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第17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耶律延禧要采取大行动了,首先便是更换主帅,萧挞不野的表现实在是太差劲了,他需要真正的契丹勇士去活捉阿骨打这个吃里爬外的家伙。

  此时,“头鱼宴”上的辽国的头号男配角萧奉先又出场了,这位仁兄在“头鱼宴”上的一番话不仅救了阿骨打的命,也给耶律延禧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因此无论于公于私他都要出面为耶律延禧分忧了,他的建议也简单,派大军前去镇压,不要给阿骨打任何喘气的机会,我相信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因为这个阿骨打确实也把他给害惨了,怪也只能怪他在“头鱼宴”上的一念之差,多说了几句话,放虎归山。
  耶律延禧虽然对他还是比较信任,但私底下对他两年前的行为还是颇有怨言的。
  所以,这回萧奉先是铁了心要置阿骨打于死地,但在表态的同时,他还不忘记为自己谋点福利,那就是向耶律延禧推荐自己的弟弟萧嗣先为征讨军主帅。
  耶律延禧可能也是被阿骨打气昏了头脑,并没有多加思考萧奉先的真正用义,便很快下达了作战的最高指示:
  “以守司空萧嗣先为东北路都统,萧挞不野降为副都统,虞候崔公义为都押官,控鹤指挥邢颖为副都押官,率领契丹奚军三千人、上中京禁军二千人、诸路武勇二千人,共七千人赶赴宁江州北岸的出河店,务必一举歼灭女真叛匪阿骨打。”
  宁江州初战告捷的阿骨打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因为他知道要想取得抗辽大业的胜利,光靠这样一场小胜,光攻占这样一座小城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打败人数占绝对优势的辽兵,女真人必须进行军事上的改革,只有改革才能进步。
  阿骨打军事改革的名称叫猛安谋克制度,猛安本来是女真部落的军事首长。谋克是氏族长,阿骨打对这一称谓重新进行了定义。
  他规定,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建立了以氏族为基本单位的军事制度,也就相当于现在部队的团、连、排等编制,而且阿骨打还允许其它外族士兵编入其中。
  部落的百姓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生产打仗两不误,这在当时的女真社会中是相当先进的一种军事制度,也为女真人后来能够战胜辽国和北宋奠定了基础。
  阿骨打的改革还没结束,坏消息便接踵而来,萧嗣先和萧挞不野率领七千人马正向宁江州杀来。

  而此时的阿骨打只有三千多人,是战是守需要立刻做决定,否则便会贻误战机。

  一般需要阿骨打做决定的时候,他总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他手下的将士们对阿骨打的评价,所以在家都非常信任阿骨打。
  阿骨打又一次做出了决定,是否正确需要用实践来证明,那就是率领这三千多人去迎击七千辽军。
  整个军队中没人对阿骨打的命令提出异议,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深深地同阿骨打的这只军队联系在了一起,只有勇往直前才是唯一的出路。
  1134年十一月初,初冬的早晨,萧嗣先野的七千人马浩浩荡荡地向离宁江州不足三十里的松花江北岸出河店进发。
  途中的萧嗣先显得格外神采飞扬,能够挂帅这次出征多亏了自己大哥萧奉先的极力推荐,否则也轮不得自己,说不定这次能够一举消灭阿骨打,立下大功,到时自己兄弟二人在朝中的地位是无人能及,萧嗣先想到此处不由得是热血沸腾。
  副都统萧挞不野对于萧嗣先的盲目乐观深表担扰,因为他已经见识到了女真士兵的威力,这次虽然带了七千人马,怎么说都比阿骨打的军队要多一倍,但阿骨打是个不按常规出棋的人,胜负很难预料。
  辽军统帅们各怀鬼胎,而我们的阿骨打也开始出招了,他率领着三千多女真士兵连夜向出河店进发。

  因为刚才阿骨打在营中熟睡,突然头从枕边滑落,而且是连续三次。多年的战斗经验提醒阿骨打,这可能是敌人即将发动进攻前的征兆,于是他连忙集合队伍连夜进军出河店。
  看来阿骨打是有神灵保佑,此时的辽兵在萧嗣先的率领下已经来到了松花江畔的出河店,但萧嗣先不是阿骨打,他好象没有神灵保佑。
  因为当萧嗣先赶到出河店后,他便下令全体休息,明日一早渡河,事实证明这是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萧嗣先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自己人数处于绝对优势,从理论上讲是绝对不可能输给阿骨打的,大家晚上好好休息,明天养足精神活捉阿骨打,向朝廷邀功请赏。

