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或听说的鬼话事儿》
第50节

作者: 鼎湖听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02 23:12:10
  第十篇 生命诅咒(续一)
  哈,果然生命的诅咒无处不在,即使是贵为天子,神界代表也不能幸免。
  而李世民之所以不杀武则天,成就了她史上唯一女皇帝的威名,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星相大师李淳风的功劳(是不是武媚娘的卧底有待考证)。
  当然历史密码从来都是很难破解的,正如埃及金字塔里的法老墓门后面还是门,扑朔迷离一如琢磨不透的历史。
  最后李世民居然不敢动手,也不知是不是怕李大师所说的那份诅咒应验在自己身上(据说或许生命诅咒还真有那么一回事,美国著名的肯尼迪家族就有很多家族成员死于非命;旧社会民间,曾有一个一气生了10个儿子的狂人说,自己绝对命不会绝,后来他的10个年轻儿子全部先他而去),所以硬话说不得,随时成为笑话。这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方为明智之举。

  一个字:玄。
  日期:2017-09-03 13:41:14
  第十篇 生命诅咒(续二)
  关于生命诅咒,顾名思义,那就是遭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不幸命运的连击,像被人下了降头诅咒,巫蛊般地接连受伤或死亡,且呈家族或家庭链式发生的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
  据说这世上有著名的十大家族诅咒,媒体还把前文提到过的肯尼迪家族赫然排在了第一位,因为“从约翰.F.肯尼迪被暗杀开始,接踵而至的厄运似乎都在验证着这个无情的诅咒:包括脑部手术失败、流产、中风、癌症、坠机事故、谋杀、滑雪事故、服药过量、自杀等等,各种各样可以避免的悲剧使一个个肯尼迪家族的成员走向了死亡,有些出于意外,有些死于谋杀、有些仅仅是由于疏忽、傲慢或举止不当。”(新华网)甚至于其家族成员都承认自己家族可能是遭遇了生命诅咒。

  而这些赫赫有名的家族,既有历史上著名的哈布斯堡皇室家族,甚至于武打巨星李小龙家族也上了榜,李小龙和他的儿子李国豪都英年早逝死得很惨,也可以说是相当的匪夷所思,药品和道具都成了杀人“凶器”。
  日期:2017-09-06 12:20:45
  第十篇 生命诅咒(续三)
  据说,肯尼迪家族遭遇“生命诅咒”的原因有二,一是家族掌门人为了荣华富贵把灵魂典卖给了魔鬼,二是被得罪过的犹太牧师下了蛊。
  尽管有点迷信,但家族成员接二连三的死于非命,却让美国民间众说纷纭,甚至于深信不疑。

  这确实是一个世界性的谜团,仿佛我们现实生活中不怀好意随口说出的一句:“你去死吧”,居然还真像被唤醒的潘多拉魔盒一样,求死得死,求亡得亡,报应立现。
  所谓的吃得咸鱼抵得渴,享受多少的红就必须经受多少的黑,有多风流就有多折堕,似乎人世间的光荣和黑暗都是如影随形相生相杀的,如阿里巴巴的大门洞开之后旋即出现的四十大盗。
  而这世界却又喜欢千百万遍地上演如此残忍的惊险戏剧,让你一惊一诧,无所适从。
  日期:2017-09-09 13:18:31
  第十篇 生命诅咒(续四)
  为什么一句轻轻的“不得好死”之咒,有如此原子核爆的当量?
  此时脑海不断飘出香港经典鬼片里的经典镜头,也就是一个或几个满怀怨念的老妪,一边烧着纸钱,一边对小人形道具打个不停,口中还念念有词,“我打你个死人头,我打你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永世不得翻身”什么的,那种咬牙切齿的痒痒样,也绝对是对被咒之人恨之入骨,恨不得他会横死的了。
  又想起了那场轰动历史的汉朝的“巫蛊之祸”,就因为皇权的敏感问题,居然让曾经那么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也患得患失起来,因为政敌构陷的“莫须有”打小人道具,让很有政声的卫系太子刘据死于非命,父亲因迷信亲手干掉了自己的宝贝儿子。
  呜呼哀哉,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日期:2017-09-10 13:20:13

  第十篇 生命诅咒(续五)
  所谓的“巫蛊之祸”,也就是古代屡见不鲜的一种玄之又玄的政治迷信事件,史载不绝如缕,大致就是下“茅山降头”之类的诅咒别人不得好死的非常邪恶的法术。
  据说汉代的宫廷妇人还特别擅长并钟情此法,失宠皇后陈阿娇就曾使用“巫蛊之术”日夜诅咒最强劲的政坛情敌卫子夫,恨不得卫子夫出门就横死,以收渔利。
  当时,这事是由丞相公孙贺的宝贝儿子公孙敬声首先惹起的。不知公孙敬声这官二代是如何得罪了别人的,居然被人告发用恶毒的巫蛊之术咒汉武帝不得好死,还有与阳石公主通奸的作风问题,要有司加以严查。
  当时的“巫蛊”,大致的操作方法就是以桐木制作成小木偶人,上面写上被诅咒之人的名字,以及其之生辰八字等,然后延请巫师祠祭施以某种魔法咒语,完事之后将其埋于地下(一般是埋到被诅咒者的住处附近)。施行此种法术之后,那么被诅咒者的灵魂立马就可以被控制或摄取,即时招致灾祸(类似于现代的“打小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