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第55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这位承信郎被赵构以越职的罪名剥夺了承信郎的官职,变成了一个小兵。
  赵构似乎对这段小插曲不太感兴趣,可能不久他就会把这小插曲给忘记,但他以后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承信郎的名字——岳飞!

  公元1127年十月,看到金国的老大似毫没有和解的意思后,赵构有点害怕了,他担心自己会遭到同父亲、大哥相同的下场。
  但赵构已经充分吸取了赵佶老师和赵桓同学的教训,因为赵构认为他父亲和大哥智商太低,只会窝在汴京城里喊救命,结果把国家给弄没了。
  赵构可比他父亲和大哥聪明,打不过就跑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反正宋国地方大的很,随便找个地方继续当皇帝,不相信金国军队还能把整个宋国都占领。
  而且逃跑还得讲策略,“逃跑将军”姚平仲是逃得速度非常快,以致夜行八百里,而赵构的逃跑理念是要预先跑路,不能等金国军队打过来了再跑,而是要提前逃跑,在金国军队到来之前,提前离开,这样比较安全。
  于是,赵构下令要迁都,将首都由目前的南京商丘迁到扬州,放弃黄河天险,改将防移到江淮一带。
  金国军队还没打过来,就先想着逃跑,我们的这位南宋开国皇帝也算是历代开国皇帝中的极品了。
  面对这样一位活宝开国皇帝,很多拥立赵构称帝的大臣们都快气疯了,最气愤的还要属李纲和宗泽两位坚定的主战派。
  作为第一次汴京保卫战的头号功臣,李纲却遭到了被赵桓同学发配四川的遭遇,但李纲在宋国的人气实在是高,以至赵桓同学在第二次被金兵围城时,再次启用李纲。
  可惜,远水救不了近火,李纲接到赵桓同学的命令后,日夜兼程赶往汴京,但很不幸,还没等李纲进入河南境内,便得到了汴京城失守的坏消息。

  一时间,李纲迷失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宋国皇帝都没了,自己还能为谁卖命呢?难道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赵构的称帝,使李纲看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一盏明灯,于是他便第一时间来到商丘求见赵构,赵构对这位昔日的功臣非常尊重,立即加封李纲为尚书仆射兼右待郎,李纲第三次成为宋国的政治核心成员。
  于是,李纲开始再次为老赵家的后代们效劳,他刚上任便开始整顿军队军政、部署抗金措施,反对一切议和,处在风雨飘浮中的南宋小朝廷又出现了一丝转机。
  但宋国向来盛产右倾投降分子,李纲面对的对手从昔日的李邦彦、张邦昌之流又变成了黄潜善和汪伯彦,宋国从来都不缺少忠臣,但也不乏奸臣。

  黄潜善和汪伯彦是赵构身边两位忠实的主和派,整天都在怂恿赵构迁都南下,美其名曰避开金国的锋芒,
  而且李纲入政以后所部署的大量抗金措施也被这两位仁兄破坏,搞得李纲心情非常郁闷,这也是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位仁兄的最终目标。
  于是,在当了七十多天宰相后,李纲第三次被迫离开了自己报热爱的工作岗位,被活宝皇帝赵构贬到海南岛。
  另一位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宗泽的遭遇比李纲更悲惨,由于拥立赵构称帝有功,宗泽很快就被赵构任命为汴京府留府,负责汴京城的保卫工作。
  而我们的宗老先生也确实争气,在赵构称帝以来,宗泽在汴京城下多次击败前来搔扰的金国部队,整个汴京城在失守后不到一年,已经变得牢不可破。
  于是,我们的宗泽老先生开始打出了“收复大宋江山”的旗号,他从赵构称帝后不久,便上疏要求赵构率兵跨过黄河,收复失地,但都被赵构以各种拒绝。

  但宗泽老先生毫不气馁,一连二十四次上疏要求北上过河。
  看到宗泽才先生如此的锲而不舍,我们有赵构居然还是无动于衷,一门心思想着迁都扬州。
  于是,宗泽老先生再也受不了这个刺激,背疽复发,病倒地床。
  但病床之上的宗泽老先生还不忘过河收复失地,一年后,宗泽老先生终于撒手离开了人世,临死之前,他还不忘记要求赵构北伐的事,连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而亡。
  我不知道赵构是否已经听到了宗泽临死前的遗言,但我很怀疑宋国的几代皇帝是否都是冷血动物,有那么多忠心的大臣为他们赵家的宋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王禀、李若水到宗泽,个个都是死得非常悲壮,但都不能唤醒他们身体中的那种男人的血性!
  就在赵小九继续干着他父亲和大哥自毁长城的蠢事之际,金国的几十万铁骑可就要毫不客气地侵占南宋这块中原的肥肉了。
  东路军在完颜宗辅和宗弼的率领下,开始向河北、山东一带挺进。
  名义上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完颜宗辅,但论冲锋陷阵、上阵杀敌,那还得靠完颜宗弼(兀术),作为这支东路军的先头部队,兀术可算是为宗辅挣足了面子。
  兀术先是在青州击败宋将郑宗孟的数万宋军,攻克青州,然后又在临朐分别击败宋将赵成和黄琼,攻取临朐,随后又在黄河边击溃了三万宋兵,可以说为东路军扫平河北诸县立下了头功。
  不过郑宗孟、赵成、黄琼都是赵构手下不知名的将领,击败他们似乎并不能说明兀术有多么的厉害。
  但兀术在随后的南宋讨伐战中的表现完全可以用完美绝伦来形容也不为过。
  公元1129年初,由于在平定河北过程中的优异表现,兀术被吴乞买任命为元帅右监军,负责进攻龟缩在江南扬州一带的南宋政权。
  兀术第一次被任命为一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心情自然是非常的高兴,这也为他能够在宋金对抗的军事舞台上表演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兀术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公元1129年五月,兀术与完颜昌、拔离速、马五等诸将分兵进攻扬州,而这几路大军之中以兀术的军队战斗力为最强,也是进攻赵构的绝对主力部队。

