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殇三生石——上山下乡知青的艰苦拼搏和荒诞不经的情爱》
第7节

作者: 巴山牛_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天棒在这儿!天棒在这儿!是活的!是活的!”
  直到这时,李尚才明白乡民们是在为他祈祷,不由一阵激动,流着热泪连连鞠躬,一声声的“谢谢哪!”很是感激涕零。
  日期:2016-12-17 00:02:53

  岩上的青壮男性乡民们听到叫喊后,一路小跑奔下高岩,发现赤裸上身的天棒,正用手上湿拉叭叽的衣服在擦着那块似人非人奇形怪状的石头,石上的青苔尘土下依稀可见风化得几乎消失的三个大字“三生石”,上下嵌的几行小字因为年代久远,已经不能清楚辩认了,天棒这是在擦拭尿渍。
  众人自然不清楚他在干啥,认为这举动有些癫狂反常,李支书示意几位壮汉一踊而上,揪扯着天棒把他按坐在石梯上,吴金昌所长拿着听诊器开始检查身体。李尚自然不能说出心中之事,只好大声分辨:“我没事,没事。身体棒着呐!”
  一群人簇拥着这根天棒,浩浩荡荡地走进了长瓦屋的地坝。
  地坝中间的一条长板凳上坐着一位满脸严肃,五大三粗的中年汉子,把右手的半截香烟塞进嘴里狠吸了几口,把烟锅巴甩在地上,伸出脚用鞋底使劲的碾成粉末,两眼凶巴巴的盯着天棒。
  一但和这两道寒光相对,天棒就勾下了脑壳,不敢与之争锋,因为这是公社革委会的冯财副主任。
  日期:2016-12-17 06:36:00

  冯副主任开口就骂:“你小子毛都没长齐充啥能?尽给老子找事,你死逑了老子脱得了爪爪哇!我冯老大在青龙场横着走的时候,你这小崽儿还不晓得在哪里玩尿泥!格老子的,老子不是看在你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娃娃,今天硬要收拾你一番!陈丰收那老狗不比你歪栽呀?老子照样把他整了下来!”
  李尚不敢与这青龙的造反派头子对抗的,冯财如今执掌公社大权,是万万碰不得的!一声声小崽儿玩尿泥激得他浑身乱抖,只是不敢发作,当听见骂表叔是老狗,便怒火中烧按捺不住了。
  因为李尚来到这山旮旯插队,本就是冲着表叔来的,没了表叔这座靠山,不晓得猴年马月才能调回城工作,因为表叔是下台干部,平日里也不敢对人言讲这层表叔侄的关系,社员们在冯财的淫威下更是俯首贴耳的不敢乱说,是以李尚并不知道冯财就是搞垮表叔的仇人。
  当下李尚也不管后果不后果的事,几步冲到冯财身前,手指着冯财的脸说:“我是工人阶级的后代,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你收拾我就是破坏上山下乡!”一边说着一边用左手在冯财的脸上、眼前指指戳戳。
  冯财本是造反出身,脾气火爆得很,这几年只是他收拾别人,几时有被人如此伤脸的时候,他不知这是李尚下的套,反手将李尚伸在脸前的左手一掌打开,李尚忙用右手托着左手,一副十分痛苦的模样,欺身往冯财怀中钻去,口里哎哟哟地叫着:“冯主任打知青啰,冯主任打知青啰!”
  冯财怒火中烧,冲动之下接嘴道:“老子今天打的就是知青!还不怕你搬石头砸天!”又凶巴巴地飞起一脚朝李尚裆部踢去。
  日期:2016-12-17 09:30:27
  这招十分歹毒,围观的社员齐声大呼:“小心!”
  李尚是什么人,他本是一个练家子,当下扭动腰身用胯侧生受了这一脚,口中却大叫一声“唉哦哟!”摇晃着身躯倒向冯财,在倒下去的瞬间右脚快速的勾向冯财的左脚,将冯财压在了身下,俩人倒地的瞬间,右肘猛击冯财的胸口,右拳一摆击在冯财的门牙上,三颗门牙横飞,冯财的口中鲜血溅出,嘴唇肿大,活似一副母牛B。
  天棒也假装受了伤,摇摇摆摆地坐起身来,见冯财躺在地上已经昏迷,便伸出双手把冯财拖起来坐起,又假装去他嘴巴上抹血,顺势点了一下人中穴,把冯财搞醒。

