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笔记(试图讲述一个完整、鲜活的西周)》
第28节

作者: 独孤晓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25 07:35:06
  何以为纣?

  帝辛继位时还很年轻,生活并未给他太多的阅历去治理好这个国家,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能力去治理好这个国家。自帝辛继位之日起,他就在努力将这个国家治理好,也许他自身的经验不足以支撑去治理这个国家,但他是个聪明人,完全有能力从父辈的治国经验中汲取经验。
  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平凡人,一种是聪明人。平凡人往往需要通过不断的摸索去总结经验,聪明人则可以从别人的经历中总结经验。大多数人是平凡人,所以在走向成功的路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磕磕绊绊,甚至是头破血流,但只要我们肯努力同样能收获成功,而帝辛显然是聪明人,他不必去经历那些挫败,同样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收获自己所需的东西。
  从帝乙的身上他学到了很多,他清楚的知道,东夷族仍然是这个王朝最大的隐患,他必须拼尽全力去战胜这个顽固的敌人。同时,他也看到周族正在西伯侯的带领下迅速崛起,如不遏制,势必威胁王朝的统治。
  帝辛元年,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帝辛做出了重新任命三公的决定。这是商朝级别最高的三位官员,相当于后世的宰相。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王即位任命自己的心腹把持朝中要位本也无可厚非,可是帝辛所任命的三公却并非自己的心腹之臣。让我们看看帝辛新任命的三公都是谁,他们既不是商朝的王子王孙,也不是帝辛的亲信大臣,我们赫然看到这三个人依次是:西伯侯、鄂侯、九侯。

  后两位侯爷各位可能有些陌生,但西伯侯各位则是再熟悉不过了,没错,此人便是姬昌。可想而知,鄂侯和九侯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他们都是称霸一方的诸侯。很多人都有疑问,这三位侯爷本来就是称霸一方的诸侯,如今做了三公,岂不是实力更强,更难驾驭吗?出于这个想法,于是得出结论,帝辛这样做不是疯了就是脑袋被驴踢了。
  帝辛并没有疯,更没被驴踢。这个看似愚蠢至极的决定,正是帝辛为加强自己手中权力而迈出的关键一步。三位侯爷位列三公,看似风光无限,其实却进入了帝辛为他们安置的牢笼。
  日期:2017-02-25 12:37:46
  在帝辛看来,这三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如果把他们留在各自的地盘反倒是祸患,还不如把他们招到自己身边,一来可以表示新王对他们的恩宠,二来一旦有变,自己可以把他们作为人质,让他们在行动上有所顾忌。前者是帝辛的幌子,主要是给外人看的,后者则是帝辛的真实想法,主要是做给自己看的。
  三公的任命送到,西伯侯、鄂侯、九侯三人便乖乖的来京任职,同时也成为了帝辛控制天下的三个重要砝码。有人会问,难道这三位侯爷没有看出帝辛的别有用心吗?最起码西伯侯姬昌是有所察觉的,姬昌自认为他与商朝的关系是面和心不合,自从父亲被杀之后,双发的关系就已经破裂,长期以来双方之所以没有撕破脸,只是因为各有难处——周族的实力尚不允许与商朝决裂,商朝的东南战事不断,迫使商王没有力量去触碰周族这个硬刺。

  双方的关系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现在帝辛突然对自己“示好”,这让西伯侯本能的感觉到了一种不安。他虽然不知道帝辛究竟在耍什么手段,但当他想到十多年前父亲的惨死之时,不由的心头一颤。当西伯侯踏上东去商都的路时,他已经为自己做了最坏的打算,临行前他把身后之事做好安排,由于自己的孩子们都还年幼——最大的儿子伯邑考还不满十岁,所以他不得不把国政委托给虢叔、太颠、闳(音洪)夭、散宜生、南宫括等一般心腹大臣。

  诸子年幼,自身前途莫测,此情此景让一向善于克制个人情感的姬昌,不禁悲从心来。
  日期:2017-02-25 18:54:17
  然而,姬昌的忧伤似乎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在此后将近三十年的时光里,西伯侯都在痛苦中艰难的挣扎,这段时间他虽然也曾回到自己的国家,但大部分时间却生活在帝辛的监视之下,西伯侯的灰发也熬成了白发,正是这种艰难的环境,使姬昌养成了沉默、敏感的性格。
  自认为抓住西伯侯等人软肋的帝辛也开始大肆的征伐。帝辛六年,帝辛派兵攻伐有苏国,取得胜利,有苏国国君迫不得已,把女儿献给帝辛,此人便是妲己——一个把帝辛迷得神魂颠倒的女人。
  帝辛攻伐的重点仍是东南夷族,此后的几十年间他不断派兵讨伐东南夷,这场历时长久的东南夷叛乱最终将在他的手中平定。***评价帝辛时,曾高度称赞帝辛对东南夷的战争,认为帝辛此举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一时间,帝辛对内大权紧握,对外连战连捷。到目前为止,我们看不出帝辛的昏庸和残暴,更谈不上“纣”。他的果敢、睿智与强势倒把他塑造的更像一位不可一世的大帝。

  日期:2017-02-26 07:31:12
  蜕变
  孔夫子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小时候的人们总是感觉岁月悠悠,长大似乎遥遥无期。可真有一天我们长大了,就会发现,时光总是从我们身边匆匆流过,似乎还没好好的感受青春就已经开始去怀念青春。喜欢读史的人更会感到时间如白驹过隙,读一本春秋,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已是百年;读一本史记,从第一篇本纪到最后一篇列传已过千年。也许正是我们行走在历史的年轮中才感到其厚重。
  从西伯侯就任三公的那一年算起,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个年轮。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西伯侯有超过一半的时间要在朝歌述职,远离自己的国家,生活在帝辛的监视下,那种受制于人,处处谨小慎微的处境想必十分难熬。所幸的是帝辛并未限制他的自由,除述职期间要留在商都朝歌外,其他的时间他可以尽情的将自己的汗水挥洒在他热爱的国家。
  在每年这仅有的自由岁月里,西伯侯总是忘情的工作。西伯侯十分清楚,在自己继位的时候已经不年轻了,而在他被任命为三公的那一年,他已是五十余岁。在那个“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年月,他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人。回想自己的祖父、父亲,在这个年纪已经成就了一番自己的事业,而自己却还是一事无成。每想到此,西伯侯都不由的从心底鼓起一股劲,支撑着他继续奋斗。
  日期:2017-02-26 13:36:55
  他必须让周族变的更加强大,这个愿望最初是为了拥有更为自信的力量为父报仇,但随着时间推移,当仇恨渐渐从他的心中淡去,化作一丝淡淡的哀伤后,那种因仇恨形成的对商朝的报复心理也随之淡化。失去了仇恨的支撑并未让西伯侯丧失斗志,而是使他进一步将周族的强大视为了自己毕生的事业。没错,现在他已不再被仇恨所奴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事业。

  在梦开始的地方,我们常常是怀着一个或卑微、或高傲、或阴暗、或光明的理由起航,但在寻梦的过程中,我们又常常因为阅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不断的去修改和完善当初的理由,以便它有更为强大的动力支撑我们走完全程。当我们有朝一日手握梦想时,回头去看走过的路,我们会发现起航时的理由早已变了模样,这并不是我们改变了初衷,只因在寻梦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的完善着自己的梦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