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茶一盏,足以慰风尘——记我的茶味日常!》
第17节

作者: 花月未满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12 10:29:05
  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
  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露出“水痕”,这就输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斗茶以水痕晚出为胜,早出为负。
  日期:2017-09-12 11:07:47
  元代贡茶基本沿袭旧制,且元时曾一度重武夷。元大德三年(1299年)在武夷四曲溪设焙局,称御茶园,焙工数以千计。

  明初,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诏废除官焙,并命罢龙凤团,改贡芽茶,散茶由此兴起。
  至清朝,贡茶产地进一步扩大,有些贡茶的茶名甚至由皇帝亲自指定。
  日期:2017-09-12 12:02:36
  说到唐宋饮茶之法,顺便说一下日本茶道。
  现在倒有不少人在饮茶文化方面,更推崇日本茶道,认为那样的方式更优越。实则不然!说白了就是日本茶道还停留在中国的唐宋时期,而中国茶道,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已经发展为更为简洁的现代式。
  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其间或有曲折,但总体趋势是进步的逐步取代落后的,最终完成历史的进步。茶叶的饮用方式也一样,冲泡散茶全面取代煮茶、抹茶方式,同样是历史的进步。
  日期:2017-09-12 12:21:44
  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整个品饮过程简化实用。
  这是茶叶走向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因为过于繁琐的器具及程序无疑会将茶叶局限在达官贵人或富裕人家当中,使茶最终成为中上层社会的风雅之举,结果是大大限制了茶叶的整体发展。

  正因为品饮的简化,茶叶才从“琴棋书画诗酒茶”走向“柴米油盐酱醋茶”,使茶既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
  日期:2017-09-12 14:03:22
  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与其他社会文化更好地结合。
  这个好理解,冲泡方式的简化使中国茶叶广泛融入各种活动中。我们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吃点心,或者看戏听曲、或者侃大山,甚至参加重大会议做出英明决策。我们不必正襟危坐庄严肃穆地等着把茶道程序走完而最终发现人早就乏味了!Y(^_^)Y
  喝茶看变脸,成都标配~
  日期:2017-09-12 14:19:42
  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促进茶叶加工工艺的变化,使茶叶局面百花齐放。
  冲泡方式将社会的注意力拉回到茶叶品质的提高及口感的提升上,实现了从关注仪式外观到关注品饮感觉的转变。这种转变允许茶叶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只要茶更好喝了,改变工艺根本不是问题。
  所以,也只有中国,才有六大类茶,茶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日期:2017-09-12 14:49:32
  不过,也有日本的朋友说了:现在日本普通人家的冲泡也很简单,一个茶壶、一个杯子就齐全了。因为普通工作人家,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泡茶。具有仪节的茶道只存在于宗教或婚丧礼等特殊场合中。
  日期:2017-09-12 15:08:06
  他还说:很多人认为日本茶道在全社会风靡,这实在是电影或营销导致的误会。具有仪节的茶道在日本生存空间很小,不仅程序繁复,而且气氛压抑,反正我是从中体会不到愉悦。也许只有从事禅宗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枯寂吧!
  日期:2017-09-12 15:34:46
  继续讲故事 茶叶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曾扮演过极重要的角色。

  如果从世界贸易史上看,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根源,便与茶叶息息相关。历来,茶叶都是中国的“土特产”,别的地方不产,或者产了质量一般,量也不大。直到1860年,中国茶叶仍占世界市场的90%。今日的大宗商品如石油、稀土,都没有这样高的集中度。所以欧洲人只能从中国买茶叶。
  茶叶西传,始自荷兰殖民者。他们把茶叶运到欧洲,传到了法国、英国、德国等,很快便风靡整个欧洲。
  茶叶最后落地生根,身价百倍之地,是在英国。整个英国不论贵贱男女,都嗜茶如命,无茶不欢。1784年,英国首相庇特估计,有2/3的英国人,每年至少消费3磅茶叶,穷人也不例外。时人就观察到:“进入穷人家你会发现:不分早晚,茶都是唯一的饮料,而且总是在晚餐时大量饮用。”因此,英国的茶价贵于欧洲其他国家。
  如果说英国人喜欢上茶叶,而不是咖啡,这是历史的“偶然”,那么嗜茶如命的大英帝国,想方设法要获得大量茶叶,而且是便宜的茶叶,满足自己国民的口腹,这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日期:2017-09-12 16:26:53
  18世纪,茶叶开始成为中英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最高峰时期,占进口货物总值的92%。当时,英国进口茶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其他国家的茶叶进来得征税,税率最高超过100%,达130%。如此高的税率及价格差异,导致欧洲各国纷纷把大批茶叶走私到英国。最高峰时期,英国人喝的茶,3/4都是走私货。英国政府屡禁不止,迫不得已,于1784年把税率调低,使走私茶叶无利可图,这才结束了被动局面。

  英国随即展开了获得茶叶的新步伐:扩大通商。此时的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毛纺织品盛行世界,迫不及待想跟中国扩大通商。1792年,英国政府遂精心策划了著名的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以庆贺乾隆皇帝寿辰为名,要求在中国增开通商口岸,降低关税,设常驻外交使节。但因为乾隆皇帝觉得他们态度不够恭敬,同时担心他们影响内部稳定,拒绝了他们。
  日期:2017-09-12 16:39:19
  英国人通商,意在用毛纺织品换茶叶,但因为中国人高度自给自足,习惯用土布,买毛纺织品者少,所以英国人还是不得不自掏银子买茶,这就造成了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为了抹平贸易逆差,英国人接下来干的勾当,就是向中国卖鸦片。
  这其中的贸易模式是:首先,英国向印度出口纺织品,换取印度农民种的鸦片;接着,英国把印度鸦片运到中国,换取白银;最后,再用白银换茶叶,运回欧洲销售。就这样,英国建立起一个“英国印度中国”的三角贸易区,借助鸦片贸易,英国成功抹平了巨额的贸易赤字,同时又获得了中国的茶叶,成了大赢家。
  日期:2017-09-12 16:55:40
  英国获取茶叶的第二步:战争。因为鸦片贸易越来越大,导致白银外流,严重干扰了清朝经济,道光帝便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从清政府开始干预鸦片贸易,英国人便急了。要知道,茶叶是英国人日用之所需,国内茶叶供应不上,会引起社会恐慌的。更重要的是,茶叶贸易税收达300多万镑,为英国财政收入的1/10;鸦片贸易税收则达200多万镑,为英属印度殖民政府收入的1/10。这样的财政收入,是清政府说停就能停的吗?为此,英军动用了近两万人的部队(在当时这可谓是超级侵略军团),远渡重洋,发动了侵华战争。

  英国,商贾之国也,算盘向来打得精,舍得动用那么多军队,当然是茶叶贸易的超级暴利与英国人的口腹之欲了。结局如英国人所愿,英军大败清军,彻底打开了中国通商的大门,茶叶从此滚滚而来。
  日期:2017-09-12 17:23:52
  总而言之,中国茶叶输入英国,造成英国白银大量流失,为了扭转这种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茶是因,鸦片是果。鸦片的输入又反过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为了保住银子,晚清才有了禁烟运动。茶、银、鸦片的循环,最终引发了近代史上著名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其实就是一场茶叶贸易战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