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月祭系列之宝蓝逸境—巴黎唐人街隐秘回忆录》
第23节

作者: 醉卧少女峰_骁然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01 23:30:28
  第二十章 希特勒的小梳子
  1
  第二天吃过午饭,一行五人登上开往Interlaken的双层列车。
  老俗物告诉康达,Interlaken的中文音译叫因特拉肯。所谓Laken就是湖,Interlaken就是两湖之间的意思。听他这么说,康达不禁暗暗欣喜:两个湖?难道有一个是万老太爷画作中的湖么?若是果真如此,可就省事儿多了。
  继续听下去,康达发现自己想多了。
  老俗物翘着二郎腿,洋洋得意道:“看吧,还是带上我好,可以给你们带路。去少女峰要换好几次车呢。先到因特拉肯,再乘发往山区的专列,然后坐爬山火车到Kleine Scheidegg,最后才能游览少女峰。”

  可乐惊呼:“啊?这么远呢!那要多久能到?”
  老俗物掰着手指算起来:“从日内瓦到因特拉肯很快,大概三个小时,加上换乘、等车、以及坐爬山火车6、7站的时间,嗯…估计5-6个小时能到克莱雪德(KleineScheidegg),然后在村里住一晚,明天能到少女峰。”
  “怎么比巴黎还远?”万太心里犯怵。
  老俗物说道:“咱们坐一下午车,天黑前能到克莱雪德。”
  “坐一下午车?”严家文眉毛一挑,欢呼道:“真是太棒了!”
  说着,他从行李里摸出双节棍,眼里射出狂热的光芒。
  老俗物向几人打听,问严家文兴奋个什么劲儿。可乐一脸讥笑地说,严家文有一个扒厕所偷听的怪癖,估计这辈子改不好啦。看到老俗物一脸茫然的样子,她又把TGV上的典故讲了一遍。
  老俗物望着双节棍,奉劝道:“严拳师,我看也别去了。退一万步,车上还有比更厉害的人,双节棍恐怕用不上…”
  “不可能,我不信,我绝对不信!”

  列车沿着莱芒湖北岸一路前行,窗外风景如画,田野上散落着星罗棋布的小村庄。操着各种语言的旅客上上下下,渐渐地,车厢里讲法语的人少了,讲德语的人越来越多,看来已经进入德语区的地界。
  瑞士是个多语言国家,主要分为德语区、法语区和意大利语区。比如“日内瓦”在德语里叫Genf,法语叫Genève,意大利语叫Ginevra。每到一站,列车广播会用英、德、法、意四种语言各说一遍。
  广播里传来一个通俗易懂的单词—因特拉肯。那座两湖之间的美丽小城是探宝团的第一个换乘车站。
  严家文一步跳上月台,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老俗物则紧随其后,抡着两个行李箱挤出车门,横冲直撞得有些吃力。万太和可乐则冷眼旁观,丝毫没有插手之意。
  万太低声骂道:“贱人,不使唤白不使唤。”

  可乐掩面一乐,轻轻吐出三个字:“贱骨头~”
  贱骨头?老俗物如何沦为奴隶,又是怎么加入探宝团的呢?那还要从那天下午的日内瓦湖边说起。
  2
  晴朗的午后,五人在湖畔餐厅闲坐,吃着冰淇淋,喝着生啤酒。万太带着一嘴奶油问康达,到底“乜”叫老俗物?借着三分酒劲儿,康达把红灯区的见闻添油加醋讲了一番。绘声绘色的讲述,让老俗物好像一个猥琐的买春老客,康达还不时给出“自古文士皆风流”、“窃玉偷香总难免”之类的评语。
  本想调节一下气氛,不料犯了两位女性的忌讳。
  鄙夷憎恶的目光直戳装睡中的老俗物,女人们的态度急转直下。从尊敬到鄙视,从鄙视到奴役,从奴役到践踏。女人,真是搞不懂女人!他又不是你家老公,贱不贱和你们有毛关系啊?

