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山青藤记》
第43节

作者: 枕岫凭潇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1-25 15:43:15
  第十二回 蔚州除夕
  江山找到哈屯,暗将营救她与徐渭之事告知。哈屯对徐渭早已芳心暗许,自然应允。两人商议,当晚便行动,以免夜长梦多。江山又密将与他和徐渭一同潜入草原的明军士卒召集一起,命他们今晚一同逃脱。
  夜幕降临,江山找来蒙古士兵衣裳让那几名明军士卒换上。几人分两路,悄悄将看守徐渭与哈屯的卫兵打晕后捆绑藏好。分别将哈屯与徐渭救出后,带至僻静地方,江山已准备好马匹。
  几人正欲趁夜色逃离草原,哈屯忽想到什么,对徐渭与江山道:“我有件重要东西在我毡房内,想取来再走。”
  徐渭与江山只得应允。哈屯便蹑足潜踪回到自己毡房,见内无人,赶忙将徐渭所赠《墨葡萄图》收好,放在身上,而后返身去与徐渭和江山汇合。
  但哈屯还是被阿勒坦汗大妃的女兵看到,赶忙跑去报知大妃,大妃遣人通知阿勒坦汗,自己带一队人马追出。
  哈屯见到徐渭,将《墨葡萄图》在徐渭眼前晃晃,笑道:“你们汉人管这个叫‘定情信物’,我要收好。”
  徐渭听罢,颇为感动。但时间紧迫,几人便上马骑行。未走多远,忽听背后喊声阵阵,回头观看,有追兵持火把冲来。
  江山对徐渭道:“徐大哥,你们快走,我来抵挡!”
  徐渭正欲搭言,江山急道:“我是阿勒坦汗亲骨肉,追兵不敢将我如何,你们快走!”
  徐渭把心一横,在马上抱拳道:“江山兄弟,你我兄弟二人后会有期!”
  说罢,徐渭带领几人便要离去。
  “嗖嗖嗖!”身后弓箭射来,已有几名明军士卒中箭。大妃在马上看到哈屯,心中暗想,这是除去哈屯的大好时机,便引弓搭箭射向哈屯。
  徐渭正在策马疾驰,忽听背后哈屯喊道:“徐文长!…。”
  调转马头回来再看,哈屯从马上栽落,后背已中箭。徐渭下马,将哈屯抱起。
  “哈屯!哈屯!”徐渭喊道。
  哈屯强忍疼痛,道:“徐文长,我…。也许不能随你去中原了,多想去看看中原的风景…。多想…。和你在一起…。”
  哈屯身子猛烈颤抖几下,伸手将《墨葡萄图》取出,上面已有几滴血迹。
  “带上它,勿忘我…。”哈屯攥住徐渭的手,眼望苍穹,嘴角含笑,仿佛又回到那个与徐渭在草原上依偎的夜晚…。
  哈屯紧握徐渭的手忽然松开,溘然而逝。
  徐渭情难自持,失声痛哭,泪水落在哈屯柔美的面颊上。
  “徐大哥!快!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江山的喊声让徐渭回过神来,细看周围,那几名明军士卒已全部丧命。江山拉起徐渭,把他推上马,大吼一声:“走!”说罢,用刀把在马身上用力一戳,马长嘶一声,奋蹄急驰。
  此时,阿勒坦汗带人马也赶到了,江母唯恐江山出事,也随队来到。
  阿勒坦汗看到哈屯的尸首和大妃的神情便已明白一切,正欲搭言,旁边的谋士吕鹤见徐渭已渐远,顾不得请示阿勒坦汗,便命蒙古士兵赶快追赶。
  而江山却如天神一般挡在蒙古士兵身前。那些士兵也知若伤了江山,阿勒坦汗定会怪罪,便犹豫不前。
  吕鹤气急败坏对阿勒坦汗道:“此人在丰州许久,对我草原了如指掌,若放跑此人,将来必会对我不利!”
  阿勒坦汗听罢,下令将江山拿下。江山情急之下,将手中刀横在脖颈上,吼道:“父汗若擒我义兄,孩儿便死在父汗面前!”
  阿勒坦汗顿时愣在那里。
  吕鹤见此情景,便悄悄绕到一位弓箭手背后,拿过弓箭,引弓瞄准江山持刀的手臂。他本欲只射伤江山,却被旁边江母误以为要对江山下毒手。江母抽出身旁士兵腰刀,喊道:“休伤我儿!”便冲向吕鹤。
  这一声喊惊到吕鹤,手微微一抖,利箭射出,恰中江山胸口。
  日期:2017-11-26 12:56:03
  第十二回 蔚州除夕 (2)
  一阵剧痛,江山身体摇晃几下,瘫软在地,望着远方,徐渭已消失在视野中,江山口中喃喃道:“江山去了…。信守诺言,永不与汉人为敌…。”
  说罢,江山缓缓闭上双目。
  吕鹤也是一愣,未想到这一箭竟要了江山的命。正在愣神,江母已从背后将刀插入吕鹤胸膛。吕鹤抽搐几下便死去。
  江母疯了一般冲到江山尸体前,抱起江山号啕大哭。阿勒坦汗也赶忙冲过来,心如刀绞,昨夜刚与江山父子相认,仅一天功夫,遭此剧变。

