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第32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阿骨打得到了耶律余睹,就如同得到了一个攻打辽国的好向导,并且对整个辽国也是沉重的打击,因此耶律余睹得到了阿骨打的热情款待。

  看到阿骨打对待自己的态度,再和耶律延禧相比,耶律余睹是无比的感慨,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辽国会输给一个小小的女真国酋长。
  他对耶律延禧的辽国已经彻底失望了,于是他决心和阿骨打的金国并肩作战,共同消灭耶律延禧这个昏君。
  阿骨打收留了被萧奉先陷害的辽国大将耶律余睹,而耶律余睹为了报答阿骨打的知遇之恩,知无不言,把辽国的所有情况全部告诉了阿骨打。

  由此阿骨打对辽国内部的军事政治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再次攻打辽国的时机又一次到来了。
  公元1121年十二月,阿骨打任命弟弟完颜斜也(又名完颜杲)为内外诸军都统,侄子完颜蒲家奴、完颜宗翰、长子完颜宗干、次子完颜宗望为副都统,降将耶律余睹为先锋官,率领大军向辽国中京发动进攻。
  耶律延禧此时已成了惊弓之鸟,还未等到金国大军兵临城下,便提前开溜,逃到了居庸关。
  中京城内群龙无首,辽国将士们不愿再为这个昏庸无道的主人卖命了,公元1122年一月初,中京城守将献城投降,金国占领了辽国的第三个京城。
  耶律余睹是为了复仇而来,没有抓到萧奉先等人使他心情很不舒服,得知耶律延禧一行人逃往了居庸关后,耶律余睹又自告奋勇带领完颜宗望和完颜娄室继续追击耶律延禧。
  好不容易得到了短暂的喘气机会,金国的追兵又来了,那就再跑吧,耶律延禧这一次跑到了一个叫鸳鸯泺的地方,史书记载此地原为辽国皇帝经常狩猎游玩的地方,在今河北省张北县附近。
  对于此地耶律延禧比较熟悉,因为在前几年,他经常到鸳鸯泺来打猎游玩,因此,耶律延禧便在鸳鸯泺安营扎寨,准备休息一阵子。
  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大奸臣萧奉先还想干坏事,因为他知道,此次耶律余睹带领金兵前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取自己的性命,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萧奉先又想出了坏主意。
  他来到耶律延禧的行宫中,再一次向耶律延禧献“退兵良策”。

  这次耶律余睹带兵前来,目的无非是想拥立外甥晋王为辽国新皇帝,如果皇上把晋王给杀了,耶律余睹的出兵就没能意义了,那么他自然就会退兵了,为了国家的利益,请皇上大义灭亲。
  借耶律延禧之手杀死掉晋王,而且理由还是如此的冠冕堂皇,这个萧奉先可真的不是一般的坏。
  但最不可思议的是耶律延禧居然同意了萧奉先的“良策”,真的不知道耶律延禧是不是被萧奉先施了魔法。
  总之,在辽国命运危在旦夕的时候,耶律延禧一错再错,将整个辽国的命运推向了深渊。

  晋王耶律敖鲁斡从小深受辽国大臣们的赏识,其各项综合能力在耶律延禧的几个儿子都遥遥领先,如果耶律延禧能及时将皇位传给这个年青人的话,辽国的命运似乎还能挽回。
  可惜,耶律延禧非但没有把皇位传给这位最有出息的儿子,相反却听信萧奉先的谗言,无缘无故亲手下令赐死了晋王。
  看到耶律延禧越来越昏庸无道,辽国的大臣们都已经绝望了,许多人都因此离开了耶律延禧,史书记载,“自从诸军闻晋王其死,无不流涕,由是人心解体”。
  但萧奉先的“良策”没有成功,晋王的死并没有使耶律余睹,反而更加激怒了耶律余睹,闻听自己的外甥被无罪处死,耶律余睹是义愤填膺,率领着金国的大军又追到了鸳鸯泺。
  耶律延禧是欲哭无泪,为了退兵新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儿子又折兵”。
  但晋王的死,也使耶律延禧一向糊涂的脑袋终于清醒过来了,他终于看清了萧奉先的真实面目。
  公元1122年三月,耶律延禧率领五千骑兵逃入了云中夹山一带(今内蒙古武川县附近大青山),到了夹山后,耶律延禧做了至今为止唯一正确的一件事,驱逐了萧奉先。
  看来坏人终究是有坏报的,萧奉先在辽国得宠十几年的历史终于结束了,他的奸臣生涯也宣告结束,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萧大人不得不带着家属仓惶出逃。
  但历史是公正的,萧奉先作恶多端,终究要得到报应,在逃亡的途中,萧奉先被金兵抓获了。
  事实上金国士兵们对萧奉先也没多大仇恨,于是他们只是杀死了萧奉先的长子,另外再派人将萧奉先和他次子送到后方交给阿骨打处理。
  但萧大人运气很不好,再运送的路上,又碰到了辽兵,结果萧奉先又落入了辽兵的手里。
  辽兵可没有金兵那么好说话,辽国将士们早就对奸臣萧奉先恨之入骨了,为了给被萧奉先迫害而死的晋王及其它死难者们报仇,辽兵们一拥而上杀死了萧奉先。
  奸臣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所有被奉先陷害过的辽国将士们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但这一天来的太迟了,辽国已经被萧奉先折腾的支离破碎了,五京已经被攻破四京,只有南京还未被攻破,皇帝耶律延禧逃进了山中做山大王,音迅全无,整个辽国的势力范围仅限于燕云诸州及辽西路。

