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调的盛世:刘秀和他的子孙们的欲望东汉》
第11节

作者: 鼎湖听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2-01 10:18:20
  第四章 梦一般的昆阳之战(续五)
  然而,天意弄人,居然李通派到长安给父亲通传起义计划的堂兄儿子李季,却在半道中突然病死,人算不如天算也。
  这确实太悲催了,天下还真有这么巧的事,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就在这用人的当口让你死翘翘,你不信命都不行了,顺带感慨做成一件大事的不容易。

  因为这种足球式的突然死亡法,也预示了李家的春秋大梦的风云突变,上天甚至有意让他们家在这场赌命的人生赛场上,被人猛灌那么几十球,杀个片甲不留也。
  果然因为情报链断裂,起兵计划随之泄露,李氏也差点付出了灭门的代价,李氏在长安和宛县(亦称宛城)的亲属也几乎全死翘翘。
  要革命必然会有牺牲,脑袋常常别在裤腰带上就是了。
  话说李季很有性格地说死就死之后,守在长安的李守很久才知道了起义的一些风声,本来想逃之夭夭,可惜太迟了。而且以他那身高两米的奇特天师相貌,突然就辞官不做跑路了,在那种到处是火药桶的兵荒马乱年代,当然会引起人们尤其是其主子王莽的怀疑。
  这正如行刺董卓失败后急着策马扬鞭跑路的曹操,一个情形。
  “明公这样逃逸,等于是不打自招。以你如此身量,相貌又如此好认,关门把守又那么严,你能逃得出去吗?老友倒是有一计相献,反正事情还没有完全败露,你最好还是以退为进,向朝廷坦露心迹负荆请罪,把一切进行有效切割,庶几还能置身事外,脱身免祸。”看到情况危急,李守的同乡好友黄显连忙向其献计。
  日期:2018-02-01 14:14:45

  第四章 梦一般的昆阳之战(续六)
  还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与其大家一锅端,不如保留老命从长计议。
  于是,李守上书把起事的一些情况及教子无方等一古脑儿都和盘托出,争取“戴罪立功”,是死是活由王莽定夺。
  可惜奏章还没有到王莽手中,王莽的前队大夫甄阜便侦知李通异常,立马上书奏明李通准备起兵之状况,等候上峰处置。
  好在李通命大,发觉情况不对,立马脚底抹油逃得无影无踪。
  王莽一接到李通谋反奏报,气得七窍生烟,不管三七二十一即时把李守投入大牢,等候发落。
  作为中郎将的黄显当然是多方营救,甚至把李守的求死奏章搬出来说事,要王莽把大义灭亲的李守免罪,而且还可以动员他去“招安”其儿子,放弃造反,否则让其自刎以谢国人,云云。

  黄显的一番肺腑之言似乎也曾让王莽动了恻隐之心,只是后来证据确凿,为江山永固计还是把李守及其在长安的一家老小全干掉,甚至于为其脱罪的黄显也一起做掉。南阳方面更是把李氏在宛城的宗族子弟共六十四人一起捕杀,并残忍地焚尸灭迹。独李轶跟随刘秀去舂陵起兵,才逃过了灭门之祸。
  后来直到棘阳之战时,李通和李轶两兄弟才得以重逢,当时刘秀他们都以为李通已经死了呢,自是一番惊喜。
  好,我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讲讲刘秀回到家乡舂陵举兵之事。
  日期:2018-02-01 20:19:16
  第四章 梦一般的昆阳之战(续七)
  话说当年十一月刘秀带着一班宛城宾客回到舂陵时,刚好彗星出现在张宿天空位置上。按照当时的迷信说法便是“彗星的出现象征世间的太平或战乱、灾疫或祸福”,果然有算命佬的风采,蛮有那套模棱两可的模糊说法的劲头,怎么解释都通,这世间不是战乱就是太平盛世吗?

  因为刘秀起兵了,经过一番战火纷飞,然后创造了盛世,这占星术也算是灵验了,有所交待。
  而据《后汉书天文志》记载,据说从公元22年至218年这196年之间,彗星出现了22次。而彗星出现于十七度张宿的只有三次,其中一次就是上文提到的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一月。
  在巫蛊和天谴盛行的汉代,这一次的彗星出现,也绝对是意味深长(如果不是史学家的故弄玄虚的话),在刘秀那方看来,估计也能解读为改朝换代的天文象征了,没有别的解释。
  这当然能鼓舞士气,明摆着连天都来帮他了,何况刘秀又是神一般的存在。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话说当时南阳的反莽义军,曾决定三箭齐发,由刘縯在舂陵,刘秀与李通在宛城,邓晨在新野,同时起义。
  后因为去长安报信的李季意外死亡,李通在事败后仓惶逃出宛城,计划即时泡汤。而刘秀却和李通堂弟李轶回到舂陵与刘縯会合。
  其时,作为经营义军十几年的南阳总把头刘縯,早已集结了七八千子弟兵,自称“柱天都部”,意即反莽的“擎天柱”,有自己的建制、口号、旗号,挥舞的便是反莽复汉的“汉”字旗,很有点正式军队的况味,与一般只为了混口饭吃而拉帮结派搞打砸抢的贫民流寇有天壤之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