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开八我那灰色的童年和极度压抑的青春期,现在回想起来仍阵阵心酸!》
第5节

作者: 龙驹带你看水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5-25 16:00:11
  13
  终于,父母选择了躲避。那天正下着雨,地上很泥泞。我放学回来,推开院门就看见父亲和五叔扭打在一起,两个人身上滚满了泥水。我想上前去帮助父亲,却被从隔壁过来的母亲拽去了邻居家。路过父亲的时候,我看见他正奋力地扭着五叔的胳膊,旁边是我们的衣服、被褥,都浸泡在泥水里。我一下子很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我怎么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里?!我想当时母亲的想法可能和我差不多,不然,她不会狠着心而不去帮父亲一把的。

  母亲在邻居家哭了,哭她的命苦,我不知道该怎么劝她,只是觉得她实在命苦。忘了过了多久,也不知道是谁把父亲和五叔分开的,母亲带着我从邻居家出来时,我看见父亲在前面赶着牛车,车上是我们的沾满了泥水的衣服和被褥。母亲拽着我的手跟在后面,她的脸色一直凝重。我回头看了一眼那座泥土和草搭就的厦房,没有悲伤,没有痛苦。
  我不知道父亲要带我们去哪里,也不敢问母亲,只是默默地跟着走。父亲在一排木栅栏门前停下了,车停下了,母亲和我也停下了。父亲费力的搬开木栅栏门,把牛车牵进去,看着母亲和我都进来了,又费力的将栅栏门移回去。
  这是三叔的房子,也是用泥土和草搭就的,不过要宽敞许多。三叔全家在外地打工,这里奶奶和三叔的小女儿住着,所以正房我们还是不能住的。正房的西边有一个厦房,比我们住的上一个还要小,不过比那个新,屋子里到处都是泥土和草的味道,那味道却并不难闻。母亲拽着我,坐在铺着席子的土炕上,没有一句话,父亲也没有一句话,一趟又一趟的将车上的东西搬到屋里,堆在炕上,我看他很辛苦,想过去帮他,却终没有动一下。

  父亲搬完了,便赶了牛车出去了,衣服上沾了很多泥水,也没有换,他知道母亲不会对那些堆在炕上的东西一直不理的。果然,父亲走了十几分钟之后,母亲便出去抱了一捆柴,在灶膛里面生起了火。时值四月末,天气还凉,房子空了很久,屋子里更是阴冷。灶膛里的火呼呼的向外窜着火苗,火光映在母亲的脸上,我看见她凝重的表情在渐渐的平展,她毕竟还是心疼父亲和我的。屋子里渐渐的暖和起来,母亲开始归置堆在炕上的那些东西。看着她心情稍好些了,我想找些话来安慰她,想了想,说了句到现在还感觉牵强的话:草房也不错,草房有草房的好处,我就不爱住瓦房。母亲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听着,终于笑了。

  日期:2018-05-25 20:13:41
  14
  三叔在外面赚了些钱,回来买了一个好点的砖房,把那间草房卖给了我们。其时,房子已然很破旧,可是,我们终归是又有了自己的房子。
  破旧的房屋,使我从小就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每到春秋两季,风像发了狂一样肆虐,屋顶的茅草经常被刮掉很多,很有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的样子。冬天还好些,只是冷得紧,墙壁上常挂厚厚的一层白霜,缸里的水也冻很厚的冰碴。夏天就糟糕了,每逢下雨天,棚顶就会往下漏雨,炕上摆了大大小小的盆碗接雨。赶上下大雨,就不好过了。眼看着外面的水白亮亮了一片,母亲拿了木棒从里面将屋门支住,刚顶住,整个门扇就翻了过来,水一下灌进来,鞋先漂起来,她一边冲我喊着:上炕去!一边拼力地将几袋米和日用调料等搬到高处,水就已经没过膝盖了。我惊慌地大喊大叫着,父亲穿着雨衣,拿着铁锹,急急忙忙的去疏通水道。幸好水没有漫到炕上来,就慢慢的退下去了,仍会存有很深的积水,母亲和我用脸盆往外淘。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历过很多次,但是,我们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被雨水泡过几次,房子愈发的破旧了,墙皮一层一层的剥落,有一处墙角塌落了,在里面能看到外面很大一块天空。
  那一年我正好升高中,期间也有一些波折,记得当时考了591分,成绩出来之后的一段时间,疯传分数线是592,于是我的心整天都提着,干什么也没精神。我深知道这是我人生的转折,如果考不上,只有回家务农一条路了。便天天往学校跑,打听消息,直到最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心才放下来。这样的心情,在我后来参加高考之后,又一次死灰复燃,而且要厉害得多。人生原来是充满磨难的,幸好我还年轻,能顶得下来。

  日期:2018-05-25 20:36:48
  15
  高中报到的那天,母亲送我去的。本来是很应该愉快的事情,可是我的心里却很沉重,直到后来很多年仍不能释怀。
  邻村一个同学也坐同一辆车去报到,他衣着光鲜,穿着新买的皮鞋,周围围了很多亲人,爸爸妈妈叔叔婶子一大帮。有说有笑,很开心。我穿着中学时一直穿的衣服,和母亲坐在最后一排。母亲没有什么表情,我知道她内心是矛盾和痛苦的,那时读高中,一年差不多要三千元,差不多我们家一年的收入。“读书无用论”业已在农村中盛行。“家都这样了,还读什么,识几个字就算了!”“考了大学又怎么样,不包分配,还不是一样要出去打工!”几个叔叔婶子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当时父亲确实有些动摇,我也很恐慌,害怕他们不再供我了。可是,开学的那天,母亲还是收拾好和我一起坐上了去往县城的汽车。

  欢声笑语是属于别人的,我和母亲静悄悄的坐在最后一排,境况很有些窘。邻村的那小子一边听大人们说笑着,一边从包里掏出各种零食,我忍住不去看他的喉结,但是唾液还是没出息的在悄悄的分泌。母亲买了车票,攥在手里,望着窗外,眉头紧锁着,心情很沉重。
  一个多小时后,汽车驶进了这个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很贫困的小县城。对于一个第一次走进城市的我来说,那街道实在宽阔,走上去比老家的土路舒服多了。路两旁的楼房,在当时我的眼里,显得壮观无比。
  日期:2018-05-25 20:40:05
  16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些事情,或许并不是什么大事,却始终刻骨铭心,至死不忘。到交学费的时候了,母亲带的钱不够,好像是差了两百元。同学们都交上去了,只差我了,母亲急得不行,又不认识别人,实在没没办法了,便想向邻村那小子的父母借。虽然都知道是邻村的,但是彼此并不认识,更没通过事,母亲心里没有底,可是事情逼到这了,母亲硬着头皮向那小子的父母走过去,我也跟了过去。他们在说笑着,并没有注意到母亲。我看见母亲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出声,我知道了她的为难。

  “孩子学费不够,能不能借我两百,回头就还给你!”或许她还抱着一丝希望,毕竟是邻村住着,是老乡。
  “什么?”谈笑声停止了。
  “借我两百块,给孩子交学费,回去就给你!”

  “这……”
  “回去就给你,我是xx村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