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第1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白山黑水出真龙, 灭辽吞宋霸中原
  蔡州城破留绝唱, 一代帝国至此亡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一、女真的起源

  要谈论金国的历史,必须要深入了解女真这个民族,因此我们就要花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女真族的起源。
  女真的祖先称为勿吉,世代居住在东北松花江流域,北魏时期勿吉分为七个部落,分别是粟末部、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室部、黑水部、白山部,到隋朝时改称为靺鞨,七个部落同时并存,唐朝初年只剩黑水部和粟末部,其余五个部落突然消失再也未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估计多半是被这两个部落吞并或被突厥等其余异族消灭)
  粟末部开始臣服于高丽改姓为大氏(此时的高丽貌似强大,还曾打败过杨广的进攻),强盛的唐统治者李世民显然不愿意有个强大的邻居出现,就派大将李绩出征高丽,结果可想而知,高丽大败,但臣服于高丽的粟末靺鞨却趁火打劫在主人的地盘上建立了渤海国,渤海国一度十分兴旺,创立了自己的文字、礼乐、官府制度,传位十余代,到五代时被契丹人吞灭。
  黑水部居住于东北松花江附近,他们的领地东边到日本海,南边与高丽接壤,几乎半个东北都是他们的地盘。黑水部与粟末部一样都臣服于高丽,但他们对高丽的忠心似乎更甚于他们的同族,在唐太宗李世民出征高丽时,他们还出兵十五万帮助高丽抗拒唐军(精神可佳,但自不量力),结果惨败。
  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敢与强大的唐军对抗了,到了唐明皇李隆基时期,黑水部的部长(部落首领)主动来朝表示臣服,唐朝为了显示大国的姿态开始在东北设置黑水府,以当时的部长为都督,并赐姓李,名献诚(赐异族李姓是唐朝统治者的一贯手段),为黑水经略使。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落,再也无法维持对黑水府的统治,而此时粟末部建立的渤海国开始强大起来,黑水部关键时候还是相信自己的同族,转而臣服于渤海国,与唐朝断绝了来往。
  唐朝末年,契丹族开始强盛,灭亡了渤海国,黑水部又开始臣服于契丹族(先臣服高丽、再臣服唐朝、又臣服渤海、最后臣服契丹,四度易主,在夹缝中求生确实不容易)。但整个部落开始分为两部分,南边邻近渤海国的部落被契丹吞并,成为契丹的国民,称为熟女直,而北边的黑水靺鞨部虽然也臣服于契丹但并不属于契丹的国民,当时称为生女直,他们生活在黑龙江和长白山之间,正所谓生活在“白山黑水”间。

  黑水靺鞨部的生女直(后称女真)便时女真族的祖先,女真族便是起源于黑水靺鞨部的生女直。

  二、金国建立前艰苦创业的先祖们
  最初的女真人应该还处在原始社会的阶段,但他们的生活方式既不同于契丹、也不同于蒙古人,契丹人和蒙古人生活主要是进行简单的游牧方式,女真人的生活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在森森地带,女真人主要从事狩猎和捕渔,而在平原地带,女真人主要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从这一点来看,和汉族农民人的生活方式很接近。
  但金国建立前他们最早的祖先却并非真正的女真族人,此人名叫函普,是一名长期生活在高丽的靺鞨人,这位仁兄在他六十多岁时,却突发奇想,想到东北女真人居住区去旅游,此时推算应该是唐朝末年,朱温篡唐的前夕,在出发前还叫了他的只长阿古乃同行。
  但大哥比兄长明智,不肯同行,并对自己即将远行的弟弟说:“后世子孙必有能相聚者,吾不能去也。”也就是说我不能去东北,我要留在老家高丽,以后有朝一日我们的子孙后代肯定能相聚的。
  于是这位老先生叫了自己的弟弟保活里一同远行,来到女真人的地盘后,他和弟弟分开活动,函普独自一人生活在仆干河边,他弟弟生活在惧赖(小地名,无从考证)。

