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第5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下来该是谁来当老大呢?难道是我们的男主角该出场了吗?慢,接下来出场的是劾里钵的五弟盈歌。
  在前边我们提到过盈歌,对他的事情讲的并不多,现在我们就简单介绍下盈歌,盈歌是乌古乃的第五个儿子,由于前边几个哥哥太能干,他年青时基本无事可干,打仗时也就是跑跑腿,干些后勤工作。
  如今几位哥哥已去,而自己的侄子年纪尚小,于是盈歌被迫走上了历史舞台。
  既来之,则安之,盈歌不负所望,开始了东征西讨的生活,首先向温都部进行开刀,原由是唐括部与温都部发生冲突,应唐括部的要求,盈歌派兵征讨温都部,并消灭之。
  在讨伐温都部的过程中,纥石烈部企图出兵救援,正好乘此机会将纥石烈部痛打了一番。
  没过多久,纥石烈部阿图版居然胆大妄围为,阻断鹰路,杀害了辽国的捕鹰使者,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何为鹰路,何为猎鹰使者。
  鹰其实就是生活在女真五国部的一种猛禽,善于捕捉水禽和小兽,有一种长得很凶猛的又称之为“海东青”,当时辽国的贵族们非常喜欢用“海东青 ”作为狩猎工具,尤其是辽国末年,玩“海东青”成了皇亲贵族的一种时尚,因此辽国就强迫女真五国部的土人不断捕捉“海东青”并驯化它。

  于是辽国朝廷每年必定派使者到五国部去征收“海东青”,其实就是强抢,去的使者便被称之为捕鹰使者,捕鹰使者征得“海东青”后必须快马加鞭赶回辽国上京(今内蒙古古巴林左旗南),途中要经过黑龙江南部及吉林西部最后到达上京,这条路线就是所谓的鹰路。
  由于不堪忍受辽国的残暴统治,女真各部落经常会发生在鹰路上伏击辽国捕鹰使者,并阻断鹰路的事件。
  前边提到过的没拈部谢野造反也就是这类事件,后来被乌古乃搞定了。

  碰到此类事件,盈歌的第一反应是高兴,由于辽国碰到鹰路被阻的事情后一向很头痛,没什么好办法,只有向忠心的完颜部求救,盈歌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其它女真部落下手,同时又可以获得辽国的支持,所以盈歌便主动向辽国请示,出兵征讨胆大妄为的纥石烈部。
  不数日,盈歌攻破阿图牍的城池,救出了辽国的捕鹰使者,同时顺手牵羊攻下了纥石烈部的另两座城池,受到严重打击的纥石烈部首领毛睹禄随即投降,但另一首领阿疏却躲到了辽国,不敢再露面。
  但阿疏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立刻向辽国皇帝,也就是耶律洪基老先生告状,意思大概是盈歌是借着帮您打通鹰路的借口,乘机扩张势力,不断吞并其它部落,日后必会造反。

  虽然阿疏的告状是添油加醋,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如果耶律洪基稍微地有点头脑,便能识破盈歌的计谋,那样完颜部就有危险了。

  但年近七旬的耶律洪基显然已经是老糊涂了,在他眼里,完颜部从乌古乃到盈歌父子几代人对朝廷一向是忠心耿耿,为了打通鹰路,经常派兵片讨叛军。怎么可能有贰心呢?
  既然女真人内部有了矛盾,自己做为老大就要出面说句话,所有女真族部落之间暂时停止一切战斗,这可能是耶律洪基在位期间对女真族部落的最后一次发号施令,因为他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但他也是幸运的,因为在这以后不到一年,他便给自己的孙子扔下了个烂摊子,撒手而去了。
  没有亲眼看到自己国家的灭亡,对一位皇帝来说似乎也是件幸运的事情。
  序章女真族的起源
  第一卷女真建国前艰苦创业的祖先们——先祖篇
  第二卷白山黑水间的真命天子——阿骨打篇

  第三卷吞辽灭宋的女真第一人——吴乞买篇
  第四卷老实守成的中原统治者——完颜亶篇
  第五卷壮志未酬的野心家——海陵王篇

  第六卷女真人的一代明君“小尧舜”——完颜雍簏
  第七卷金国最著名的文学皇帝——完颜璟篇
  第八卷攘外而不安内的牺牲品——卫绍王篇
  第九章四面竖敌的南渡皇帝——完颜珣篇

