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第29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幸亏童同学只贪财,对赵老师还算忠心,否则他要取代赵老师的位子也并非不可能。
  童同学第一次担任出使辽国的使者后,心情非常兴奋,估计在出发当晚乐过了头,睡不着觉。
  到了辽国以后,童同学便到处游山玩水,将整个辽国的主要名胜古迹基本上玩了个便。

  辽国虽好玩,终究不是自己国家,一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童同学的外交活动已结束,宋国外交使团告别辽国,返回了宋朝。
  但就在使团经过宋辽边境的幽云十六州时,童同学碰到了一个在将来十几年内足以改变整个东北亚政治格局的重要人物。
  此人名叫马植,祖先也是汉祖人,但随着幽云十六州的割让,他的祖先成了辽国的正式居民,马植的祖先们便选择了为辽国效力。

  而到了马植这一代,仍然在辽国当官,他在辽国的官职也不低,为光禄卿,主要负责国家的祭祀、朝会、宴会之类。
  但马植为人比较狡诈,在辽国的朝廷里被许多同行所看不起,使他感觉心情郁闷,总想干点大事情证明自己的能力。
  于是这位仁兄酝酿了一个相当大胆的计划,但这个计划的实现必须要得到某些人的帮助,童同学便是他最理想的帮手。
  在宋朝使团留宿幽州的夜晚,马植孤身一人来到童同学的官邸,要求见宋朝的使节。
  出于对外国官员的礼貌,童同学接见了马植,而马植对童同学说出了他酝酿已久的惊天大计划。
  童贯听后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因为这个计划的核心内容是要求宋国撕毁与辽国签订了一百多年的澶渊之盟,与辽国北方的女真人联合,共同对付辽国,收复被辽国侵占了近两百年的幽云十六州。
  为什么一个辽国的官员要对自己说这番话,难道他不是辽国人吗?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呢?童同学感到非常困惑。

  马植看出了童贯的疑虑,他马上又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大道理。那就是他虽然在辽国做官,但他同时又是个汉人,幽云十六州是汉人心中永远的痛,作为一个汉人,他是有义务帮助宋国收复幽云十六州的。
  我猜想当时马先生说这番话时的情绪是相当慷慨激昂的,因此童同学被马先生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决定相信马植一次,于是他便将马植一起带回了宋国。

  在历史上,马植是个相当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马植是导致宋国灭亡的始作俑者,而有人认为马植是个汉族人的英魂,只是运气不好,碰到了一帮宋国的“大水货”。
  但不管怎样,有一点马植非常厉害,那就是他准确的预料到了辽国的没落和金国的崛起,并成功的促成了宋金的联盟。

  回到了宋朝的童贯和马植受到了赵佶的隆重款待,而马植则亲自向赵佶述说了自己的伟大复仇计划。
  还别说,赵佶对马植的计划是相当感兴趣,“幽云十六州”是大宋国的伤痕,这个伤痕曾经伤害了几个宋国皇帝,如果能把这个伤痕给治好了,那他赵佶不就是大宋国的一代明君了。

  所以说,赵佶虽然对当皇帝没什么兴趣,但挣面子,占小便宜的事情他是一向很感兴趣的。

  为发表示对马植弃暗投明的奖励,赵佶特批赐马植改姓赵姓,并改名为赵良嗣,从此以后,赵良嗣变成了宋国的高级官员,并在以后的宋辽金三国演义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虽然赵良嗣的计划听起来很完美,但要实施起来却需要时间,因为当时的女真人虽然势头很猛,但说到底还是在辽国的控制之下,女真人的老大乌雅束对辽国还是比较尊重的,想联合女真人抗辽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风云突变,没过几年,女真人在新的领导阿骨打的带领下,举起了抗辽的大旗,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数次击败辽国军队,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辽金大战的消息自然会传到宋国的领土,得到这个消息最高兴的莫过于赵佶、童贯、赵良嗣三人。
  看来这把赌博成功了,赵良嗣所希望看到的局面终于出现了,金国逐渐强大,而辽国逐渐衰落,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宋国的相会来了。
  于是,赵佶和童贯、赵良嗣、蔡京等人开始迫不及待地开始实施伟大的联金抗辽计划了。
  赵佶、童贯、蔡京等人的共同特点是贪财、爱占小便宜、喜欢欺软怕硬。
  因此看到辽国没落、金国强盛,利用金国的力量打击辽国,乘机收复幽云十六州便成了他们这伙人的小算盘。
  皇帝糊涂,大臣们也糊涂,整个宋国难道都是这帮鼠目寸光的小人吗?
  当然不是,也有人对这个计划提出了反对,最大的反对派是来自西北地区的世代名将种师道。
  种师道原名种建中,洛阳人,其父种谔和其祖父种世衡都是镇守西北边疆的名将,小说《小浒传》中鲁智深经常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便是指种谔,而“小种经略相公”则是种师道本人。

