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或听说的鬼话事儿》
第54节

作者: 鼎湖听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0-25 11:29:50
  第十篇 生命诅咒(续十九)
  因为有较好的生活条件和物质保证,乡村老师有点先天不足的“病秧子”儿子,还是顺利长到了18岁,再过几年也可结婚生子,有继后香灯了,乡村老师自然笑得见牙不见眼,一付有子万事足的满意样。
  其实很多人的人生目标也很单纯,比如这位前老师,就只想拥有一个儿子。
  谁知在这节骨眼上,上天却夺去了老师千宠万爱的独子。
  如果有上帝,也许他也是一个喜欢捉弄人的家伙,专门夺走人类的珍品。

  不然的话,为什么有“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民间谚语,而且给人类的机会又那么少?
  所以,智者也曾认为,人来到这世上,本来就是来接受原罪,并为之赎罪的。
  日期:2017-10-28 13:16:01
  第十篇 生命诅咒(续二十)
  因为家庭“万绿丛中一点红”式的宠爱,又因为家庭资源的几乎独占,乡村老师的独子不爱学习却很爱穷折腾,高中没毕业,就因为厌学而中途辍学,跑到社会上倒腾生意。
  曾经也因为当老板的好友的帮助,他接了些乡间公路的铺设工程,赚到了一些钱,然后建楼买车,倒也过得比较写意,至少表面上蛮风光,蛮惹人羡慕。
  后来,县里流行到非洲去开金矿,听说很多有钱佬都把资金投到那边去了,有一个因为在本地投资房地产亏了几百万的老板,却在非洲投资金矿立赚上千万,成功咸鱼翻生,所以也惹得本地人掀起了一阵非洲淘金的狂潮。
  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下,从来就没有老实人生态度甚至于经常憧憬一夜暴富的乡村老师独子,当然是跃跃欲试,也因此结束了自己不安分的一生。
  日期:2017-10-29 13:25:37
  第十篇 生命诅咒(续二十一)
  因为在那种“钱民皆金”的疯狂淘金潮,很多人即使是倾其所有甚至于举债,也要搏这一回,还以为是黑土地的“黄金海岸”处处皆金,不可多得的发财圣地,谁知却是很多人黑金梦断的败家恶地。
  非洲没有金色梦想,至少不是大多数人的福地。
  因为数万一下子涌来的淘金人潮,如果稍为武装一下,便对当地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再加上有点污染水资源的破坏性非法开采,尽管对当地经济发展曾有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最终权衡利弊,当局只能对淘金加以严管,不敢为了一点眼前利益放任自流。
  这样一来,很多金矿投资者举债而弄来的高价挖掘机还没有用武之地,便成了“废铁”,金的影子没见,倒是把自己弄成了“负翁”。
  日期:2017-11-01 11:10:48
  第十篇 生命诅咒(续二十二)
  果然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砸锅卖铁孤注一掷的乡村教师独子,最后输得连丨内丨裤都差点没了。
  最凶险的时候,因为要逃避当地官方的整治淘金环境行动,而跑到原始丛林里躲避三日,差点饿死,仅靠野果充饥,后来在各方面的努力斡旋下,才平安回国。
  然而,由于前期投资太多,且很多是借债,却全部败在了异国他乡,血本无归。
  于是,债主盈门,一些放高利贷的财务公司,还雇用流氓前来收数。
  面对拳脚交加,一贫如洗的乡村老师独子,不堪忍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只好一瓶农药把自己灌死,一了百了。
  日期:2017-11-02 14:47:35
  《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日期:2017-11-04 12:04:54
  第十篇 生命诅咒(续二十三)
  独子一死,乡村老师自然是一顿痛彻脏腑的嚎哭,从此以后以泪洗面,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并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生不如死。
  世间只我一宝贝儿子,为何上帝还如此残忍地把他早早召回?在暗夜里,乡村老师千百回地拷问苍天。
  然而,苍天对之以沉默,它不大可能为世间的一个小生命驻足。
  当然,作为暗黑天使的巫婆,似乎还是能代天回答的。
  那就是严酷的“生命诅咒”。
  日期:2017-11-05 14:14:16

  第十篇 生命诅咒(续二十四)
  因为独子意外横死之后,乡村老师的老婆立马去巫婆那里问米,一番忙碌的结果,居然是乡村老师遭遇了最严酷的“生命诅咒”。
  而所谓的生命诅咒,大致也就是乡村老师祖上坟墓葬在“亏房”,于是中了诅咒,说白了,就是命中无子。
  不管这样的解释是否合理,是不是忽悠,至少后来乡村老师如何努力,直到他死,却再也无法拥有一个自己的儿子。
  只是,最小的女儿找了入赘夫君后,倒是男丁兴旺,生了两子,算是一种补偿吧。

  据说,这就是“亏房”反转的灵丹妙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