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你也许真的不懂——那些年后被人遗忘的故事(更新版)》
第10节

作者: 东邪求败
收藏本书TXT下载
  特格希摆摆手道:“哪能跟您比啊!您是有名的‘苍鹰巴图’,跟马贼打过仗的,要不英格玛大姨怎么能那么喜欢您呢!”
  英格玛就是那个自尽的姑娘,说是姑娘,那是讲故事需要,要是活到这个时候,也是跟巴图一样岁数的老太太了。
  老巴图后来受到打击,又笃信喇嘛教,才变得现在这么老实厚道,放到四十年前,那也是没碾碎的苞米粒儿——碴子!岂是特格希这种儿子辈儿能斗得过得?

  日期:2017-08-18 11:53:37
  听到特格希提到了英格玛,老巴图没有暴怒,甚至连脸色都没变,依旧笑呵呵的说道:“你个小兔崽子,我就知道你还是好奇,想办法在套我的话,对不对?”
  特格希知道自己太过急躁了,尾巴一翘,就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不禁有些尴尬:“老叔,真对不住,是侄子的不对,你别往心里去。”
  历经沧桑的老巴图不能说是心如止水,但是已经看得淡了,再加上他很喜欢特格希这种较真的性格,于是叹了一口气,平静的说道:“这些事儿,我不说,你也能从别人嘴里打听出来;我说了,正好也算是痛快一下,这么多年,我除了跟大喇嘛忏悔过,还真是没跟别人说过。”
  虽然只是俩人聊天,不是长辈训话,但是吃着东西听老人说,总是不雅。特格希赶紧把碗里的奶茶一饮而尽,扒拉扒拉碗底的炒米和肉干,狼吞虎咽的吃完,一抹嘴,端坐着听老人开始讲起了尘封的往事。
  老巴图耷拉着眼皮,看起来很感伤:“孩子,你知道英格玛为什么自杀吗?”
  特格希点点头:“听说是您家我爷爷不同意您们的婚事,大姨受不了,就走了绝路了。但是我们小辈人知道的不多,伤心事,瞎打听怕惹您家人生气,只是知道点面儿上的事儿”
  老巴图哀伤的说道:“我阿爸不同意,是因为当时萨满说她是个妖精!”
  特格希眼睛瞪得都快掉出来了,好家伙!又一个妖精!
  许多人不明白,朝鲁家的牛羊不论“只”而论“坑”是个什么概念。看过《断臂山》不?假如你家的羊也像电影里似的漫山遍野的,你还数的过来吗?等你数完,没准都又添了不少新的羊羔了。
  很多人看了电视,就觉得天下的草原一定都是一望无垠,平坦的跟高尔夫球场似的。这种认知,和认为蒙古人现在出门仍然都挎着刀、背着弓箭的想法很有一拼,不得不说,电视成全了大草原的美名,却毁了一代人的三观啊。
  我的老家乃至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地形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我的老家平坦的草场很少,沟壑纵横的山林居多。家里羊多牛多的牧主,毕竟没有什么先进的管理手段,所以牛羊的计量方式就以“坑”来计算,一“坑”少则几百只,多则上千只。

