  如果没有以下几个疑点,这个印象也许是可信的,而现在则只是个假象。
  疑点一:死者所住的小区一向以安保工作做的好著称,业主进出需要门禁卡,外来人员则需要登记,所以哪怕是楼层不高的楼梯房,阳台和窗台也没有安装防盗栏杆。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光天化日之下会有盗贼选择到这种小区里行窃。而且,既然是通过爬窗的方法闯空门,肯定需要事先踩点,譬如这家人什么时候不在,会不会被经过的路人目击到等等。那么,只要稍加调查就会发现,死者白天是在家里工作的。会有小偷明知这一点,还硬着头皮下手吗?

  疑点二:当作凶器使用的笔记本电脑上,只采集到死者和她丈夫的指纹,而电脑外壳的一个地方,有用布料擦拭过的痕迹。同时,房间的其他地方,也没有找到来路不明的指纹。也就是说,闯入者“可能”把自己的指纹擦掉了。还有一件事,物业公司骄傲地冠以“千眼”之名、遍布小区每个角落的监控摄像头,实际上却形同虚设,无论是不明身份人员闯入还是逃走的画面,半个都没有拍到。倘若真有这么一号人物存在,只能解释为他对小区里每个摄像头的位置了如指掌,故此能够从监控死角潜入,并且在逃逸的时候巧妙地选择了一条——假如有的话——躲开所有摄像头的路线。这实在让人惊叹!一个闯空门的在行窃过程中错手杀了人,应当会十分惊慌吧,然而他不单记得把自己的指纹擦去,而且在逃亡时大演“帽子戏法”,难不成警方面对的是可怕的飞天大盗?

  疑点三:和疑点二相似,除了窗台上的泥污,房间里没有更多犯人入侵和逃离的痕迹。一般来说,既然有泥污,总能找到一个或者半个脚印,但是无论是死者家中还是楼房的外墙,一概干干净净。由于这些泥污出现得大不正常,我特地拜托检验科的同事核查其来路,结果可谓出人意表。首先,这些泥污与楼房外面土壤的成分差异很大,化验结果显示是一种叫草炭土的矿物质,通常作为种养名贵植物的营养土使用,产地在东北,所以,这些泥污不大可能是案犯爬进窗台时从外面带进来的。然后,检验科的同事在死者家中的另一个地方发现了类似的泥土:一盆开得茂盛的蝴蝶兰的花盆里,这盆蝴蝶兰摆放在死者家的客厅中。客厅花盆里的泥土跑到了工作室的窗台上,当然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是我觉得最为合理的只有一个:有人故意为之,目的是制造外人从窗台侵入的假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