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第52节

作者: 阅朗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有。”王诺看了看陶琇,继续看着迟蕴贤,道:“迟经理,你可以随便调查我,我不会撒谎。”
  “王诺是我同学,才实习了不到一个月,而且我和他是志愿者,不是慈善组织的正式员工。”陶琇再次助攻了一把。
  “这个……”迟蕴贤也是觉得难办了。
  毫无疑问,王诺这种方式也是逼捐,但让迟蕴贤很不好应对,他如果敢拒绝,事情传出去怎么办?
  身为沪江酒店的公关部经理,迟蕴贤可不想来一次危机公关。
  而且从情感面来说,一个年轻人,敢用捐出全部身家的方式来逼捐,这种道德绑架的方式,从商场的角度来看是“伤敌一千、自损百八十万”。
  王诺的话,在迟蕴贤看来,是“我都不要命了,你不得留下点什么”的做法。
  “做好人真爽。”明明是为了刷能量,但却能死死占据道德制高点,王诺总算是体会到那种“即使你有什么不对、但你是个好人”的爽快感了。
  你说我道德绑架?我是好人啊。

  你说我逼捐?我是好人啊。
  你说我什么,我都是好人,骂好人的都是坏人,多么完美(畸形)的逻辑。
  “这个年轻人……”董青茗也是对王诺刮目相看,但震撼过后,她还是暗暗在心里叹了口气,这种事王诺可以做,她不可以啊。
  “王诺,你的捐款和沪江酒店的捐款,在净水计划基金会看来,是一样的,像琇琇说的,捐1元,我们感谢,捐100元我们也感谢。”为了基金会的名声,董青茗开口给迟蕴贤一个台阶下,但语气里面已经开始很是亲近王诺了。
  把全部身家捐出来做慈善的人,哪个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不喜欢呢?

  “所以,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王诺看向迟蕴贤,开始有把控全场的感觉。
  “迟经理刚才的话说得对,只是沪江酒店一个企业,能为慈善事业贡献的力量太小了,那么……”王诺笑着道:“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把事情搞大。”
  搞大?慈善?这两个字眼联系到一起,任何一个做公关的精英都马会嗅到一种名为“机会”的问道。
  沪江酒店的公关部,最基础的工作是处理客户投诉,但是加强信息传播、灌输酒店经营理念、打造良好商业环境等事情,也是他们负责的。
  迟蕴贤的直系领导是总经理,他的权力很大,他的野心也不小,公关部经理升副总,可是酒店业固有的通道。
  “怎么做大?”迟蕴贤顿时忘记了“市领导有活动要安排”这回事,脸带着一丝期望,也有一丝猜测。

  “炒作,逼捐。”王诺打了个响指,道:“迟经理不觉得,我刚才的做法让你完全下不来台吗?假如我们面对社会大众做一个类似的活动呢?”
  “如说?”迟蕴贤眼睛有点发亮。
  “如说,我们基金会可以联系几家企业,搞一个社会大众捐多少、你们捐多少的活动。”王诺开口道。
  “这也不是没有人尝试过。”迟蕴贤有些迟疑,但还是满怀兴趣,做慈善嘛,要什么碧莲,怎么刷脸都不亏啊。
  “我们可以做得更感性一点。”王诺笑得更灿烂了,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像是刚才发生的事情,可以拍一个小片子。”
  “我们来募捐,你们能力有限,然后我们起了争执,后来你再叹气表示企业能力有限、需要普罗大众的支持。”
  “我们还可以找路人募捐,然后路人可以表示那些企业赚了那么多钱,怎么不找他们捐。”
  “你看,冲突点有了吧,再拍摄一下需要接受帮助的人的状况,公益宣传片不有了吗?”
  “然后我们再推出‘慈善需要更多人参与’的概念,炒作一下,应该是普通的广告方式有用吧。”

  陶琇和董青茗被王诺的脑洞惊呆了,他们不是没想过类似的事情,但也大概是一个隐隐约约的灵感,从来没有抓住它的时候。
  而且这种事情做起来是有成本的,单纯由慈善组织来做,或者单纯由企业来做,都无法成功,也会容易被诟病,因为它是个炒作。
  迟蕴贤却是兴致勃勃,搞公关、做广告这种事情,是他的老本行,他眼睛发亮地看着王诺,迫不及待的说道:“继续说,我觉得这办法有很大的成功概率。”
  “这种事情应该怎么做,迟经理你才是专业的,我是提供一下灵感,如说我们可以先把一些冲突的片段剪辑一下放出去,炒作炒作之类的,然后你们捐款方再表示一下‘公众捐多少、你们捐多少、慈善靠大家’的概念是。”王诺摊开手说道。
  “有点意思,有点意思。”迟蕴贤嘀咕了下,这种事其实是一层窗户纸,而且需要一定的勇气。
  王诺的办法相当粗暴,那是对社会大众逼捐,你们平时不是哔哔着说“有钱人怎么不捐”吗?现在好了,有钱的企业跳出来了,你们一大群人捐多少,企业捐多少。
  单纯是这么做的话,肯定是会被喷,毕竟现在络如此发达,键盘侠太多了。
  但配合公益宣传片,事情不一样了,我们不是逼捐啊,我们是在贯彻“慈善靠大家”的理念,有错吗?
  “几位先坐,我需要想一想。”迟蕴贤站起身来,非常热情地招呼着王诺,道:“我让下属进来听下这个计划,这位……”
  “敝姓王,王诺。”王诺笑容灿烂,第二次伸出手和迟蕴贤握了握,这一次,他得到了尊重。

  “王先生读的是广告专业?”迟蕴贤笑容满面,道:“我对你这个策划很感兴趣,不过有几点还是需要补充下,首先我们不应该处于被动位置,作为企业方,我们应该是先捐一笔钱,等社会大众捐款达到我们第一笔款项的数额之后,我们再捐一笔钱,如此循环……”
  迟蕴贤点出了王诺策划的一些不妥之处,经过他的修改,这个策划更完善了,而且可以接力和借鉴。
  我沪江酒店先捐100万,社会大众捐的数字达到100万,我再捐100万,等我觉得刷够脸了,其他企业跟啊,净水计划刷够脸了,其他慈善组织跟啊。
  这些都是有一定操作空间的,企业和民众之间的距离瞬间消失了,应该怎么消除对立情绪也是迟蕴贤需要考虑的地方,还有怎么丰富竞技性、怎么炒作之类的,都是必须认真讨论。
  但毫无疑问,王诺的灵感是为迟蕴贤打开了一扇门,他找到了宣传沪江酒店的一个好办法,而且还想进一步把沪江酒店和慈善、净水计划捆绑在一起,这简直一本万利。

  企业不怕花钱,怕的是花钱之后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只要有足够的回报,别说100万,1个亿都有人敢花。
  几分钟后,迟蕴贤的办公室里哗的一下来了很多公关部的专业人士,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这个方案,最后得出来的初步意见是肯定,但沪江酒店一家企业做不来,而且需要净水计划的大力配合。
  董青茗也是完全蒙圈,她是来募捐的啊,你沪江酒店捐个几十万我能交代了啊,你搞这么大,我怎么敢说配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