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
第5节

作者: 金泉宁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用了,没啥东西。”说完这句话,他马上将保险柜锁上。然后,就要出门离开。岳秀娴这才感到有些不对劲:“怎么了,这么急?”
  “没事,不多说了,这次的时间可能长点……”
  “哦,那你路上小心。”
  张时运走了半天,岳秀娴才发现保险柜里的现金剩下不到三万,这个数目对普通家庭来说,也许是一辈子的积蓄,但在岳秀娴看来,宛如牙缝里剩下的残渣。这些年,家庭的日子过得非常舒坦,从来不缺钱花,可是大手大脚的习惯一旦养成,却总发现再多的钱也是有底的布袋,未必经得住一场打击或者灾难。三年前,为了大儿子张耀东,上上下下前前后后花出去的钱,让保险柜见了底。最近三年来,张时运在外面搞来的钱,虽说不少,可明显不抗花。

  今天凌晨张时运的举动,让她感到,家庭的变故已然临近。
  第二天上班,张耀国刚进办公室门,却发现好几个同事在背后议论纷纷,他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出什么事了吗?正当他疑惑的时候,平日里非常客气的科长杨志权,跟换了个人似的,拉着长长的脸,挂着忿忿的怒气:“小张,来我办公室一趟。”

  这个“小张”的称呼,让张耀国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以前可是一口一个“耀国”地叫着。他猛然想起今天一大早母亲的交代——“以后一定要好好上班,中间别再跑回家玩电脑了。”仅仅这么一句话,折射了岳秀娴相对敏锐的嗅觉,只是张耀国一直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完全与现实脱节。昨天丨党丨委办刘干事带检察人员来家里的事,他都没有多想,甚至根本没往心里去。整个周日一天,除了吃饭和上厕所,他没有离开过卧室。外面在议论什么,外界发生了什么,张耀国一无所知。

  尽管与陈林杰达成了共识,张时运匆忙回家收拾之后就离开延春市。但延春汽车集团内部马上传出了张时运畏罪潜逃的消息,到了最底层,这个信息明显走样了——张时运贪污多少公款,跟多个女人有染,逃跑了。当天晚上,还有人在小饭店叽叽喳喳说,张时运在火车站被抓回来了,本来打算跑到南方一个小城市去的,在那儿有房子还有小老婆。
  岳秀娴周一早上出去买早点,故意去了一个较远的饭店,那里能认出她的人不多。听到男男女女不断围在一起谈论时,不禁头皮发麻,这一切都让她始料不及。当听到一个男人恶狠狠地说:“咱们卖命干活一年挣的工资,都不够人家给小老婆的零花钱。”看着情绪激动的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说的话越来越难听,越来越不靠谱……岳秀娴再也没有心思买早点,直接去了陈林杰家里。
  陈林杰夫人李安勤非常客气地让她进来,并招呼正在吃早餐的陈林杰从厨房出来。
  “小岳来了,坐坐!……有事吗?”陈问道。

  “陈总……哥……前天是您让张时运过去的,说是有急事找他,昨天凌晨他回家收拾东西,然后匆匆就走了。”岳秀娴先喊一声“陈总”,后来想想,在家里,还是叫“哥”比较亲切。
  听到这话,陈林杰没有立刻表态。这也是当领导的惯用手法。这样做往往会达到好几个目的。一是对方不清楚你在想什么;二是有足够的时间来想好对策;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领导并没有吹捧的那么强大,并不是啥事都明白,所以有时候不说话,往往能将很多事都遮掩过去。陈林杰当然不属于最后这一种,他可是非常精明的人,但他确实不便说什么,更不能透露什么,他清楚张时运做的事,岳秀娴虽不说全部知道,但起码知道一小半,可就是这一小半,在关键时刻也足以致人于死地。所以,他是万万不能多说一句的,哪怕一点暗示都不行。一旦岳秀娴在绝望中豁出去了,那只会令局面越来越被动。

  然而,这短暂的沉默,带来的只会是更加坚定的不安和焦灼。大概半支烟的工夫,陈林杰知道无法回避,轻轻吐出几个字:“小岳,这事我也在了解和关注。”
  “可是,现在外面都在疯传,张时运携巨款潜逃,还有说他在火车站被抓回来了。”
  “有这事?你今天早上听说的?”陈林杰一脸惊诧地问道。陈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周日一整天,都在办公室里看工作材料,对外面发生的事并不知情。加上外界都知道他和张时运的关系,因此身边人即使听到了什么,想必也不会在他面前主动提这事,而且大多数人还会认为陈肯定早就知道,因为消息传到最底层是需要时间的。
  听完岳秀娴的话,陈林杰脸上依然是淡然的表情,但内心却乱成一团。他的直觉就是有人故意在散布谣言,而且此人一定是非常清楚内情的。不光如此,从态势和所散布的内容看,虽然内容不实,但并非完全捕风捉影。至于张时运的私生活问题,陈是有所耳闻的,此前他不止一次见过和张相关的举报信。
  “我看,就是宋德新找人干的,三年过去了,他还不忘报复我们。”岳秀娴咬牙切齿地说。
  听到“宋德新”这个名字,陈林杰和李安勤同时皱起了眉头。宋是集团的总经理助理,属于比陈升迁还要快的火箭干部,是新锐派的代表人物。所谓的新锐派源于延春汽车集团五年前的“130”工程,即要求集团每个分厂和处级职能部门培养1名30岁左右的全日制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的年轻领导。这个工程的目的,明眼人一看,就是培养延春汽车集团核心领导层的接班人。宋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被选出来的,不到五年时间,从专业技术员升为集团总经理助理,和他一起被提拔的共有十几个。然而,当其他人还在副处级徘徊的时候,他已经是集团的高层领导了。新锐派的来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集团子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本土帮。这里面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各人所仰仗的关系各有差别,但有一点是基本得到认同的,就是延春汽车集团历任或在任领导的子女或者女婿,凡是符合以上条件的,综合素质相对过硬的,都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也有几个被选中的员工,虽然父辈的职务没到核心领导层,但在延春汽车集团耕耘多年,跟延春汽车领导甚至延春市领导都有很深厚的关系。此外,集团的总经理本人,也想通过这个机会,物色可靠的、听话的接班人,其目的一方面是确保退休后的自身利益能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就是确实想让干部队伍年轻化,让这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汽车企业再次焕发新的生机。因此,还是有极少数几个特别优秀但背景不算过硬的大学生通过“130”工程得到提拔和重用,毕竟企业的发展还是需要得力干将的,特别是打硬仗的时候,并不能完全依赖关系户。

  初选过后,再经过现任总经理和行业专家的一一谈话面试和考核,淘汰了几个相对不被看好的,最后留下十几人,年龄最大者不超过39岁,最小的刚刚30岁。宋德新31岁,是某位领导的女婿,算是搭上了顺风车。当然,为了各方利益的平衡,那几个被淘汰的,只是无缘“130”工程,但都被列为处级干部后备,没有意外,几年后基本都是中层领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