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
第11节

作者: 张延晨1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渔翁说:“这里是君子国境内,我是青邸国人,专以打鱼为生,我知道这里的老百姓都是正人君子,这里谁也不愿意攻其不备用下作的手段捕鱼,这里的鱼很多,所以我经常到这里来捕鱼,但是这回运气不好,来了好几天也没有打到什么大鱼,今天正在犯愁,正好网住了这个女的,将来回去了多卖点钱也不枉白跑一趟,谁能想到这女的一直求我把她放了,不瞒三位说,我赶了好几百里地才走到这里,吃了很多苦,花了不少钱,要是把落在网上的给放回去,那样的话让我喝西北风不成?”

  唐敖问女子道:“你是哪里的人?为什么这样打扮?是不是失足落水,还是有意轻生,快把实情告诉我,让我想想办法救你。”
  女子听完哭着说:“我就是君子国本地人,家住水仙村,今年十四岁,幼读诗书。双亲廉礼,曾经当过上大夫的职务,三年前,邻国打仗,遣使来搬救兵,国主顾及两国的关系,发兵接应,命令我父亲参谋军机,没想到他算错了形势,兵马折损战死于异乡,家产因此耗散,仆婢亦皆流亡,母亲良氏一直都有阴虚之症,吃了药就吐,只有煮了海参吃,病才稍微好一些,但这种东西我们这里没人卖,向来是从邻国进口,自从父死了以后母亲又生病了,因为没办法而犯愁,后来听说这种东西是大海里才有的,如果通水性就能得到,我想我和人家一样都是血肉之躯,别人既然能会游泳敢下海,我也是人为什么不行,所以招来一口大缸在里面练潜水,时间长了既然能在水里待一天多长时间,习得这种技能,赶紧下海捞参,母亲的病好了一些,今天母亲病了所以又来捞海参但是没想到被网住了,一身如同篙草;上有寡母,无人侍奉,求你救救我,如果能重新见到母亲,来世当变犬马报此大恩。”说着就大声哭了起来

  唐敖听完惊讶的说:“你先别哭,刚才你说你幼读诗书,自然就应该会写字了。”女子听了连连点头,唐敖就让水手把纸笔拿来,搁到女子面前说:“小姐请把你的名字写在这上面给我看看。”女子手里拿这笔想了想,然后匆匆写了几个字,水手拿过来递给唐敖,唐敖接过一看发现是一首七言绝句
  不是波臣暂水居,竞同涸鲋困行车。愿开一面仁人网,可念儿鱼是孝鱼。诗的后面写着君子国水仙村虎口难女廉锦枫和泪拜题。

  唐敖看完心想:“刚才我听到这女的说的话太离谱,所以让它写几个字,试探一下她是否真的读过书,谁知她不假思索举笔成文,可见捞参救母并不是撒谎,真是称得上才德兼备。”所以跟渔翁说:“从这诗句来看,这女的确实是千金小姐,我今天给你十贯酒钱,你也发个善心给放了呗,积些阴德。”林之洋说:“你要是放了,包你以后每一网都能打到鱼。”渔翁摇头说:“今天有这股财气,后半辈子还得指着她过日子,不是十贯钱就能放了的,奉劝你们不要管这件闲事了。”多九公不高兴的说:“我们好意给你钱,为什么你说是多管闲事,难道好端端的千金小姐掉在网里,以后何去何从难道你说的算吗?”林之洋说:“俺跟你说,鱼落到网里你说了算,可她是个人不是一条鱼,你千万不要说你近视眼,不想让俺们管这种事情,你也别想弄到钱,你不放了她我偏偏让你放,俺一直跟着你,看你敢怎么样!”说完纵身一跃跳到渔翁的船上,那个渔婆喊道:“光天化日,你们这些强盗敢过来打劫,我跟你们拼命。”说完就要跳过来,这些水手赶紧阻拦,唐敖说:“渔翁,你到底想拿多少钱才放了这个小姐?”渔翁说:“多了也不要,只需要一百两金子也就够了。”唐敖到船舱里拿了一百两银子给了渔翁,渔翁收了钱才解下草绳,廉锦枫和林之洋上到大船,脱了皮农皮裤,就在船头向唐敖拜谢,问了三个人的名字。渔船随之离开了。唐敖道:“你们家离这里多远?”廉锦枫道:“我住在前面的水仙村,离这地方不过几里,村里水仙花长得很好所以就叫这个名字。”唐敖说:“既然离得这么近,我们就送你回家。”廉锦枫说:“我刚才捞的参都被渔翁拿走了,我家虽然在海边但水很浅根本没处找海参,我想从这里下去再捞几条,带回去给母亲,不知道恩人愿不愿意稍等片刻。”