  很多东西如果光讲理论都能成立,但实践证明很多理论上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错误的,打仗也是如此。

  正当萧奉先的大军在出河店呼呼大睡时,阿骨打的军队已经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对岸。
  此时天已微亮,阿骨打下令全体军队乘着夜色马上渡河,偷袭敌营。
  三千多女真勇士们在初冬的凌晨,冒着刺骨的河水向北岸游去。

  虽然没有神灵的保佑,但萧嗣先的美梦也被惊醒了,辽兵终于发现了正在渡河的女真士兵,仓促间进行应战。
  此时渡过河的女真士兵只有一千多人,但这一千多人是抱了必胜的信念去迎接这场战斗的,因此他们显得异常勇猛,在辽兵的大营中横冲直撞,勇猛无比。
  辽兵由于是受到突袭,一开始便像无头苍蝇般四处逃窜,但萧嗣先毕竟也是经历过战场的将领,很快就发现了女真的弱点,那就是人数太少,不足以对他构成危险。
  正当萧嗣先组织力量进行反击时,意外又发生了,整个天空刮起大风、尘埃满天,而且更要命的是风向是朝自己一方刮来的。
  这下萧嗣先可以说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灵,整个七千辽兵被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搞的不知所措,唯一能做的就是三十六计跑为上。
  萧嗣先的美梦彻底破灭了,他后悔没有连夜过河发动攻击,现在他的唯一选择也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萧嗣先在后悔的同时,也在感叹上天的不公。

  但上天其实是公平的,在战场上他会更倾向于代表新兴势力的女真族,而对已经腐朽不堪的辽国来说,上天不可能再眷顾它了。
  出河店之战,阿骨打的三千七百女真战胜了多于自己一倍的辽兵,阿骨打的赌博又一次胜利了。
  辽国的七千人马大部被歼,一部分被俘,辽国押运官崔公义、邢颖战死,萧嗣先和萧挞不野只身逃脱,阿骨打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战果。
  出河店之战对于女真人和辽人都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因为经过这次战斗,阿骨打收编了许多包括契丹在内的其它民族士兵,女真人的军队第一次超过了一万人。
  于是辽人发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恐怖宣言,因为女真人的英勇善战已经在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辽人在女真人面前的最后一点自信也已经荡然无存了!

  出河店战役失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耶律延禧那里,耶律延禧的反应不再是生气,而是震怒!
  动用了自己国内的七千精锐部队外加十几员久经沙场的战将,居然连一个原始部落的酋长都打不过,耶律延禧有足够的理由发怒。

  但有一个人比耶律延禧更早知道出河店的最终结局,他似乎比耶律延禧更关心战局的发展,他就是耶律延禧的头号亲信---萧奉先。

  这位仁兄表面上是关心整个战局,其实只关心一个人,他的弟弟萧嗣先。
  闻听萧嗣先被阿骨打杀得大败而归后,萧奉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他深知此次东征讨伐阿骨打是耶律延禧亲自下令的,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自己的亲弟弟萧嗣先作为主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弄不好人头落地。
  为了替自己弟弟开脱罪责,萧奉先又一次动用了他的忽悠本领,他对耶律延禧说道:“现在的东征军将士一路溃逃,路上不断发生扰民事件,而且他们之中有人说如果皇上要处置他们,他们便聚众占山为王,不再为朝廷效力,为了拢络人心,请皇上赦免东征军将士失利之罪。”
  耶律延禧好象被萧奉先灌了迷魂药似的,对萧奉先的建议是言听计从,东征军主帅萧嗣先的最后结局仅仅是免官。
  托萧奉先的福,萧挞不野等将领也总算逃过了一劫。
  赦免萧嗣先等人的罪对耶律延禧来说似乎也说不上大错,至少是他想拢络人心的想法,但耶很律延禧错就错在不应该对出河店中战死的契丹将士们视而不见。
  于是在辽国将士中流传着 “战则有死而无功,退则有生而无罪”的口号,整个辽国上下军心涣散,将士们毫无斗志。
  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萧奉先,这位仁兄对外不懂军事,胡乱指挥;对内紊乱朝纲、陷害忠良,可以这样说,萧奉先对辽国的最终结局要负一定的责任。
  还未等耶律延禧和他的大臣们喘过气来,阿骨打的女真勇士又像狂风一样开始席卷整个东北大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