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笔记(试图讲述一个完整、鲜活的西周)》
第52节

作者: 独孤晓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4-04 18:12:08
  战败的武庚在一群亲信的保护下逃出朝歌城,他们一路北逃,试图逃往更为偏远荒芜的地区,以便躲避周军的追杀,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即便现在的武庚想像个晃晃丧家之犬般的苟活也已是莫大的奢望。武庚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周军的追捕,再一次遭遇战中武庚不幸被杀。
  昔日高高在上的前朝太子便这样草草结束了他那令人不胜哀叹的一生。
  武庚死后,鉴于“三监之乱”的教训,商朝的千里王畿被重新划分。殷国被撤销,在殷国的南疆以商丘为都城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宋国,年迈的微子启出任宋国国君,赐公爵。从此,宋国取代殷国延续商朝的宗庙社稷,微子启则成为了商朝遗老遗少的救世主,只不过,此时的宋国再也没有反抗周朝的实力,成为了周天子治下的一个诸侯国。
  在黄河的北部,一个新的国家在商都旧址上和宋国同时建立,史称“卫”。国君卫康叔是周公最为疼爱的弟弟,周朝建国时被封于康,如今迁封于卫,镇守黄河以北。为防止商族再度叛乱,周朝前期曾在此设立常备军,由卫国国君统领,史称“殷八师”。卫国的地位也随之扶摇直上,不可一世。

  为了防范商族的世家大族再度叛乱,周公将商族的世家大族、地方豪强纷纷迁离故地,分散在各个诸侯国当中,这一举措成功的削弱了商族的势力,这次迁徙也成为西周初年影响深远的一次人口大迁徙。
  日期:2017-04-05 07:49:00
  用兵山东
  时间很快的进入了成王三年。在平定了武庚的叛乱之后,这一年周公把所有的经历都投入到了东夷族身上,相比之前的三监和武庚,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这是一条极为广泛的战线,北起山东境内,向南一直延伸至今江苏、安徽境内直至淮河流域。在这条广泛的战线上大致可分为两大战场,一是山东战场,主要分布着奄国、丰国、薄姑三个东夷国家,他们本是商朝的附庸,也是商王朝设在东方最为坚固的一道防线,长期以来肩负着与东夷各国作战的使命,实力不容小觑。
  另一个战场就是淮夷战场,主要分布着以徐国为首的淮夷各部,这里更加深入淮夷的腹地,对于大本营远在西方的周人而言太陌生,也太遥远。
  三千年前的东部沿海地区尚属于有待开发地区,这里灌木丛生,鸟兽云集,交通十分不便,对于习惯了用战车作战的周军来说十分不利。
  为了在这场战斗中获得最大的胜算,早在战争之初周公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百岁高龄的姜太公吕尚封为方伯,所谓的方伯,相当于后世的霸主。在册封为方伯的同时,也赐予了太公很大的权力,册书上说:“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此间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以及各地长官,如有不尊王命者,你都有权进行讨伐。”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太公和齐国在行动上的自主权,齐国就如同周天子在东方的总代理,为其管理东方的事务,这像极了商朝时期的周族。太公有幸在自己的迟暮之年再一次焕发出了生命的光彩,他是周朝历史上的第一位方伯,三百年后他的子孙齐桓公将利用这个早已荡然无存的虚名重新构建这个帝国的秩序,成为事实上赫赫有名的春秋第一霸主。

  这自然是周公和太公万万没有想到的,但在当时而言,周公的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分减自己的压力,齐国在某一段时期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承担起了山东战场的所有战事。
  日期:2017-04-05 19:02:35
  这一年,周成王为了表示对周公东征的支持,决定亲自率兵出征山东境内的奄国和薄姑两国。一路之上由于灌木丛生,行军十分不便,周公命将士们把手中的长矛等兵器纷纷换成了更为实用的刀斧等工具,大军一边行军一边开辟道路。
  这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这片土地的大规模开拓。据史书记载,这次规模宏大的军事行动还造成了一次鸟兽大迁徙,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之前生活在这里的犀牛、大象以及其他的一些飞禽猛兽开始大规模的南迁,场面自当十分壮观。
  经历千辛万苦的跋涉,周军终于来到了山东境内,与奋战在此的齐国军队合力向奄国、薄姑等国发起进攻。像当时的很多淹没于历史淘浪之中的战争一样,我们已无法得知这场战争的具体经过,历史只给人们留下了这场战争的结果:周军取得胜利。没有人去关心失败者的下场,想必雄踞多年的奄国、薄姑也非等闲之辈,只不过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又怎会去关心一个战败者的过往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