  后来,康达识破老俗物在装睡,便质问他是否在偷听。老俗物坦承自己偷听,不过没听到他想听的内容。康达问他想听什么?那家伙似笑非笑地说:“当然是五层楼啦,因为我想知道你的故事和我的故事是否有关系。”
  五层楼是康达的死穴,他急忙问道:“你还知道五层楼的事?怎么不早说?”
  老俗物摆出一副欠揍的刻薄表情:“你又没问我,我干嘛知无不言?康达,想解决五层楼的事件,你少不了我的帮助…”
  “那你现在能告诉我吗?”
  “那可不行,除非让我加入芽月社,并且全程参与一切行动。”

  老俗物自作聪明地提着条件,全然没预料到芽月社将成为他一生的噩梦。
  “呃…那我们要商量一下。”
  康达、尼可·乐邦、严家文交头接耳,开起了小会,结果自然是老俗物如愿以偿加入了芽月社。
  3

  探宝团告别双层高速列车,在因特拉肯换了一列老式火车。窗外景色缓缓向后移动,老火车开始翻山越岭。直到行至一处山坳,列车缓缓地停了下来。
  严家文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他的身后跟着几个稚气未脱的青年,他们穿着迷彩服、野战靴、肩上还挎着自动步枪。
  回到座位以后,严家文愣愣盯着钢枪发呆。
  “是瑞士兵吗?怎么还带枪上车?”康达悄悄问老俗物。
  “带枪啥稀奇?况且这种制式步枪,瑞士家家有一支。如果家里有三个儿子,可能还会有三支呢…”

  “哦,枪支合法化,跟美国一样…”康达不懂装懂。
  “No No No,美国是私人枪支,自己花钱买、也用来保护自己。瑞士是军队发枪,借给私人保管、用来保卫国家。”
  瑞士200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然而却是世界上最积极备战的国家。秉持“武装中立”的原则,他们坚信自由需要武装来捍卫。瑞士的国防战略称为“刺猬战略”,平时人畜无害,遇到侵犯则竖起全身的刺。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吗?”康达窃笑。
  老俗物答道:“全民皆兵是一种体制和率领人民进入汪洋大海可不一样。”
  全民皆兵主要有两个特点:兵役时间超长,从20岁一直到42岁;超长的待机,每年去军队服役训练两星期,平时正常生活。枪弹钢盔和单兵武器均由个人保管,便于在发生战事是就近整编和参战。这个国防政策使瑞士军队人数高达36万,占人口的5%的比例,属于世界人均最高水平。
  如此说来,难怪奇葩国家的公投不容辜负。
  4
  老俗物继续讲道:“瑞士好像一块满是洞孔的干酪。在阿尔卑斯的山脉之中,隐藏着世界上最完善的掩蔽系统。瑞士用了百年时间,修建了可供全国人口使用的地下避难所,其中许多是按核战标准建设的。避难所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长期储存供10天以上的物资。”
  康达惋惜道:“太可惜了,200年没打仗,得糟蹋多少粮食啊!既然是中立国,他们还有必要这么做嘛?”

  老俗物冷笑道:“中立国?二战中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全是中立国,纳粹德国又可曾放过谁?1940年,据说阿道夫·希特勒想以突袭方式夺取瑞士,还为此设计了几种方案,代号统称“冷杉行动”。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真正实施。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瑞士用三天时间动员出40万大军。钟表手艺人、银行家、牧羊人纷纷拿起枪,把家人送进隐蔽所,然后钻入深山中的堡垒,一个爱好和平而尚武的民族。”

  “后来呢?高傲的元首就这么算了?”康达问道。
  老俗物眼珠一转,打趣道:“后来?元首感到有些棘手,于是找来小梳子…”
  “啊?小叔子?谁的小叔子?”
  “小梳子,元首拿起小梳子,狠狠梳着小分头,随后对将军们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可乐奇道。
  “他说:‘娘希匹!穷山恶水出悍民啊。’哈哈哈…”
  老俗物将乡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让几人忍俊不禁。
  “以前,瑞士很穷很穷,吃不上饭就去当佣兵。中世纪的瑞士长矛阵十分有名,几乎打遍欧洲无敌手,所以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两国交战,死的全是瑞士人,真是要多惨有多惨…”

  诶?瑞士人不是应该坐在银行里数钱,看着湖光山色发呆,有空就去滑滑雪,无聊了做块手表打发时间的吗?
  “罗马教皇知道吗?法国路易十六知道吗?他们都信赖忠勇的瑞士佣兵,如果你们去梵蒂冈参观,现在还能看到古装的教皇卫队。由于卫队只招瑞士人,所以也称为瑞士卫队。不过,路易十六的例子就有点冤了…”
  法国大革命以后,二次起义的市民跑去皇宫抓路易十六。路易十六是个忠厚的老实人,他竟然下令:“不准伤害我的法国同胞。”此时,他身边只剩一群忠勇的瑞士护卫。由于他一声令下,一支装备精良千人卫队竟被愤怒的市民屠杀殆尽。
  老俗物眨巴着小眼睛,怪笑着说:“处死路易十六当天,还有一个男人上了断头台,你猜他是谁?”

  “谁?”
  “他是五层楼的修建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