  决定辽国最终命运的时刻终于要到来了!
  十一、燕京风云
  从公元1120年春,宋金“海上之盟”谈判成功至公元1122年三月,阿骨打对辽国的腹地发动了摧枯拉朽式的进攻。

  1120年一月,辽国上京攻破。
  1121年一月,辽国中京攻破。
  1121年三月,西京守将向金国投降,同月辽皇耶律延禧逃入云中夹山,神秘消失,辽国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阿骨打已经按照“海上之盟”的规定从北边向辽国发动了攻击,并实现了自己对宋国的保证,占领了上京、中京和西京,那么做为结盟的另一方宋国此时又在干什么呢?
  很奇怪,宋国的赵老师在阿骨打和辽国进行生死决战时,却没有任何的反应,而整个国家连任何要进行对外作战的军事准备都没有。
  到底是何原因呢?那还得问赵老师和他的一帮“聪明”学生们。
  自从与阿骨打签订了“海上之盟”后,赵老师着实兴奋了一阵,但到后来,阿骨打真的出兵攻辽时,赵老师又有点反悔了,他又不想出兵攻打辽国了。
  主要原因是他对金国的军事实力还心存疑虑。

  这次宋金结盟共同对付辽国,如果打胜了那也就算了,一旦宋金联手不能战胜辽国,反过头来耶律延禧找自己算总账,那就麻烦了。
  赵佶是这么想的,他的学生们也有同感,于是这帮风流才子们对阿骨打和耶律延禧耍了回小聪明。
  暂时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如果金国取胜,那么宋国便乘机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辽国;如果辽国取胜,那就不承认与金国所签订的合约,继续和辽国和平相处。
  这种坐山观虎斗的做法不能说不对,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实力去打老虎,如果你的实力连病猫都打不过,还谈什么打老虎呢?
  因为以宋国目前的军事实力,根本不可能击败辽国,更不用提金国了。
  而且,赵老师的这种做法既得罪了金国,也得罪了辽国,两边不讨好。
  另一个不出兵的原因是赵老师自己家的“后花园”着火了。
  着火的根源还在赵老师自己身上,前边提过赵老师身边有七个身怀特殊技能的学生,而这帮学生平日里专做坏事,不干好事,整天想着欺压百姓,搜刮民财。

  而其中有个叫朱勔的,是童贯的心腹,他发现赵老师又有了新的爱好—石雕,为了讨好自己的老师,便出了个搜主意,那就是在江浙一带的百姓家中征集奇花异石,送到东京汴梁府,供赵老师欣赏。
  赵老师对朱勔的这个想法非常满意,特地在苏州开了个“应奉局”,派朱勔亲自坐镇,将搜罗来的花石用船运到汴梁府。
  由于汴梁府离江南路途遥远,为了运送这些花石,朱勔征用了大量的民夫,日以继夜不停地在江河中运送花石,这些运送队伍被称为“花石纲”。
  江南的老百姓这下子可遭殃了,朱勔手下的士兵们在征集花石时,乘机敲榨勒索、欺男霸女,许多百姓被害得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这时,浙江睦州青溪县有个叫方腊的佃户,由于家中也经常被官府以征集花石为名进行敲榨,方腊便对官府怀恨在心。
  公元1120年十月,方腊纠集了一帮自己家乡的农民,举起了反抗宋王朝的大旗,方腊自称“圣公”。
  义军的矛头直指朱勔,起义不到十天,浙江一带的百姓纷纷响应,义军瞬间便聚集了几万人马,很快便打到了杭州。
  远在汴梁城内的赵佶闻听自己的“后花园”失火,是大为震惊,因此便任命自己的得意学生“童公公”为主帅、王渊、辛兴宗为副将,率领十五万禁军前去镇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