  社员们瞧见冯财这副B样,哄地一声哈哈大笑起来,别说心里有多舒畅了。郑文书和老支书赶紧上前一左一右的扶起冯财,连声说:“冯主任,这上山下乡的知青是打不得的哈,打出个好歹上面是要理抹的,咱们干部是不兴做这种事的哈。”这叫先声夺人,先把篱笆围起,不怕野狗撞进来咬人。
  冯财丢了大脸,心知吃了暗亏,嘴巴肿起老高也说不出话来,喉咙管里叽里咕噜了一阵,在乡民们的嘲讽叽笑中狼狈离去。
  吴金昌是诊所的所长,本该陪同而去,郑文书是冯财的下级,更应该去陪冯财,也不晓得为啥他俩都没去,反倒围着李尚查看有没有受伤,吴金昌还硬是塞给天棒几张膏药和两盒跌打丸,开了一张右盆骨线性骨裂的伤情诊断书。
  李尚还是有些后怕的,生怕冯财报复。但没过几天,他便放下心来。冯财被区委陈志书记痛骂了一顿,只差没撤了他的职。冯财在青龙公社大搞形式上的学大寨,搞得是粮食减产天怒人怨,社员们迫于其淫威敢怒不敢言,现在被李尚不留痕迹的扁了一顿,真是大快人心。
  日期:2016-12-17 10:39:27
  石峡大队有六个生产队,站在长瓦屋大院前,鼓起二筒往这危壁陡峭的宽大石缝望去,庵寺沟从青龙河对岸开始逐渐向上坡去,在大石缝中的顶端是一道横向的山麓,那是九龙山的中截子。

  在大石缝的右手边是从下到上的二坡地,是人们俗称的二道坎子。坎上也是一长溜的峻峭高岩,岩上是青龙公社的谷香大队,也就是那大石板断掉的那一截。
  从青龙河对岸右边数起,二道坎上靠河边是石峡一队,向上是二队,在二队的上面,那条曲里拐弯的二道坎子消失了,从右到左横向排开的是三队。
  左边也是一长溜的明岩,岩上是双龙公社的三元大队,岩下是石峡四队,再下就是石峡五队了。在五队与六队接壤处,也有一道十几米高的二道坎子,坎上是六队的地盘,在接壤处是队上在五十年代初培育的一大片队有林,全是人工造的松树林,树都不太大,粗不过土碗大,但密密麻麻的很多,这松树林边沿也是悬崖峭壁,小地名叫小岩,沿这道岩根向左走,就是观音岩了。
  再往前走,从横石林拐弯直到青龙大瀑布,青龙河两岸都属六队。青龙河右岸也就是长瓦屋的对岸,沿瀑布两岸都是悬崖峭壁,岩下乱石阵中全是枝繁叶茂果实硕硕的桐子树,一直到通向青龙场的过河跳蹬为止。

  从青龙场出发,经过长瓦屋大院前的青龙桥,从六队另一个乡民大院塘底后面,上观音岩经三元大队的是一条较宽的石板小路,也就是古时的所谓官道,可以抬着轿子通过。
  日期:2016-12-17 10:40:08
  全国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8年的夏秋之际 ,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办法有这样几种模式:一是集体安置到边疆的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式的发工资;二是遍布乡间的知青安置点,数十上百的知青集中在一个地方,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工资,靠劳动盈余分红;还有一种是像李尚这种一个生产队安插一到两三名知青的办法,这分散安置下乡知青的,多在一些人多耕地少的乡村,没办法划出一片田地供知青们集中耕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