  朝鲁几坑的牛羊并不是祖上传下来的,祖上传下来的,解放之后都归了集体了。改革开放之后,能人朝鲁是靠自己的本事,又发展起来的家业。
  但是跟祖上比,朝鲁还真是差得远着呢。这么说吧,朝鲁祖上的牛羊有多少咱不好说,就算是这片土地上的人,那也都是朝鲁家的奴才。其实他的祖父时代就已经没落了,民国了嘛。但是瘦死的骆驼,你懂得,人家在清朝可是红顶台吉。
  什么是红顶台吉,这个问题度娘就能告诉你,咱们也不是上历史课,总之,老巴图年轻的时候,无论是家世,还是自身,那都是一等一的!说家世人家是贵族后裔,说自身,老巴图年轻的时候相貌堂堂,为人仗义,而且勇猛果敢。民国乱世,战争虽然没有波及到这个偏远的角落,但是草原上也不全是善类,什么嘎杂子、琉璃球都有,老巴图就曾经带着牧民真刀真枪的跟当地的马贼战斗过。
  所以,放到全国,老巴图谈不上是啥大英雄,放到方圆百八十里,老巴图当时可是所有姑娘心中的偶像,嫁给他那绝对是最崇高的人生理想了,没有之一。哪怕到解放后,即使成分不好,而且已经三十大几的巴图还是不愁找不着对象,你问姑娘,给个孙中山换不换?孙中山是哪个生产队的?切!
  但是你要问巴图,巴图会告诉你除了英格玛,其他的姑娘根本不在考虑的范畴。这俩人是百分百的青梅竹马。巴图出生的时候没奶吃,就认了英格玛的嬷嬷做干妈。嬷嬷就是蒙古人对母亲的一种叫法,很多汉人一听嬷嬷这个叫法,以为是老妈子的意思,蒙古人不是满族人。所以英格玛的母亲可不是奴才,那个时候毕竟还是有自由民的。
  当然了,就算是奴才,也不耽误俩人谈恋爱。诸位想多了,你以为台吉的后代就必须娶个王爷的格格?第一,那时候不是已经民国了嘛;第二,其实这个山沟子里的台吉,也没有各位想的那么严重,没有血统必须保持多么纯洁的那种意识。
  有人说我这是胡编,那是您不了解实际情况。这么跟您说吧,解放七十来年了,您知道我们一个苏木(也就是汉人的乡镇)人口是多少吗?说出来吓你一跳,不到三千。放到河南、山东这种人口大省,连一个村的人都不够。这还是有外来人口迁入以后才达到这个数字的。

  而三千人的苏木,地域面积,却是汉族乡镇的几倍不止。我媳妇儿第一次跟我回草原老家,开着车走在公路上,十五分钟没见一个人影儿,再走十五分钟,还是没人,一只野鸡径直撞到了挡风玻璃上,吓得她以为被我拐卖了!。
  这回您明白什么叫地广人稀了吧?
  去年我回草原上探亲,听说一件奇闻:小学秋季开学,一年级就一个适龄的孩子报名,几个老太太围着一个小孩儿转。所以,现在部分蒙族聚居区已经可以生三胎了,计划生育在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根本没啥意义。
  但是我说这么多的重点是,就这么点儿人口,您老还想贵族联姻,那不全成近亲结婚啦?王爷、台吉也不是胡萝卜,二亩地就能出一车,几百里地就那么几家,您不跟老百姓拉亲家怎么办!
  就这样,没有门第观念的前提下,都已经闹得满村都是亲戚了,你哥娶了个嫂子,没准儿还是你没出五服的表姐;你再娶个媳妇儿,按说是你嫂子的妯娌吧,没准儿俩人还是姑妈和侄女儿,上下辈儿!唉,没办法,谁让人少呢!
  扯多了,我这个嘴真是碎。所以说巴图和英格玛要感情基础,那是情比金坚,一个娘怀里长大的嘛!要说不算门当户对吧,两家人倒也没这个计较。小户跟大户联姻那是乐不得,大户跟小户讨儿媳妇儿,那也是实际需要。
  二十岁之前,小公母儿俩,那是一路铺满幸福的花儿,就差三媒六证了。巴图喜欢英格玛,那是没得说,家里人也人人看好,觉得英格玛是个好姑娘。
  首先是漂亮,英格玛的漂亮不敢说是沉鱼落雁,至少也是端庄秀气吧!毕竟我没见过,我也不能瞎说。咱们这代人跟老几辈儿的人审美观念那是有很大差别的。
  你比如说光绪皇帝宠爱的珍妃,假如网传的照片属实的话,那光绪老爷子的口味,在一般人眼里就不是一般的重了。当然,那是因为皇家有制度,皇帝不能娶太漂亮的女人,怕祸国殃民。你要是再看看隆裕太后和珍妃姐姐瑜妃的照片,你就明白原来珍妃还是相当不错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