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梦想带我去飞翔》
第21节

作者: 阿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今仍然可以清晰的记得,考研时上课的每一幕,去川大听课的每一次早起晚归。那是寒冬的岁月,我在清晨的浓雾中,在依稀的朦胧的橘黄灯光中,我骑着我破旧又难舍的自行车,奔驰在一环路上。手、脚、脸冻得发痛。还清晰的记得,每一次清晨,我踏入电子科大研究生阅览室,这个本该将我拒之门外的地方,占位,复习;唯一忠实陪伴着我的便是一部随身听,一个茶杯,这个茶杯还是室友不要的雀巢咖啡瓶,我靠它取得许许温暖,以抵御那无处不在的寒气。熬过寒冬,熬过穷困,熬过孤独,熬过压力,熬过许多;总之,一个人便这样走过了这一年多。

  我苦苦追寻着的,应该是快乐,应该是成功。
  我无法知晓,我的追寻将给予我的是什么结果。
  是成功,还是更大的伤痛?
  是兴奋,还是莫名的哀愁?
  我苦苦追寻到的却是一丝丝的希望被
  击碎纷飞,如烟飞尘灭
  如夏日暴雨后的蜘蛛网

  梦飞了;希望也走了
  我却依然是我
  我只感叹这人生,感叹我的努力追寻
  寻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失意!
  我不抱怨什么!?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唯一我可以面对自己的
  是我坦然,是我无悔

  我相信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我明白,这次失败对我的意义。
  我困了,人累了!
  一个人1997年的4月3日深夜于红光小屋
  拿到第一个1000元薪水的日子,我去还了考研报名时向一个高中女同学借的400元钱。第一次请女孩在成都吃了一顿饭。再去成都太升南路旁的自行车旧车交易市场买了一辆8层新的“中华阿米尼”自行车。破烂的旧车我舍不得当场扔掉,骑着新车,把旧车拖回了红光青年宿舍。我还去了电子科大的校园书店。那里有一本《朗文英汉双解活用词典》。那是一本我在考研期间复习英文的时候,就很渴望拥有的一本词典。考研的时候,我囊中羞涩买不起,则本词典标价45元。考研的经历,让我重新感触到了学习的快乐,也重新在一个新的或者说是更高的层次的角度去学习和理解知识。在考研完了后,我依然保留着空余时间去电子科大图书馆学习看书,沉浸自己心情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我离开成都的时候。我买下了那本字典,回到曾经为了考研奋战过的图书馆。依然是拿出江苏女孩留给我的钢笔,那支陪伴我考研的钢笔,在字典的扉页上面,凝重地写下了那时的心情:

  (字典扉页的照片)
  在我第一个月薪上1000的日子里,我终于买下了这本渴望已久的字典!
  而此时,我97年考研失败,在DYNE做Compaq的技术工作。
  1997年5月18日于成都
  今天,我查了一下日历,原来1997年的5月18日是个星期天。我应该是在周末的下午在电子科大的研究生图书馆看书。
  在我之前,维修部一直是另外两个人一男一女在做维修和技术的工作,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夫妻。正是由于他们要离开,我才有机会来到维修部。我来了不久他们就离开了,在接手维修部工作后,我才发现了整个维修部的文件,记录和备件是一塌糊涂的混乱,根本没有一个数量。遗留下来的大量的备件问题,我根本搞不清楚这些历史问题。于是,曾经面试我的那个经理就过来亲自清理混乱的维修部,毕竟这么多重要客户还在等待着提交的维修备件,这些历史的备件和清单问题涉及客户关系,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事情。

  这样一个偶然的原因,我意外而轻松地获得了和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天天接触,工作和了解的机会。我那个时候刚刚出来,几乎是每天盼望着到公司上班,下班后回到狭窄吵闹的青年宿舍也没有什么意思,有的时候就在公司玩电脑。我每天充满着激情的上班,偶尔周末的加班我也觉得是快乐的事情。想想啊,无所事事了两年多了,终于可以这样任意地触摸键盘,触摸以前读书时候梦想拥有的电脑,这样的工作我实在是喜欢啊。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对我而言也毫无压力,对付这些电脑问题,我轻车熟路,即使偶尔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也可以利用下部后的时间研究个透彻。

  1997年的时候,正是中国大地网络开始起步和建设的时期,网络越来越成为热点和人们关注的焦点。达因当时还有一个系统集成部,是专门从事网络集成和建设的。那个时候流行的还是Novell网络,WindowsNT网络才刚刚开始崭露头角。和我一起来的有两个人都调到系统集成部门做业务去了,我也好想去系统集成部门去接触和学习新的网络技术。可是,电脑部这边不答应我过去。同时,成都的电脑销售的市场依然火爆,通过达因的关系我也认识了好几家成都电脑城的电脑公司。他们的核心技术人员的工资都在2000元,比我的基本公司高出了1000多元。我那时很犹豫,自己是否应该去这些电脑公司去获得更好的薪水呢。我只是觉得电脑的技术对于电脑的销售领域而言就这样了,如果做电脑技术,我希望自己可以去到当年在天歌大厦4楼上面的美国Compaq公司。通过工作关系我认识了几个Compaq的工程师,在和他们的交流和技术切磋中,我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比他们差。我想我有能力去应对在Compaq的电脑工程师的工作。我也通过他们投过简历去Compaq,结果是石沉大海。现在回忆起来,那应该是自己离开红光后萌发的第一次冲击外企的念头。外企在1997年的成都IT业界,无疑意味着是另外一个仰望的世界。我也很清楚的知道不同的路和方向将决定自己今后不同的事业和人生。

  1997年的5月份,我没有被调去系统集成部门去接触一个新的领域,也没有机会去获得Compaq公司的面试。电脑维修部机械的维修工作已经开始让我感觉到了一点点自己停止不前的状态了。门市的总经理要离开达因另外做一家电脑的销售公司,一天他找到了我,希望我和他一起出去做。那时达因的工作已经让我有点觉得枯燥,尽管才工作了近三个月,我仿佛感觉到达因公司中技术的部分我已经领悟到了。同时,那个时候的达因已经开始走一些很不正道的渠道了,公司没有什么库存,开始大量的去别的公司“串货”,其中也不乏水货。中国电脑市场可能自有以来就伴随这水货的问题。可是,我不知道面对这样第一次对于自己面试找到的工作该如何去做出一个选择。该继续留下来安心的做电脑维修工程师的工作还是去电脑城做组装电脑的工程师,或者还是离开达因跟随那位经理去做一家新的公司,或者还是寻找一个新的可以接触学习网络技术的职位,我心中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决定。我初步决定,还是先留在达因好好的做工作,毕竟自己才出来不到3个月,还算是试用期呢。工作到了9月份再来看是留下还是辞职考研吧。

  当我还在犹豫徘徊是否要答应那位经理跟他一起离开达因的时候。在接近1997年5月底的一天,现在回忆起来大概应该是29号。另外一位门市副经理突然叫我,说要和我谈谈。我挺诧异的。他先问我,我和新来的负责维修部工作的同事相处得如何?我说,还好啊。可是,他却说,那位同事说我干得不怎么样。我顿时半天不语。心中的确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和责备搞得不知所措。我保持着沉默,心里面在想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他又说了,问我又没有想到过去其他的地方混混,还说很多离开达因的人感觉都混得很好一样的。我顿时才明白,原来他是想要我走人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