  第十章最值得同情的亡国之君——完颜守绪篇
  白山黑水出真龙, 灭辽吞宋霸中原
  蔡州城破留绝唱, 一代帝国至此亡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序章女真族的起源
  要谈论金国的历史,必须要深入了解女真这个民族,因此我们就要花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女真族的起源。
  女真的祖先称为勿吉,世代居住在东北松花江流域,北魏时期勿吉分为七个部落,分别是粟末部、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室部、黑水部、白山部,到隋朝时改称为靺鞨,七个部落同时并存,唐朝初年只剩黑水部和粟末部,其余五个部落突然消失再也未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估计多半是被这两个部落吞并或被突厥等其余异族消灭)
  粟末部开始臣服于高丽改姓为大氏(此时的高丽貌似强大,还曾打败过杨广的进攻),强盛的唐统治者李世民显然不愿意有个强大的邻居出现,就派大将李绩出征高丽,结果可想而知,高丽大败,但臣服于高丽的粟末靺鞨却趁火打劫在主人的地盘上建立了渤海国,渤海国一度十分兴旺,创立了自己的文字、礼乐、官府制度,传位十余代,到五代时被契丹人吞灭。
  黑水部居住于东北松花江附近,他们的领地东边到日本海,南边与高丽接壤,几乎半个东北都是他们的地盘。黑水部与粟末部一样都臣服于高丽,但他们对高丽的忠心似乎更甚于他们的同族,在唐太宗李世民出征高丽时,他们还出兵十五万帮助高丽抗拒唐军(精神可佳,但自不量力),结果惨败。
  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敢与强大的唐军对抗了,到了唐明皇李隆基时期,黑水部的部长(部落首领)主动来朝表示臣服,唐朝为了显示大国的姿态开始在东北设置黑水府,以当时的部长为都督,并赐姓李,名献诚(赐异族李姓是唐朝统治者的一贯手段),为黑水经略使。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落,再也无法维持对黑水府的统治,而此时粟末部建立的渤海国开始强大起来,黑水部关键时候还是相信自己的同族,转而臣服于渤海国,与唐朝断绝了来往。
  唐朝末年,契丹族开始强盛,灭亡了渤海国,黑水部又开始臣服于契丹族(先臣服高丽、再臣服唐朝、又臣服渤海、最后臣服契丹,四度易主,在夹缝中求生确实不容易)。但整个部落开始分为两部分,南边邻近渤海国的部落被契丹吞并,成为契丹的国民,称为熟女直,而北边的黑水靺鞨部虽然也臣服于契丹但并不属于契丹的国民,当时称为生女直,他们生活在黑龙江和长白山之间,正所谓生活在“白山黑水”间。
  黑水靺鞨部的生女直(后称女真)便时女真族的祖先,女真族便是起源于黑水靺鞨部的生女直。

  第一卷 女真建国前艰苦创业的祖先们——先祖篇
  最初的女真人应该还处在原始社会的阶段,但他们的生活方式既不同于契丹、也不同于蒙古人,契丹人和蒙古人生活主要是进行简单的游牧方式,女真人的生活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在森森地带,女真人主要从事狩猎和捕渔,而在平原地带,女真人主要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从这一点来看,和汉族农民人的生活方式很接近。
  但金国建立前他们最早的祖先却并非真正的女真族人,此人名叫函普,是一名长期生活在高丽的靺鞨人,这位仁兄在他六十多岁时,却突发奇想,想到东北女真人居住区去旅游,此时推算应该是唐朝末年,朱温篡唐的前夕,在出发前还叫了他的只长阿古乃同行。
  但大哥比兄长明智,不肯同行,并对自己即将远行的弟弟说:“后世子孙必有能相聚者,吾不能去也。”也就是说我不能去东北,我要留在老家高丽,以后有朝一日我们的子孙后代肯定能相聚的。
  于是这位老先生叫了自己的弟弟保活里一同远行,来到女真人的地盘后,他和弟弟分开活动,函普独自一人生活在仆干河边,他弟弟生活在惧赖(小地名,无从考证)。
  仆干河同时生活着女真族的另一个大部落——完颜部,由于长时间与完颜部一起生活,函普与当地女真人的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完颜部的女真人对这位来自高丽的外人也相当的照顾,于是就有好事者就关心起函普老先生的个人问题。
  某天有位部落的首领就对函普说:“最近我们部落经常和领居部落发生争斗,常有人员伤亡,你是外人,你帮我们出面与领居部落进行调停,如果调停成功,我们部落有位贤女,年已六十和你年纪相当,尚未出嫁,到时让这位贤女嫁给你,你也可以成为我们完颜部的正式成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