  唐敖说:“小姐请便,多等一会也什么大不了的。”锦枫听完,把皮衣皮裤穿好,随即将身一纵,跳入水中。
  林之洋说:“妹夫不改让这姑娘下去,这么年轻,到这大海里去,据俺看来,不是淹死就是让鱼给吃掉,白白送命。”多九公说:“她经常下海,深谙水性,如同鱼在水里,怎么会淹死?况且身上带着宝剑,谅那鱼鳖虾蟹也不值得畏惧,林兄放心吧,等一会捞了参自然就上来了。”三个人一边闲聊等了很长时间,竟然没有踪影。林之洋说:“妹夫,你看俺说的话准不准
  日期:2017-05-10 15:02:39
  宣传 《卑微:油菜花开》

  虽然普通人似油菜花般默默无闻,但他们的故事却绝不平淡。
  时间回到1996年,那个年代的人们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其实不光是数不过来的酸甜苦辣咸,还有裹挟其中小人物见证的历史,那些从前发生的故事。
  普通人的视角和我们肯定是一样的,同有七情六欲,皆备喜怒哀惧,但是说到底只是某些人表达情绪的方式罢了,无论何时都不会少了这样一群人。
  日期:2017-05-10 16:13:42
  多九公说:“老夫听说咱们船上有个水手,潜水的本领很强,要是让他下去,看看底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只见有个水手应了一句然后跳下去,没多长时间,回来说:“那个女的和一个大蚌较量,已经把蚌给杀了,马上就要上来。”说话间满身是血的廉锦枫上来了,脱了皮衣皮裤,手里捧着一颗明珠,然后向唐敖下拜说:“我承蒙恩人救命,没什么可报答的,刚才在海里捞参,看见一个大蚌,所以拿了它的珍珠,当作是黄雀衔环之报,希望恩人收下。”唐敖还礼道:“小姐得到了这种东西,为什么不献给国王,也许能沾沐殊恩,何必把报恩时常放在心上,我也不是无故索取回报的人,请把宝珠拿回去献给国王。自然有意料不到的好处。”

  廉锦枫道:“国主的规定很严,臣民如果进献珠宝,除了把这东西毁掉,还要承担刑责,国门上写的惟善为宝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这颗珍珠我拿了也没有什么用处,求恩人收了,我的心情才能平静。”唐敖见她出于至诚只好把珍珠收下,然后让水手扬帆去水仙村,大家进了船舱,锦枫见了林之洋的老婆孩子,一见如故,倍感亲切。
  很快就到了水仙村,把船停泊,锦枫别了林之洋的老婆孩子,拿了参袋、皮衣,唐敖可怜廉锦枫寒苦,随身带了银子,带着多九公和林之洋二人一起到了岸上,锦枫在前面带路,很快就到了廉家门口,里面出来一个老婆子打开门接过皮衣说:“小姐为什么回来的这么晚,夫人的病比以前好了一些,有没有把参拿来?”廉锦枫顾不上多说话把唐敖三人让到书房里,随后到屋里把良氏夫人扶出来拜谢唐敖的救命之恩,也和多九公和林之洋行了礼,谈起家里的事情,原来廉锦枫的曾祖一直住在岭南,因为躲避南北朝的战乱所以逃到海外,就在君子国成家立业,唐敖的曾祖是廉家的女婿,认真说起来,唐敖和夫人是平辈表亲,良氏不觉高兴的说:“难得恩人却是亲戚,我们家在这里住了三代,怎么说都是外来人(题外话,就像今天在台湾的KMT一干人等),亲戚朋友很少,加上丈夫去世也没有兄弟,更没有产业,有一个孩子但是年幼,我的娘家也已经没有什么人了,没有什么依靠,现在岭南还有亲戚,我一直都有回乡的愿望,奈何万里迢迢,寡妇孤儿带着弱女根本去不了,今天有幸遇见恩人,又是亲戚,将来回家的时候,要是可怜我们,就带着母子回归故乡,不至于在海外孤孤单单的,生生世世,永感不忘!”唐敖说:“表嫂既然有这个意思,等到我回家的那天,自然带上你们一起回去,但我们到处卖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你身体不好,可不要时常牵挂,表侄今年几岁,为什么不叫出来让我们见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