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53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5-08 01:28:25
  5 唐隆政变,红颜香消玉陨
  1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姑侄一联手,政变的领导核心就形成了。太平公主幕后策划,李隆基联络军队。太平公主地位尊贵,身份敏感,不适合出头露面。她参加过神龙政变,富有谋略,非常适合做幕后策划工作。李隆基是贵族公子哥,平时就爱玩儿,就算是呼朋唤友也不会引人注目,适合做具体的动员组织工作。
  一听姑姑这个分工,李隆基马上拍胸脯保证说:“没问题,组织军队的事情包在我身上,我早就跟禁军有联系了。”当时的北衙禁军统称羽林军,下面又分为飞骑和万骑两个子系统。李隆基跟万骑的两个中级军官葛福顺与陈玄礼都是铁哥儿们。
  景龙三年(709年)中宗举行南郊祭天大典,李隆基从潞州回到长安参加大典。当年唐高宗和武则天封禅泰山时担任亚献的是皇后武则天,这次大典上担任亚献的是韦皇后。这让李隆基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皇后篡权的历史又要重演了?从此这以后,李隆基就多了个心眼,开始加强跟军队的交往了。
  万骑在唐朝军队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本来是唐太宗组织的一支贴身骑射部队,最初只有百十来人,号称百骑。这些人都是从官奴隶和少数民族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打扮得与众不同,平时穿着虎皮纹衣服,跨在豹纹装饰的马鞍上,整天跟在皇帝身边,负责在皇帝出门打猎的时候随行左右,捕杀猎物。随着皇权逐步加强,这支队伍的规模也日渐扩大,达到了一千人左右。当年太子李重俊政变,用的就是这支队伍。

  后来,中宗站在玄武门楼上喊话,这支队伍阵前倒戈,中宗这才渡过危局。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中宗又把队伍的规模扩大到一万人左右,所以号称万骑。万骑是皇帝真正的贴身护卫,也是皇帝身边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控制了万骑,在很大程度上就等于控制了皇帝。正是出于这个缘故,李隆基早就盯上这支军队了。
  一般来说,军人性格豪爽,大多喜欢喝酒赌钱。李隆基为人慷慨,于是就整天请万骑将士喝酒,酒足饭饱再赌钱,故意让他们赢。万骑的军官们都觉得这个王爷没架子,所以对他印象超好。李隆基的保镖王毛仲看到自己主人有心跟万骑交往,也就整天跟万骑的军官们混在一起,陪他们开心。经过主仆二人的努力,李隆基很快在禁军之中有了一帮追随者。
  除了结交禁军之外,李隆基还利用他在朝中和地方任职的机会,先后结纳了一批才俊之士。如朝邑(今陕西大荔县)县尉刘幽求、苑总监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利仁府折冲麻嗣宗等人,都被他引为心腹。其中,刘幽求和钟绍京二人在日后的政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刘幽求

  刘幽求,制举出身,武周圣历年间担任阆中(今属四川)县尉。刘幽求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当地的刺史对他言语之间不大客气,他辞官归隐乡里。虽然后来再度出山,可依然当着小小的县尉。当初张柬之等五个大臣搞神龙政变,刘幽求曾经游说他们彻底剿灭武三思的势力,五个大臣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来很快就被武三思陷害致死。唐中宗去世时,刘幽求已经过了五十岁。
  钟绍京,虔州(今江西赣州市)人,小吏出身,擅长书法,武则天时期有名的匾额都是他题的。在唐朝时,官和吏之间等级森严,钟绍京虽然有些才气,但他出身小吏,难以获得高升。中宗一朝,职位只是主管长安城北面皇家禁苑的苑总监,虽说是个五品官,可是管物不管人,实际上没多大权力。
  刘幽求和钟绍京这两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但怀才不遇,都是野心家。野心家一般喜欢站在在野派一边。在野派为了获取支持,往往更容易礼贤下士,更愿意不拘一格延揽人才。如今中宗一死,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虽然暂时屈居在野派,但是潜在能量很大。这两个野心家决定要冒一把险,主动加盟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阵营。
  这两人都是文人,他们的加入可以充实智囊团。另外,钟绍京是苑总监,长安城的禁苑就在皇宫的北面。从禁苑的最南端出来就是宫城的北门玄武门,进入玄武门就是皇帝的后宫。玄武门是唐朝历次政变的必争之地,钟绍京入伙让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这一阵营占了地理优势。
  日期:2017-05-14 06:19:21
  2
  政变的导火线是怎么被引燃的呢?有两件事,一件事是当时韦皇后集团内的兵部侍郎崔日用反水,另一件事是万骑士兵挨打事件。