  种师道向赵佶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宋辽已经和平相处片一百多年,双方的历代统治者都能很好的遵守双方签订的和平条约,如今辽国有难,作为辽国的盟支理应出兵帮助辽国对抗金国,这才是我们宋国应该做的,而我们如果联合金国去打辽国,是属于背信弃义的做法,于情于理都不应该这么做。
  种师道的说法其实非常在理,但赵佶和他的学生们已经被这个宏伟的复仇计划冲昏了头脑,哪理还听得进任何劝告啊!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联金抗辽,那就着手办理此事吧,赵佶于是安排童贯、蔡京、赵良嗣全权处理与金国结盟事宜。
  但与金国结盟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宋国与金国的领土上并不接壤,要派使者去金国必须要经过辽国的领土,这显然行不通,本来就是偷鸡摸狗的事,万一被辽国知道了,那真是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

  考虑再三,赵良嗣提出走海路去金国,那就是在山东半岛坐海船,横穿渤海海峡,到辽东半岛登陆,然后去金国谈判。
  虽然赵良嗣的想法很好,但要实施起来度也不小,因为数海上外交虽然可以避开辽国的危险,但在海上航行会碰到很多大自然的危险,弄不好就要葬身渤海之中。
  童贯在辽天庆七年,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派出了第一批海上外交使者,但半年后,派出去的人是沓无音响,神密地失踪了。
  赵佶老师对海上外交之事非常关注,容不得童贯们有半点松懈的机会,于是童贯准备再次派遗海上外交使者。
  这次派的使者都是经过童贯亲自精心挑选的,综合能力非常强,有武将、文官、翻译等各类人才,可以说是志在必得,他们中的带头人便是登州防御使马政。
  于是便有了前边宋国商人偷渡金国的事件。
  阿骨打亲自接见了马政等一行人,听完了马政的来意后,阿骨打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对于这个南方的领居,阿骨打也只是听说,对于宋国的许多情况,阿骨打和他的大臣们都不是很了解。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宋国已经知道了金国的存在,并且已经对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有了很深层次的了解,否则不可能千里迢迢跑到东北来要求进行军事结盟。
  因此,在阿骨打心里又有了新的军事目标,那就是和宋国进行外交上的接触,最终达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抗辽国,以达到消灭辽国,称霸草原的目的。

  宋国对于阿骨打和他的臣民来说还有点神密感,对于宋国的诚意阿骨打还不敢完全相信,但放过这样一个天赐良机又不像是阿骨打的作风。
  于是,阿骨打先让马政等一行人回国,并答应金国将在不久以后,也派使者前往宋国商议结盟之事。
  马政的出使行动基本上成功了,一行人激动的热泪盈眶,在金国的护送下再次坐船回到了宋国。
  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宋国的马政等人受到了赵佶、童贯、赵良嗣等人的热烈欢迎,得知金国首领已基本同意议和之事后,我们的赵老师都乐翻了天,天天盼着金国使者的到来。
  赵老师的一片苦心终于得到了回报,几个月后,金国派来了外交使者,名叫散睹,双方就军事结盟主要条款进行了商谈,此次秘密结盟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条:
  一、宋金双方共同出兵攻打辽国,金国攻打上京府,并攻占辽国长城以北的州县,宋国攻打燕京府及幽云十六州地区。

  二、辽国灭亡后,宋国占领辽国的幽云十六州,而金国则占有辽国的其余国土,宋国原来交给辽国的银绢转交给金国。
  这些条款从表面上看是两国之间结盟的正常条约,但第二条中,银绢的转让则有点莫明其妙,赵佶老师无缘无故为何要给金国钱呢?
  这也就是阿骨打玩的一个小伎俩,由于事先不知道宋国皇帝的德性,阿骨打让使者散睹在谈判过程中,首先抱着强硬的态度去争取一定的利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