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和西夏》
第7节

作者: 刘郎走遍历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夏州便向中央靠拢,立功赎罪。
  日期:2017-06-24 19:17:04
  第五章、北宋初期的党项
  第一节、李彝兴的春风得意
  宋朝开启了高速发展的劲头,李彝殷全被震撼了,二李叛乱之后,九百六二年,仅仅两年,宋开始对湖南地方政权发动战争,很快湖南地方政权表示归顺,班师的时候又把南平给一勺烩了,南平这个国家可和定难军差不多级别,北宋说了消灭就是消灭,那么对付我不是小菜一碟?

  不过对于北宋来说,李彝殷那是恭敬之至,听到了赵匡胤当皇帝,立刻派出了银州防御使李光严拿着自己的表文表示祝贺,就在这个时候李彝殷就不叫李彝殷,他上表表示,为了要避赵匡胤他爹的讳,赵匡胤一看我去这么懂事,我都没有想到,这小子居然想到了。好!不错,这不是也给大臣做个典范吗?必须推广,朕很高兴。所以李彝殷靠嘴皮就升官,被加尊太尉,这时候改名为李彝兴。
  日期:2017-06-24 19:17:55
  这时宋祖念念不忘北汉,当然说是先南后北,也不能死板按照方针施行,太祖是一个军事家。
  何况北汉也想发展发展,北宋时时要进攻自己,北汉皇帝如坐针毡,所以每天都是提心吊胆,这时勾结北部部落侵略河西,所以宋祖赵匡胤立刻召集紧急军事会议,商讨如何抵御北汉的进攻,当然会议的结果就是,出兵镇压,李彝兴为了表示效忠,就派了自己的族弟李彝玉到麟州参与战斗,北汉军败退去后,他便派出使者告捷。之后北汉也不敢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是小规模的骚扰。
  皇帝赵匡胤自然心旷神怡,看看看看,这个李彝兴就是不错,懂事呀!可以作为正面典型宣传一下,也是彰显大宋主流观点,随后李彝殷混的是如鱼得水,自然在宋朝朝廷上下也是通吃。倒是北汉也是郁闷呀,说不定哪一天亡国的悲剧就出现在自己的头上。
  日期:2017-06-24 19:30:21
  因为北汉经常骚扰北宋边境,这给李彝殷一个表示忠心的机会,当然这时候李彝殷应该叫做李彝兴,不过表示述说的方便还是采用李彝殷,保持全文一致,宋太祖建隆三年四月,李彝兴又向宋朝献出马匹一共三百匹之多,因为当时北汉经常骚扰宋朝的边境,此举被李彝殷说成为了消灭北汉所准备的物资储备,虽然说北汉一灭,夏州也不会好过,但是拍马屁是李彝殷的善茬,史籍有这样的记载:“宋初市马,沿边陕右诸州最盛;河东、川峡仅居其半,如麟、府、丰、岚、益、文、黎、雅及唐隆镇、浊轮寨、岢岚、火山、永康等军未入版图,场市甚隘。彝兴闻北汉兵常扰麟州,知中国需马,遣使以良马三百匹入献。”可见当时北宋缺乏马匹,何况长期战争也需要这些,李彝殷此举皇帝更是欣慰,真会拍马屁,拍得赵匡胤都快要拥抱李彝殷。

  皇帝一看,懂事真是懂事,没说的,我说没错吧这个忠臣就是好,怎么看怎么爽?赵匡胤龙颜大悦,便赏赐一根玉带,不仅是赏赐而已,而且皇帝要玉工为李彝殷量身定做,甚至皇帝亲自召见使者便说:“你的首领腰围多少?”使者也很聪明便说:“我们的首领腰腹洪大,就像几个人合抱一棵树木一样。”宋祖一听我去,这下赔了,他是大象腰,不过也不好当场说出来,只好说了一句:“真是有福的人。”做出的玉带,就让使者带了回去,这时候李彝兴感动眼泪哗哗,皇帝真是不错。两个人感动互诉衷肠,彼此产生了好感,想必李彝殷更愿意跟着宋朝混了。