  崔日用跟韦皇后的高参宗楚客是铁哥们,是韦皇后的党羽。他眼看着韦皇后要当皇帝,觉得心里没谱,韦皇后有武则天那样的才干和机遇吗?
  李隆基结交了不少和尚道士,这些和尚道士整天在各个权贵人家游走,崔日用和其中的一个和尚普润关系不错。从普润的言谈话语之间,崔日用感觉到李隆基恐怕已经准备和韦皇后斗一斗了。按照受人之禄就要忠人之事的原则,崔日用应该去向韦皇后汇报。可是崔日用把韦皇后和李隆基放在天平的两边掂量来掂量去,最后决定赌一把,支持李隆基。
  有一天,崔日用找到普润,说:“我知道你和临淄王那边有联系,请你转告他们,韦皇后已经准备动手了,如果临淄王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说一声。”
  普润马上把这个意思转达给李隆基。李隆基一听说崔日用打算反水,马上就让普润把他给请来了。
  崔日用见到李隆基说:“临淄王,您的事情既然我都知道了,别人也未必瞒得了多久,夜长梦多,赶快动手吧!否则,让韦皇后那边发现,可就功亏一篑了!”
  李隆基听了崔日用的话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崔日用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他把掌握的情况报告给韦皇后,自己的脑袋恐怕早就搬家了。
  政变已经是刻不容缓。就在此时,禁军里发生了万骑士兵挨打事件,坚定了李隆基政变的决心,也成为他举事的重要契机。
  中宗刚死,韦皇后就空降了两个人来控制左右万骑。这两个人一个是韦皇后的堂侄韦播,另一个是韦皇后的外甥高嵩。这两个小伙子都是少年纨绔子弟,在军队里没有根基,他们担心自己威信不够,就想来点硬的让军队先怕了自己!于是他们俩有事没事就故意找茬——找几个万骑士兵打一顿。
  万骑是皇帝的贴身侍卫部队,心高气傲,这两个毛头小伙子居然敢打他们,“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们找自己的队长葛福顺和陈玄礼诉起苦来。葛福顺和陈玄礼看着自己的弟兄无故挨打,也很闹心,就去找他们平时很信任的小王爷李隆基,听听他的主意。
  李隆基当时正跟刘幽求等一帮谋臣在商量政变的事,听完葛福顺和陈玄礼两个人的诉说,不由得会心一笑,真是及时雨啊。
  打发走葛福顺他们之后,李隆基马上跟军师刘幽求说:“事情紧急,还请先生出马,帮我把万骑搞定!”
  万骑虽然对韦氏势力不满,但是否不满到政变的程度呢?李隆基还不清楚。
  作为主帅,李隆基不能贸然出面,而刘幽求作为谋臣策士,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正是他的优势。刘幽求找到葛福顺,把政治大义和个人功名富贵结合起来一番动员。葛福顺等人慨然允诺:“愿意跟着临淄王谋取功名,军队的事交给我们了!”军队将领这么一表态,李隆基负责组织与动员军队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太平公主那边的政变方略也出炉了。
  首先,李隆基提前进入禁苑,先在钟绍京家埋伏起来。这是为了就近安排政变事宜,以免临时慌乱,错失良机。
  接着,由葛福顺率领手下将士杀死韦皇后派去的统帅,夺取禁军指挥权。这一步可以确保军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至于内部分化,腹背受敌。
  在禁军夺权后,李隆基亲自到玄武门坐镇指挥,葛福顺和陈玄礼分别率领左右万骑突入宫城,在凌烟阁前会合。之所以兵分两路,是为了防止万一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不至于全军覆没。在接到葛福顺等人会合成功的信号后,李隆基再率军突入宫城,指挥捕杀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彻底肃清宫内的政敌。
  最后,崔日用率军肃清宫外的韦氏势力,防止韦氏势力从外面反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