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笔记(试图讲述一个完整、鲜活的西周)》
第1节

作者: 独孤晓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1-31 20:11:00
  此图镇楼
  喜欢“煮酒论史”这个版块有些年头了,期间拜读了不少佳作,从春秋到民国,受益匪浅,但很少见春秋以前(如西周)的作品,笔者在多年读史过程中单又对西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关于西周的读书笔记。
  人总是喜欢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拿出来与人分享,即便此人对于自己分享的东西并不感冒,也会试图去说服他对此产生兴趣,直至彻底失败。这可能就是人的分享欲吧。此刻,笔者便有很强的分享欲,想要将自己关于西周的一些观点与诸位分享。
  纵然笔者文笔并不出众,观点未必犀利,但这依然无法阻止笔者喷薄欲出的欲望。闲话少叙,就此开始吧。
  先让我们来一个楔子
  “封建”一词最早出于诗经,“封”即“封土”,意为“分封土地”,“建”即“建邦”,意为“建立邦国”。“封建”本是天子分封土地给诸侯,建立诸侯国维护天下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时至今日却成为了“愚昧、无知、落后、独裁”的代名词,与今天所倡导的“科学、民主”格格不入。
  殊不知,在距今三千至两千七百年左右的古老中国,“封建”俨然是和“科学、民主”精神相一致的名词,那是一个封建文明的时代。透过西周的历史,“封建”早已不是“封土建邦”那样空洞的字眼,你会看到,它是井田制下辛勤耕作的农夫,“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它是宗法制下累世公卿,父死子继,万世一系,“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它是青铜文明下的礼乐征伐,是严格的礼乐制度,强盛的国家机器。

  透过西周的发展史,我们会看到“封建”制度并非一蹴而就,更非轰然坍塌,他的成型、完备和衰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笔者试图通过讲述周王室的兴衰和各时代世家大族的兴衰更替来试图为大家呈现一个封建时代的起起落落。
  “封建”,西周之前,夏商有之,西周之后,春秋战国依然存在,以致历朝历代都能找到“封建”的影子,如果将其浓缩成精华,能够称之为“封建时代”的唯有西周二百余年的历史。
  日期:2017-01-31 20:19:04
  第一章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作!
  这首诗出自《诗经 秦风 无衣》,讲的是秦国立国初期面对强敌环立的局面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场景。刚刚建立的秦国像极了早期的周族,他们生存在大国的夹缝中,战备物资匮乏,国君将要出征,将士们已厉兵秣马,可有的战士连战袍都还没有。没有战袍又如何,所有的将士情同手足,没有战袍他们就同用一个战袍。
  他们同仇敌忾、通力协作,誓要保卫自己的家园。

  这首诗虽然在写秦国,但却道出了任何一支不受命运摆布的小族同命运抗衡的倔强。周族也不例外,早期的周族同样面临强敌环立,正是周族人的同仇敌忾才使得周族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得以存活,并最终走向了一条自强不息的道路。
  这个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一个不甘欺凌的小族摆脱苦难的决心,更何况这个民族不惧艰辛、奋勇向前。
  日期:2017-01-31 20:23:10
  痛苦的独白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开始,或悲或喜,我们的故事便在悲情中开始。
  初冬的深夜,在我国深处腹地的黄土高原上早已失去了夏日的生机,草原和黄土地融为了一体,蔓草在西北风的吹拂下瑟瑟发抖,昔日不断拍打着河岸席卷两岸泥沙的黄河也被厚厚的冰层封锁,显得异常的沉默。常年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周人清楚,黄河的沉默是在积蓄力量,待到来年春季冰雪融化,它将再次以昂扬的斗志,拍打着河岸,席卷着两岸的泥沙,肆无忌惮的在天地间奔腾叫嚣。
  此时,当冰冷的月光投射在着凄凉的大地上时,一种巨大的悲怆也充斥在公亶父剧烈起伏的胸膛,他的胸中像是万马奔腾,又如同翻江倒海,强烈的情绪波动让他的心脏剧烈跳动,头部一阵阵的眩晕。
  他是周族人的首领,在他执掌周族大权的岁月中,他还从未像今天这样的失控,正因这强烈的情绪波动,使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冷静下来真正的思考一下周族的未来。这是他做为周族首领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当遇到事业瓶颈的时候,他总习惯于将自己与世界隔离开来,抛开一切的杂念,让自己静下心思考。他相信,冷静的思考是一个首领必须的修炼,所以他选择了黑夜,黑夜的大幕不但使他与这个世界隔离,而且能掩盖他内心的惶恐不安,最快的获得平静。

  这种体验让他屡试不爽,也使他成功的解决了部族中一些棘手的问题,但今天这种屡试不爽的体验似乎失灵了,巨大的黑幕虽然使他暂时与纷乱的世界隔离开来,但内心的惶恐不安丝毫未能得到掩饰,黑夜越是宁静,他越是能感到心脏的剧烈跳动,到最后心脏的跳动声掩盖了一切的声音,“噗通、噗通”的声响简直振聋发聩,黑夜笼罩了大地,因为内心的不安而产生的心脏剧烈的跳动声似乎又将整个黑夜笼罩。

  任凭西北风带着它的凛冽吹过自己的脸庞,任凭大地上的荒草在风中瑟瑟发抖,公亶父就如同一尊塑像般矗立在那一动不动,除了胸膛的上下起伏,再也看到到任何生命的迹象。
  今晚,注定是一个难熬的夜,公亶父正在内心深处与自己的惶恐不安做着一场殊死搏斗。他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用一种更理性的思维去回想这些天来发生的一切。
  他的思绪在在记忆长河中飞驰、穿梭,他试图找到记忆中的某一个点,使自己快速平静下来,他想到了那场噩梦,想到了世代生存的这片土地,想到了那场周族史上的大迁徙,想到周人开始的地方,那也是梦开始的地方。
  前世今生
  每一个部族都有着自己的历史长河,公亶父在极度的不安中,思绪突然闯入了属于周族人的那条历史长河,并溯逐它的源头。
  那是遥远的洪荒时代,古老的中国既没有专门的史官,也没有创造出文字,历史很容易随着岁月的迁移被人遗忘,但勤劳智慧的先民并未因此而忘却本部族的历史,没有文字,他们便用脑子记,口耳相传,由上一辈人负责把本部族的历史言传给下一辈人。后来,每个部族干脆选举出一些记忆力好的族人专门背诵本部族的历史,一个人背不下来就一群人背,一个家族来传承。他们负责本部族历史的传承,负责把那些部族史上光辉业绩传递给每一个族人,使得所有的族人都清楚本部族的历史。他们是部族中智慧的长者,是凝聚部族力量的长老,是中国史官的先驱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