  日期:2017-06-24 19:32:56
  这时的北宋一面忙于战争,它把重点放在南方,公元964年向后蜀发动进攻,但是笔者要说一句对于后蜀和北宋这些称呼是后世史家为了区别才有这样的称呼,而当时,北宋就叫做宋,后蜀,也只叫蜀国,很快在公元965年,后蜀就亡国了,这样对于定难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谁知道宋朝下一个目标是谁?在朝廷皇帝为了更好地控制军权,对那些掌握军权禁卫军采用“杯酒释兵权”,也就是采用“劝退”的方式,一一夺回兵权,这里只能说赵匡胤是宽仁的,但是这些做法极大刺激了李彝殷,虽然他没有过激行动,但是说不定哪一天就是自己,所以对宋朝还是毕恭毕敬,小心谨慎,不断地给朝廷进贡,皇帝喜欢这个,在古代奉正朔是中原王朝皇帝最为在意的。

  日期:2017-06-24 21:42:29
  不久之后,绥州发生了叛乱,李光睿派出自己的侄儿李丕禄前去讨平,当然这里部落相对来说很彪悍,也容易反叛,基本上属于说不痛快就干架的那一种,所以李光睿很头疼,不过他审时度势,李丕禄讨平叛乱,他的办法就是擒贼先擒王,而且又把绥州收入囊中,太祖一看,也是做了个顺水人情,反正那里管不着,何况他还是臣服我,就意味着我又多了一块土地,所以就让李彝殷的侄儿做起了代理绥州刺史,不仅如此,为此他还写了一封求职信。随后宋太祖一看:代理怎么行呢?直接做刺史吧!

  日期:2017-06-24 21:52:51
  当然李光睿不是牛人,不过有一个人一直希望他跟着自己,那就是北汉皇帝,这么多年他没少给北宋找麻烦,不过他的势力太弱了,每次都是被宋朝士兵们击退了,他也知道自己不行,他心想是一群人绑在一起没准就行了。
  为了消灭北宋,北汉就开始拉拢李光睿,李光睿心想:你跟北宋谁牛,这个问题用脚趾头都数明白,不去说了就是不去,这一表态,北汉的国主火了,好呀,你小子原来就是汉奸一个,居然我整不了北宋,那就整你呗,这里不得不说刘继元做梦做得太美了,结果被当头一棒,啥都没有想好,就杀向了定难军。

  北汉军队杀向了银州,可惜北汉也没有占到便宜。李光睿轻松抵抗,北汉国主就退军了,想想北汉也是悲催的国家,这时被宋朝都整成妄想症,估计李光睿只会偷着乐,这脑袋肯定被门缝给夹了,他一五一十想向宋朝汇报了情况,宋太祖也是一阵乐,看样子北汉的实力,连我的小弟都能揍得过,那我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这势力太low了。所以宋庭连忙廷议,结果一致同意对北汉用兵。
  日期:2017-06-25 00:42:35
  接下来继位的皇帝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李光睿为了表示衷心,又拿起了父亲的那一套,把自己的名字给改掉了,皇帝一看这么懂事,这避讳还真是时候,太好了,当然也是数功并赏,直接让定难军节度使李克睿做了检校太尉,史籍记载:“太宗即位,嘉克睿击北汉功,晋秩褒之。”所以这时候定难军和宋朝的关系正打的火热,所以李光睿也是心情舒畅,不过正在高兴的时候,还是出事了,而且是大事了,夏州人在这时候抢劫了灵州向朝廷上贡的物品,这个问题在古代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就看皇帝的个性,要说大了就是族灭三族,史籍中对此做了具体记载,是这样的:“羌人素不知教养,自彝兴归宋后,蕃部数犯西鄙。庆州刺史姚内斌号武猛,在镇十余年,西夏畏伏,不敢犯塞。及内斌卒,羌族复肆。时灵州贡使回,夏人游牧过境猝遇之,悉夺其鞍马、器甲去。知通远军、兼灵州巡检董遵诲移檄夏州欲讨之。”再说那个这位追讨人,只是一位牛人,李光睿立刻就傻了,给皇帝请罪的折子,是一本接着一本,又赶紧把这件事情的主谋也找到,交给宋朝,任宋朝处置,当然这位将军也是宽宏大量,毕竟老朋友了,知道李光睿认罪态度诚恳,所以对他就从宽处理,危机虽然化解了,但是李光睿从此就病入膏肓,想必是被吓得,不久之后他就去世了!这里要说他不是一个能臣,也不是一个才能出众的首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