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调的盛世:刘秀和他的子孙们的欲望东汉》
第33节

作者: 鼎湖听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3-05 19:18:11
  第六章 生死两知己:冯异与邓禹(续十三)
  这个大概与周平王忽悠秦襄公把被西戎占领的岐山以西土地封给他一个套路,只给政策不给实惠,反正你那么有本事,经常有天使投资砸下,就看你能不能拿到,拿到多少。
  拿不到,饿死或被人打死,悉听尊便,眼不见心不烦是也。

  而即使这包藏祸心的毒招,居然还让那帮只想争权夺利的头巾将领们给搅黄了,还是那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放虎归山”理论作祟,和刘秀出使洛阳时受到的阻挠如出一辙。
  关键时刻,又是浑身是计的好基友冯异为刘秀排忧解难,玉成了他的河北之行。
  冯异想出什么妙招了呢?
  那当然就是找到打开更始政治“牢笼”越狱成功的钥匙,而这把钥匙正在左丞相曹竟之子曹诩身上。
  那时候,颇为忌惮刘秀的刘玄,再一次大耍“釜底抽薪”计,屡次要赶在其眼皮底下很碍眼的未来天子刘秀去经营招抚河北,那里的军阀豪强经常为各自利益大打出手,不是很听话,招抚得了算是刘玄的势力范围,等于是做无本生意,如果控制不了局势,是生是死就看刘秀的本事和造化了,好过自己又担下了杀功臣和兄弟的恶名。
  尽管这么划算,刘玄的部将尤其是朱鲔那种只会搞阴谋诡计的野心家还是认为不可,怕太有本事的刘秀会坐大,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时想控制他更加不可能,就让他在洛阳做个能随时被监视的乖孩子吧,看他还能飞出如来佛的掌心了不成。

  日期:2018-03-05 21:40:54
  第六章 生死两知己:冯异与邓禹(续十四)
  这帮人还真是太无聊了,打仗的聪明才智全跑到阴人的套路上了,全是武大郎开店的把式,恨不得把高过他们许多把他们比得黯然失色无地自容的刘秀开除出店了事,后来不被赤眉灭了才是怪事。
  不过以当时的整个天下大势,作为很有谋略也很有洞察力的绿林“狗头军师”朱鲔,有那么一种担忧也是无可厚非,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如果你不痛打落水狗,最终被咬死的肯定是你,这是被无数历史证明了的真理,滥用妇人之仁义的政治人物几乎都没有好下场,比如曾放过明朝大权奸严嵩的夏言,最终被他“咬死”,那也只能怨自己不能当机立断把事做绝。

  话说绿林军攻入长安灭了新莽王朝之后,虽然有了名义上号召天下的更始政权,但其时天下纷扰,各地都拥兵自重,各行其是,并不是特别听弱帝更始的话。拥有几十万众的山东赤眉军自不必说(后来有心归附的樊崇还因刘玄玩假封侯而公开与更始政权为敌,大动干戈),就是相邻的河北(黄河以北)各州郡都是在军阀重兵挟持下持观望态度,并未真正臣服更始政权,比如“河北三王”,人多势众,其他的如铜马、尤来、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也有逐鹿中原的实力,鹿死谁手还真不好猜。

  鉴于此种严峻的“战国阵势”,颇有点战略眼光的刘玄堂兄刘赐,便鼓动刘玄招抚河北,如果能让河北各位军阀归队,那么天下必定。而对于派谁去搞定那帮难搞的河北军棍,刘赐认为非足智多谋又勇猛无比且很有担当的刘秀出马不可。
  日期:2018-03-06 10:11:44
  第六章 生死两知己:冯异与邓禹(续十五)
  虽然是两刃剑,弄不好会伤到自己,但刘玄似乎也被说动了,就在于势在必行。这放虎归山果然不智,但能不能摆平臣服河北,又决定更始政权的生死存亡问题,当时有个南方童谣:“得不得,在河北”,就很好地说明河北的重要性,非争不可。而要争回河北,绝对不是那帮只会争权夺利的绿林包头将领,而是赢得了昆阳神战的刘秀,他是唯一的合适人选。如果他不去,河北招抚肯定没有成果。

  所以,经堂兄这么一鼓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刘玄,也准备派刘秀出马了。
  但关键时刻,又是心思活络的朱鲔和李轶出面反对。因为刘秀个人能力太强,如果让他招抚了河北,那么那时候兵强马壮的他会不会听令于杀了他大哥的刘玄,还是未知数,这很轻率和冒险。而如果他有了反叛的资本,那么必然会和更始政权分道扬镳(后来的情况正印证了朱鲔的担心,应该说狗头军师也不是吃素的),对更始政权的危害更大,反攻倒算的力度更强。所谓的忠诚,就是反叛的力量不够强大。这班人用计算计了他大哥,他哪能放过他们?除非他不是人。

  所以,强烈反对刘秀招抚河北,也是自保需要。
  这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如何是好?陷入两难处境的刘玄,为此想得头都大了,本来就没有多少治国本领的他,就先把它挂起来,耗耗再说。
  而同样很有心计的冯异,当然也看出了刘秀去河北的势在必行,看到刘玄犹豫不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苦思冥想之后,最终为刘秀献上了一条锦囊妙计。
  日期:2018-03-06 19:01:27

  第六章 生死两知己:冯异与邓禹(续十六)
  冯异这个很会动脑筋的高参(不愧是郡佐官出身),当然想到了让刘秀请来外援(就像打甄阜十万雄兵时及时让王常下江兵来加持一个道理),而这个外援一定要是让刘玄信任又能说得动他的人,单有刘赐提议和劝说还远远不够。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冯异想到了当时的左丞相曹竟。
  关于曹竟,历史资料很缺,曾查到一个王莽时期不侍奉王莽的山阳儒生曹竟,刘玄称帝时征为丞相,后不降赤眉军被杀,不知是不是同一人。
  不过作为刘玄的相国,通常来说关系也非同一般,最重要的是他的儿子曹诩还担任尚书之职,接近高层,颇有权势(看看汉武帝时期其内朝尚书台那些侍中尚书的通天本事就略知一二),如果能“厚结纳之”,顺藤摸瓜攻下这两父子,获得加持,庶几可以说服顾虑重重的刘玄放刘秀去河北寻找生天。
  作为很会看相的神人冯异,当然也知道刘秀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不大会耍手腕出阴招(除了为大哥报仇顺手牵羊玩了一把“借刀杀人计”除去李轶,情有可原),据说其还是中国皇帝中最少阴谋都是阳谋的奇葩。
  当年为了让铜马军降得心服口服,刘秀居然轻骑巡营与之“推心置腹”(又一与他有关连的成语),最终获得了一个“铜马帝”的千古美名。甚至于和赤眉军干架,却先让敌人吃饱,然后问对方兵力如何,能不能打,不然作罢,还颇有昆阳时期追求公平竞争准则的王邑的风采。
  所以要让刘秀去公开“行贿”曹丞相(还是羊入狼窝的那种祼奔,创业艰难也),还真让这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大帅哥犯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