  仆干河同时生活着女真族的另一个大部落——完颜部,由于长时间与完颜部一起生活,函普与当地女真人的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完颜部的女真人对这位来自高丽的外人也相当的照顾,于是就有好事者就关心起函普老先生的个人问题。
  某天有位部落的首领就对函普照说:“最近我们部落经常和领居部落发生争斗,常有人员伤亡,你是外人,你帮我们出面与领居部落进行调停,如果调停成功,我们部落有位贤女,年已六十和你年纪相当,尚未出嫁,到时让这位贤女嫁给你,你也可以成为我们完颜部的正式成员。”
  这个条件听起来似乎很诱人,就相当于两位领居打架,找一外地人进行劝架,如果劝架成功,还可以当其中一家的上门女婿,而且这个任务也不算太难,我们的函普照老先生自然答应了。
  于是函普照老先生独自一人来到领居部落进行调停,他的运气非常好,领居部落很爽快地答应了和解,毕竟和平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但光和解没用,以后再发生什么纠纷如何处理,不能每次都让函普老先生出面调停,也就是说要制定一些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的函普照老先生完成了这一任务,他与双方约定:如有杀伤人者,需向被害方赔偿马十匹、牛十头、黄金六两、同时要把自己家人中的一人送给被害方,前边三条还可以理解,就是最后一条放到现在社会大家都无法理解,但在当时的时代双方都能接受这一规定,于是可能是女真族中最早的法律条文诞生了,而且这一规定一直延续了二百多年,成了解决女真人之间纠纷的常用的不成文规定。
  所以说函普老先生确实为完颜部及其他女真部落做了一件在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事,于是完颜部的人对函普都非常信服,同时他们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让部落的六十岁贤女嫁给函普,同时送了头青牛,青牛和白马是契丹人部落中通婚常用的聘礼。
  函老就用这头青牛向部落中的六十岁贤女求婚,这位贤女对帮助了自己部落解决了困难的老头也是非常敬佩,于是双方结为夫妇,成就了一段佳话。
  但更奇怪的事是这位六十岁的贤女在和函老结婚后,居然还能一口气生了两男一女三个小孩,这在现代社会医学如此发达的条件下都难以想象,不要说在当时的原始部落时代了,但我们无法置疑史书的说法,只能这样理解,这个贤女确实是个女强人,身体机能特别的好。
  函老先生不但成了完颜部的正式成员,而且由于解决了困扰了完颜部很长时期的争斗问题,于是他及他的子孙后代逐渐成为了部落的首领。
  后来金熙宗在追封自己的先祖们时封函普为金国的始祖。
  函普的长子叫乌鲁、次子叫翰鲁、女儿叫注思板,继承部落首领的是长子乌鲁(追封号德帝),乌鲁的继承者是他的儿子跋海(追封号安帝),这两位父子似乎比较安分守己,在统治完颜部时期没闹出什么大的动静,但再往下面的后代们就不会那么安静了。
  首先进行改革的是跋海的儿子绥可(追封号献祖),这位仁兄的一大功劳是改善了部落百姓的居住条件。
  因为在当时的女真部落中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屋的,一般情况是居住在山区或水域的坎地中,上面架木头为梁,梁上再盖泥土,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要不断地迁移。

  我们的绥可先生不想在在这种房屋中居住,于是他便带着族人们迁移到了一个叫海古水的地方,据考证,海古水位于现在黑龙江阿城附近的海沟河。
  绥可来到海古水以后,便教导他的臣民们开始学习农耕和搭建房屋的技术,但我们很疑惑绥可自己是如何学会这些技术的,因为在当时的白山黑水间是很少有汉人出入的。但事实结果是在绥可的领导下,完颜部的人民学会了农耕和简单的建房技术,这的确是女真人的一大进步。
  女真人从此摆脱了延续以久的狩猎和捕渔的生活方式,向农耕的生活方式转变,海古水从此成了女真人历史上的第一个定居点。
  绥可在发展部落的经济方面为女真人作出了一大贡献,而他的儿子石鲁则比起他的父亲来在另一方面更加出色。
  绥可的儿子叫石鲁,史书称“刚毅质直”,这个成语一般都是用来形容一些些英雄人物的,我们的石鲁便是如此,所以他刚登位就做了件了不起的大事,以至自己差点送了性命。
  当时的女真族中没有文书之类的东西,部落成员间仍然沿用着函普时代的一些旧俗来处理问题,但随着部落的不断状大,函普的那套东西已完全不适应部落发展的需要了,因此石鲁便想制定一些法律规则来治理自己的部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