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笔记(试图讲述一个完整、鲜活的西周)》
第15节

作者: 独孤晓贱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是一次没有时间限制的休整,只要他感到时机成熟也许明天便会奔赴战场,倘若他没有看到时机,也许三年、五年也不会轻举妄动。
  此时,公季又像是一匹经验丰富的头狼,领着自己的部队蛰伏在草丛中,一双锋利的眼睛死死的盯着猎物,他在等猎物松懈的一瞬间,他将带着群狼发起疯狂的围剿。
  日期:2017-02-09 08:37:03

  戎狄
  古代的中国将四方的民族根据所居方位的不同,分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其中东夷和南蛮至秦汉时大部分已被融入华夏族之中不复存在,少部分人成为了今天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员。
  北狄和西戎则是个例外,他们以草原的子孙自居,拒绝融入华夏族当中。从古至今,先后出现了鬼戎、昆吾、犬戎、山戎、中山、匈奴、鲜卑、回鹘、突厥、女真、蒙古等代表草原文明的部落或是政权。他们的族姓虽然一直在变,但就如同华夏文明的朝代更迭一样,一个族姓的衰亡并不会影响整个民族的血脉相传。
  千百年来他们从未被真正的征服过,带着草原人的凶悍和智慧一直在与中原文明向抗衡。

  在史学界,有些学者愿意将北狄和西戎区分开来论述,并列举出大量的事例证明两者的不同,但在实际的生存中,“戎”和“狄”似乎永远也无法清楚的分开,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了叙述的方便,笔者姑且将二者一概称之为“戎狄”,他们是一切草原民族的祖先,一切生长在草原上的民族都可以将历史追溯到他们身上。你可以说他们是鬼戎、昆吾、山戎、中山,也可以说他们是匈奴、突厥、回鹘、鲜卑、吐蕃,还可以说他们是满族、藏族、蒙古族。他们都是“戎狄”,都是草原文明的结晶,他们跟华夏族一样是经过岁月淘沙留下的优秀民族。

  周商之际,在我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生活着众多的戎狄部落,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如今蒙古族、藏族、满族等游牧民族的祖先。他们逐水草而居,以游牧和狩猎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他们游牧的牲畜较多是马、牛、羊,还有一些较为奇特的牲畜,如骆驼、驴、骡、駃騠、騊駼、騨騱等。
  因为游牧和狩猎的需要,戎狄均追寻着水草而迁徙,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因此他们没有城郭和经常居住的地方,不搞农业生产,但是也有各自分占的土地。
  戎狄的文化相对落后,没有文字和书籍,更没有成文的法令,酋长的命令便是部族最高的法令,约束部族人的行动。

  日期:2017-02-09 08:37:59
  由于生活习性的原因,戎狄人在儿童时便能骑羊,拉弓射杀飞鸟和田鼠等小型鸟兽,稍微长大就能射杀狐兔,用作食物。成年的戎狄男子都能拉开弓,全都披挂铠甲,骑着战马。戎狄人的风俗,平常无战事时,则随意游牧,以射猎飞禽走兽为业;形势紧急时,则人人练习攻战本领,以便侵袭掠夺,这几乎是所有戎狄人的天性。他们的长兵器有弓和箭,短兵器有刀和铤。形势有利就进攻,不利就后退,不以逃跑为羞耻之事。只要有利可图,就不管礼义是否允许。

  在衣食方面,戎狄自君王以下,都以牲畜之肉为主食,皆穿皮革衣服,披着带毛的皮袄。强壮的人吃最为肥美食物,老年人则吃剩余之物。他们看重壮健之人,轻视老弱者。父亲死去,儿子则以后母为妻;兄弟死去,活着的兄弟就娶他的妻子为妻。有人将此视为戎狄天性野蛮,尚未开化的最好证据,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戎狄所过的游牧生活,对人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最为强壮的勇士才能带领自己的家族生存下去,女人也只有有了男人的依靠才能活下去。这种野蛮的行径,正是生存的需要,是为了整个部族的未来而不得不做出的取舍。

  除了衣食住行上与华夏族有着巨大的区别外,戎狄族在图腾信仰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由于他们的生产更加依赖自然,所以他们更加敬畏自然,也更加懂得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在他们的信仰里长生天是草原上最大的神,主宰着草原上一切的生灵。他们相信人死之后只有把尸体安置在草原上,让草原上的草原狼、草原狐、秃鹫、飞鹰等将死者的尸首吞食,进行“天葬”灵魂才能得到永生。

  在生活中,这个草原上的民族与草原上的飞禽走兽作斗争,不让他们捕食自己的牛羊,同时也与它们和睦,借助它们使自己死后得以升入天堂。对于这些飞禽走兽,草原人恨它们,也敬畏它们,甚至是崇拜它们。一些部族甚至将某些飞禽走兽作为自己部族的图腾加以膜拜,至今在北方草原上还流传着苍狼白鹿的传说,将凶猛、狡猾、团结的草原狼视为自己的先祖,并将自己的部族附以狼的精神,狼的睿智、凶猛、狡猾、团结。

  草原人有着草原人的生存法则,有着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也有着与生俱来的攻击性,这是一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生来便要战斗,自然也就与相对温和的游牧民族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日期:2017-02-09 13:21:52
  这是一个强敌临立的时代,商、周、淮夷、戎狄、蛮族,他们个自占据一片天地相互为敌。这个时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弱者,只有更强者。
  日期:2017-02-09 20:52:52
  等待是一个寂寞的战场,真正的英雄最懂得等待的意义,忍受等待的寂寥,但英雄从不会让等待太久,他随时准备投入比等待更为凶险的战场。公季是一位时代的英雄,他抖擞着雄姿,已准备投入凶险的战场。

  日期:2017-02-10 07:58:31
  稳定后方
  时间像一支飞箭匆匆而过,公季在周族首领的位子上已经做了整整三年。公季那双狼一般锋利的眼睛一直在死死的盯着猎物,他在等待猎物疲惫、松懈的那一刻,猛的将猎物扑倒在地。
  这是一双久经沙场的眼睛,战争的磨练使得这双眼睛既不左顾右盼,又不好高骛远,它永远只会盯着最近的猎物,而绝不会为远方的肥肉有丝毫的动摇,因为经验告诉它,战场最忌讳的便是贪得无厌。
  公季有着一颗极度贪婪的心,贪婪到想要拿下整个山西。同时,他又有着一双极为踏实的眼睛,踏实到足以使他暂时放下内心的贪婪,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正是如此,当公季第一次将自己的目光瞄准猎物时,他并未将目光贪婪的投向山西那片广袤肥美的土地,而是十分务实的将自己的目光对准了自己的身后,在那里生活着两个暴躁的邻居——程国和义渠,扰的周人坐卧不安。
  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邻居的侵扰,公季才能付出全部的精力,奔赴最后的战场。可恨的是,以当时周族的实力,想要摆平这两个邻居的侵扰并非易事。事实上,程国和义渠都是从戎狄当中诞生的国家,他们天生带着战斗民族的杀伤力。两国均是西方较为强大的国家,如今看来,无论与那一国开战,都将是一场殊死搏斗。
  显然,公季并不愿把过多的精力和国力消耗在他们身上,最重的拳头必须在最关键的时候出击,显然他不愿将这记重拳用在程国或义渠的任何一方,他需要的是付出最小的代价除去最棘手的两个绊脚石,所以他需要等待,像一匹头狼一样带领自己的部队蛰伏于草原中,等待猎物最为疲惫、松懈的时候,用最小的代价捕获猎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