  江母哭罢,绝望地望着阿勒坦汗道:“我儿与我一样,命苦!如今我已生无可恋!你自珍重!”
  说罢,忽拾起江山腰刀,横刀自刎。
  瞬间连丧几命,阿勒坦汗如雷轰顶,已近崩溃,再无心捉拿徐渭。强忍悲痛,传令收兵,并命人将几具尸体带回。
  且说徐渭一路狂奔,回到宣府,人已是失魂落魄一般。马芳听徐渭讲过此番草原遭遇之后,唏嘘不已。徐渭在宣府歇息几日后,便慢慢恢复如常。
  已是寒冬,宣府能工巧匠已将各式火器打造完毕。徐渭亲自演示火器使用方法,并与马芳共同商议出明军骑兵战时火器战法,经过严格操练,明军已是士气大振。
  宣府城外已许久未有鞑靼来扰,但徐渭和马芳却反觉不安。时有探马来报,阿勒坦汗正在草原集结兵力。徐渭常与马芳在地图前商议,两人根据探马所报,一致认定阿勒坦汗此番若南侵,必遣精兵攻打蔚州。

  马芳与徐渭决议,马芳继续坚守宣府,徐渭同李旺及马芳帐下两位宣抚使带一队人马驰援蔚州。
  燕赵大地已是天寒地冻,一路之上寒风凛冽,徐渭久居江南,从未经历北地严冬,气候虽恶劣,但徐渭心中却对蔚州之行带着几分期许。蔚州乃千年古城,名胜众多,但徐渭只在古籍中读过。此次驻守蔚州便正可饱览蔚州各处古迹。
  蔚州距宣府不过两百余里,已有军卒先行赶到蔚州告知蔚州知州。徐渭等一行人马抵达蔚州时,蔚州知州已在城外迎接。简单寒暄过后,军械辎重等物运入城中,军马也在城内驻扎。
  徐渭请求在蔚州四处巡查城防工事,蔚州知州便派人为徐渭做向导。那向导是位张姓老汉,蔚州本地人氏,年约六旬。徐渭见他谈吐不俗,便又多了几分敬意。

  张老汉引着徐渭在蔚州城内四处行走,不时讲些蔚州的风情掌故,徐渭听得津津有味。两人来到蔚州城南城墙之上,登高向蔚州城内望去,城中一座砖塔巍峨耸立,徐渭来了兴致,便问张老汉此塔来由。
  张老汉手捋须髯,道:“此塔名叫南安寺塔,始建于北魏。”
  “南安寺…。这寺名晚生曾在古籍中见过。南安寺也曾香火旺盛、规模宏大,乃是燕云名剎。”徐渭道。
  张老汉笑道:“徐相公博闻强记,老汉佩服!不错!确有南安寺。可惜如今只有南安寺塔,而南安寺已荡然无存。”

  徐渭面露不解,张老汉又道:“本朝洪武年间,北方鞑靼来袭,蔚州知州便下令拆毁南安寺,将砖石用来加固蔚州城墙。徐相公,你我二人脚下这南城墙,便是用南安寺院砖石修葺而成。”
  徐渭听罢连道可惜。
  走下南城墙,张老汉带领徐渭去看南安寺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