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重新选择,我一定会选择另外一条路》
第16节

作者: 老军医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张惠兰提着条草鱼回来了,“这鱼怎么弄?”
  吴涛一抬眼,“哟,这鱼个头不小,红烧肯定不好吃了。”说着,目光落到井边浸着的一块豆腐,立刻接过草鱼道:“做个水煮鱼片吧,交给我。”
  如果说回的几个家常小菜,没有让张惠兰感到太多惊讶的话;今天她看儿子的阵势,终于有点被镇住了。
  这菜准备得有鱼有肉的,水平自己只高不低。看那弄鱼的娴熟劲,真有几分自己弟弟的熟捻。

  莫非儿子真的长大了?刚才他说的什么大计划,难道真的有谱?
  心带着狐疑想要帮忙,却被儿子直接赶了出来。张惠兰只好拿塑料袋,到门口葡萄园里继续套葡萄去了。
  不多时,俩孩子满载而归。嘴里各含着一支雪糕,满脸的烂漫开心。
  按照吩咐,放下油瓶等物,看着吴涛飞快地处理着鱼片,顿时挪不动步了。
  “涛哥,我帮你烧火,好不好?”
  “嗯,交给你了!”

  “哥,我干什么?”
  “你呀,烧另外一个。看谁烧的旺!”
  “遵命,哥!”
  吴涛摇摇头,看来这俩孩子最近《三国演义》看多了,不再崇拜玉皇大帝了。
  天色刚擦黑,吴炳华回来了,老远嗅着香味进了家门。阴郁了一天的心情,瞬间好了不少。
  吴涛从厨房里出来,“爸,回来了,快洗洗手准备吃饭。”
  张惠兰也从园子里回来,吴江已经把老爷子从屋里请了出来。在这时,隔壁传来花婶呼唤黑蛋的声音。
  黑蛋恋恋不舍地看着一桌子好菜,亦步亦趋地往外挪。

  吴涛知道花婶的用意,可实在见不得黑蛋的馋样,干脆找了个大碗,每样都分了部分,让黑蛋端回去吃。
  一家人刚坐下,花婶带着黑蛋,把分毫没动的大碗送了回来。
  张惠兰起身推辞了半天,花婶是不愿接受。想着觉得这碗有鱼有肉的菜,价值不菲,实在过意不去。
  吴涛看着黑蛋都快馋哭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花婶,如果你觉得这点菜给黑蛋吃,实在太破费了的话,那我可以告诉你,以后这样有鱼有肉的生活,我们家天天都可以过!黑蛋和小江玩这么好,到时候偶尔吃个便饭,你是不是都要一笔一笔记在心里?”
  花婶不由懵了。
  不仅她懵了,连吴炳华和张惠兰也齐齐地懵了。
  今天这顿饭的标准,虽说抵不过年,但至少也抵得过节了。以后天天这样吃,哪吃得起?
  “涛,你可别瞎说大话,让人笑话!”
  吴炳华愈发迷惑了,儿子今天葫芦里又卖的是什么药?
  倒是老爷子看得明白,起身招呼道:“小花,干脆别走了,坐下来边吃边谈。听听这回小涛,又给我们带来什么鬼主意!”
  还是老爷子英明!
  长辈发话了,花婶不好意再做推辞,加她被吴涛的说法勾起了好心,于是半推半地坐了下来。

  俩孩子无忧无虑地大快朵颐。大人却一个个满腹疑虑,没有动筷。张惠兰直截了当地道:“涛,你刚才说宣布一个大计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妈,大计划咱先不谈,你和我爸不是正愁挣钱的事吗?我们先定一个小目标,如三个月挣它三万块钱!怎么样?”
  “这孩子,说什么傻话呢?”听到这话,张惠兰第一个感觉是不信。
  她和丈夫拼死拼活地辛苦一年,能存个三千块已经算是年景好了。大多时候,连一千块都存不了。
  倒是吴炳华经过次改填志愿的事情,对大儿子的观感,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
  至少这次听他说出这么荒谬的目标,他没有气得拍桌子瞪眼,而是左右思忖了一会,才决定摆事实讲道理。

  这种姿态的转变,可见吴涛次的一片苦心没有白费。
  “小涛,你知道这季蚕桑,我和你妈前后忙了一个多月,拢共卖了多少钱吗?”
  在吴炳华看来,儿子提出三万元的目标,肯定是对挣钱没概念,以为那钱是路捡来的,大风刮来的,容易着哩。
  吴炳华以为,这一问,一定能让儿子哑口无言。然后再抛出那令人绝望的答案,让他傻眼闭嘴,好好吃饭。
  不料吴涛回答得毫不犹豫。
  “这次咱家养了三张蚕,按照现在蚕茧的行情,我估计差不多能卖一千八到两千之间。”

  吴炳华一听,和张惠兰对视一眼,很是意外。
  然而吴涛还没说完。
  “刨去桑树地的提留款、肥料、农药;还有养蚕的蚕种成本、药水、石灰粉,估摸着能剩一千三四。这是你们一个月来没日没夜、辛苦挣下来的,人均不足七百块。”
  话说到这里,吴炳华和张惠兰已经愕然以对了。看样子,吴涛算出来的结果算不,也不远矣。
  “所以说,种桑养蚕这门子生计,不干也罢!”

  这样的结论,让吴炳华无言以对。
  倒是张惠兰忍不住反驳道:“一个月能挣七百块,还嫌不够?这可种地、种葡萄强多了!要不是一年只能养四季蚕,我恨不得每个月都能这样辛苦。”
  这年头,农民种地收粮食,那是铁定亏本的买卖。一年两季粮食,除去必须缴的公粮,余下的再留点口粮,把多出来的卖掉,连农药钱都换不回来。
  更别提还有一堆统筹费、水利费、计划生育费等杂七杂八的税费,时不时再来个修路摊派费、修葺学校均摊费……
  可以说,要是没有四季蚕桑挣点钱,村里恐怕能带征收队把家里房顶都拆了。
  但吴涛说养蚕没有奔头,也是有他的理由的。
  一来他知道种桑养蚕的行情好不了几年了。前世大约在2000年左右,宾湖区开始陆续退桑还田。听说是国际市场对丝绸需求量锐减的缘故。
  二来种桑养蚕这项活计,短时间内劳动强度极大,尤其是蚕在4龄以后,可以说没日没夜。前世张惠兰是因为多年的高强度劳作,落下了腰椎方面的老毛病。
  然而这些理由,都不能直说。
  于是吴涛沉默了。
  而在花婶看来,她以前很是羡慕别人家的蚕桑能有这么高的收入,起她在城里干的这份工作多挣不少呢。只是她一个女人家,承受不了这么高的劳动强度。
  如今听吴涛这么说,很是不理解。
  到底还是个半大小子,想法不是很成熟。

  下一刻,吴涛终于切入了正题。
  “妈,我刚才提到的小目标,是三个月挣三万,靠种桑养蚕肯定是完不成的。”
  “不管啥活计,也达不到你这个目标。”张惠兰不由咕哝道。
  事实,不仅她想不到,连其他人也都想不到。当然,小江和黑蛋这俩孩子根本没想,光顾着吃呢。

  花婶眼睛一亮,她开始跟吴涛的思路了。
  “这个小目标,难道和你的大计划有关?”
  “没错!”吴涛点头,续道:“我的大计划,是依托家里现有的生计而定的。”
  “首先,种桑养蚕已经排除了。其次,种地收粮食,也不合适。”
  众人随之点头。
  “那么剩下的只有种葡萄了。刚才妈说种葡萄的收益还不如养蚕,我觉得那是因为咱经营不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