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9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24 16:19:34
  而且李斯尽管有功劳,他有一个重大的过失。李斯首先提出焚诗书,促使秦始皇下了焚书令。焚书令是不得人心的,所以在人心的向背,在人气上,蒙恬要比李斯强。而且扶苏被贬到蒙恬的军团去担任监军,和蒙恬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赵高是在挑拨李斯的嫉妒心,想让李斯站在他这一边,不过李斯没有吃这一套。
  日期:2017-02-24 18:08:08
  赵高接着讲:“我赵高进宫以来,管事已有二十多年。未尝见被罢免丞相或功臣有封赏延及二代,皆被问罪诛杀。如果扶苏继位,必定任用蒙恬为相,难道丞相还能怀列侯印绶荣归乡里吗?在下受诏教亥,数年以来,未尝见胡亥有过失。胡亥仁慈敦厚,轻财重士,诸位公子当中没有比得上他的,何不立为嗣君,共成大功?”
  日期:2017-02-24 18:09:37

  李斯不愿多谈,起身相送说:“赵君请回!我李斯只知道奉君主诏书,听上天之命,将来是福是祸,不暇多顾了。”
  赵高坐着不动:“安可以转危,危可以转安,一个人要是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怎么算是聪明人呢?”
  李斯仍然坚持,他说:“我李斯只是上蔡一介布衣,蒙皇上圣恩提拔我为丞相,受封为列侯,子孙皆位尊禄重。今皇上将国家存亡安危交托于我,我怎能辜负?且忠臣不避死,孝子不惮劳,我但求尽忠职守罢了。你不要再说了,否则将陷我李斯于不义。”
  赵高说:“圣人趋时应变,方今国家之权与万民之命悬于胡亥,赵高已得胡亥意旨。从外制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由中枢控制外围,乃是执政之道。以丞相之明鉴,还不理解吗?”赵高打了一张王牌——胡亥来威慑李斯。这张牌很厉害,因为胡亥是皇子,赵高可以拥立胡亥做皇帝。
  李斯没有正面去回答,他讲了三个历史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晋献公宠幸骊姬。晋献公立骊姬的儿子为太子,后被大臣杀掉,导致了晋国五世内乱。第二个故事是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的父亲是齐襄公,当年被他的堂弟谋杀,齐国人把杀害齐襄公的那个堂弟给杀了,齐襄公的两个儿子开始争夺王位。这两个儿子一个叫公子纠,一个叫公子小白。先是公子纠派人去杀公子小白,没有成功。然后公子小白就抢先回到了齐国登上国君,这个公子小白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齐桓公。齐桓公继位以后,又派兵攻打鲁国,把在鲁国居住的公子纠给杀了,巩固了自己的王位。兄弟相残起因就是继承问题。第三个故事是商纣王。商纣王把他叔叔的心给挖了,把他的弟弟箕子囚禁,最终导致亡国。李斯讲这几个故事是想说明王位继承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能杀兄篡位,否则会导致亡国。

  李斯最后说道:“我李斯还算是个人,怎能参与此逆谋!”
  赵高说:“事在人为。丞相若是听高之计,定将长有列侯之位,世世称孤道寡,寿比仙人王子乔、赤松子,智如孔丘、墨翟。丞相若释此不从,将祸及子孙,后果不堪设想。善处世者因祸为福,请丞相择善决断。”
  赵高最后讲的还是利害关系,不仅仅是李斯本人,还包括他子孙后代的利害。李斯已经是垂暮之年,行事多为子孙计。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杀身成仁的英雄毕竟是少数,李斯招架不住了,道德防线和心理防线一起崩溃。他仰天大哭:“呜呼哀哉,遭遇乱世,身不能随先帝去,将何处寄托命运!”最终李斯屈从了,他接受了赵高的提议。
  李斯是秦始皇的老臣、重臣,他怎么会变节呢?在赵高的利诱面前,当家族的利益与帝国利益一起放在天平上时,李斯选择了背叛。或许是那个仓鼠哲学又在起作用,李斯最终选择了做仓鼠。在李斯的发迹中,他好不容易从一只厕鼠变成了仓鼠,他要把这种生活继续下去。
  胡亥、赵高、李斯结成了一个政变同盟,他们开始了夺权行动。夺权的首要任务是消灭最大的竞争对手扶苏。扶苏的背后有蒙氏和三十万秦北部军,不可力取,只能谋夺。
  日期:2017-02-25 21:38:55
  6二世诈立,兄弟相煎何太急