  赵构的反应不可谓不快,还没等兀术的大军进入扬州,他已经提前逃离扬州,渡过长江,来到了六朝古都建康(今南京市)。
  而兀术的反应速度比赵构还要快,他从河南归德出发,向淮南进军,一路之上攻城拔寨,所过州县要么攻破、要么投降,无人能够抵抗神通无比的兀术。
  不到三个月时间,兀术便率领着他的女真铁骑一路杀到了长江北岸的和县。

  我们的赵构似乎对自己南宋军队的战斗能力值比较了解,还未等兀术的金国军队渡过长江,便又能开始了他的逃亡政治生涯,这次他的选择对象是杭州。
  看来,赵构对战局的判断能力还是很强的,因为确实如赵构所料,宋军根本守不住长江天险。
  此时南宋的建康太守是杜充,这位仁兄本是宗泽老先生的副手,在宗泽老先生病世后,曾经接替过汴京城留守的职务,但他哪能和宗泽相比,很快就把汴京城丢给了金国,自己也跟随着主子赵构跑到了建康。
  但赵构似乎特别信任逃跑将军,居然再次把建康太守这个重要的职务交给了杜充。
  而杜充也是位著名的“恐金将军”,面对长江北岸的兀术军队,他吓得不敢出战,躲在城中不露面。
  连主将都不敢应战,下面的士兵们如何去打仗呢?
  看到连老天都在帮助自己,兀术当然是非常高兴。1129年十一月,乘着宋兵在长江沿岸防御空虚之际,金兀术在马家渡成功地渡过了江南的第一自然天险长江,直逼建康城。
  杜充和赵构是同一类人,打仗遵循的第一原则便是逃跑,只留下了一名副将去对付兀术。
  而这名副将不是别人,正是岳飞,自从两年前因写千言书而被赵构罢官后,我们的良好青年岳飞一直在各类不同的将军手下当兵。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岳飞这颗金子在军队中间很快便脱颖而出,由于作战勇敢,岳飞很快便官复原职,不到一年便成为河北招讨使张所手下的武经郎。
  人才自然是会得到伯乐的欣赏的,很快岳飞便被宗泽收入帐中。但很不幸,宗泽病亡,岳飞也就便成了杜充的部下。
  在杜充放弃汴京南逃时,岳飞便曾极斩劝阻杜充不要轻易放弃中原的土地,但未被采纳,于是我们的愤青岳飞只好跟着杜充逃到了建康。

  国家已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岳飞终于要走上前线去第一次面对他毕生最强劲的对手——完颜兀术。

  但岳飞同兀术的第地次交锋以岳飞的失败而告终,当然失败的原因委复杂,一方面兀术的金军战斗力实在不是一般地强,而另一方面岳飞只是个副将,统率的军队人数有限,虽然他作战很勇敢,但孤军作战,只得接受失败的结果。
  兀术此时还不认识什么岳飞,而且他也没有闲功夫去搭理岳飞这个小角色,他想抓的是赵构这条大鱼,于是兀术率领他的军队马不停蹄又向临安进发。
  我估计此时的赵构都快被兀术追疯了,兀术好象有如神助似的,他逃到哪里,兀术就追到哪里,双方就像在玩捉迷藏游戏。
  不过,赵构是非常相信兀术这个混世魔王很快便能打到临安城下的,于是,他又一次向南方逃窜,这次他选择的是靠近东海的港口明州(今宁波市)。
  赵构的判断再次灵验,兀术率领着他的军队从广德进军,直下湖州,攻克临安,赵构也就是早走了几步,否则肯定要成为兀术的俘虏了。
  但明州似乎也不安全,因为兀术和他的军队就像打了强心针似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刚占领临安没几天,听说赵构在明州,又很快将目标指向了明州。
  这下赵构可傻眼了,他这次没有预料到兀术的军队尽然如此迅猛地直扑明州,难道说南宋国的命运就将如此凄凉的结束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