  扶苏是皇长子,刚毅勇武,受人爱戴,最为秦始皇所器重,也为朝野上下所服膺。秦始皇晚年焚书坑儒,扶苏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初定,远方百姓尚未归附,诸生都是因循守礼之人,父皇以重法严惩,儿臣恐怕天下不安,望父皇明察。”秦始皇受方士欺骗,本就怒火难平,听了扶苏的话,一怒之下,让扶苏去蒙恬所统领的北部方面军中出任监军。扶苏与蒙恬共事,朝中又有蒙毅支持,成为秦始皇之下最大的政治势力。

  扶苏是秦始皇遗诏明确规定的合法继承人,在朝臣和皇族中间有很大影响力,而且扶苏手握重兵。在秦始皇病故期间,当时秦国两大主力之一的长城军团有三十万人马,这三十万军队离都城咸阳非常近。扶苏的优势决定了他是必须被搬开的绊脚石,于是三巨头销毁秦始皇赐送扶苏的书信,另外伪造了秦始皇给丞相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同时又改下诏书给长子扶苏,赐死扶苏、蒙恬,罪状是守边无功、诽谤朝政、谋立太子、为人不孝。蒙恬属下军队交由副将王离统领。送走使者后,李斯和赵高宣称秦始皇继续北上巡游,视察边防,制造假象以配合遗书的发送。

  扶苏接到遗诏后大哭,进到里屋想自杀。扶苏很单纯,他没有丰富的政治阅历和斗争经验。同时被赐死的还有蒙恬,蒙恬坚决不自杀,并且还劝阻扶苏不要去死。蒙恬劝扶苏:“陛下在外边巡游,没有立太子,你我肩负重任,我是统兵的主帅,您是监军之人,您怎么能死呢?而且单车一骑,怎么能说这里面没有阴谋呢?”
  蒙恬对扶苏说:“望公子上书请示皇上,如果属实,死也未迟。”使者不容许他们多商量,他受命在身,扶苏不自杀就没法回去交差。见扶苏犹豫,使者大声催促:“请公子奉诏自裁。”扶苏深信这是父皇钦命,他说:“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我死便罢,何必多请。”拔剑自刭。
  赵高、李斯跟胡亥三个人不敢回咸阳,拉着秦始皇的尸体仍在巡游。不久,使者回来向胡亥报告扶苏自杀、蒙恬被关押的消息,李斯和赵高都非常高兴,立即返回京城发丧,马上公布遗诏,立胡亥为太子。他们都在等扶苏死,根本没把秦始皇其他的20多个儿子放在心上,因为他们没有政治力量。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剥夺了他的儿子们被封王封侯的权力,他们不能在政坛上呼风唤雨。
  蒙恬被关押了起来,他的命运怎样呢?胡亥一听说扶苏死了以后,想马上把蒙恬放了。但是赵高主张必须要把蒙恬杀掉,还要把蒙恬的弟弟蒙毅一块儿杀了。当年赵高犯过法,秦始皇让蒙恬的弟弟蒙毅审他的案子,蒙毅秉公执法严格办案,最后给赵高判了个死罪。幸亏秦始皇干预,赵高才没有被处死。从此赵高对蒙毅是怀上了刻骨仇恨,必欲除之而后快。赵高还担心蒙氏兄弟会得到胡亥的青睐。蒙氏兄弟有很大的优势,蒙恬是武将,蒙毅是文官,一个掌兵权,一个管朝政,这对赵高很有威胁,他想一鼓作气把蒙氏兄弟给除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