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轰的鸣了一下。别离的瞬间终于毫不留情的来了,这个可恶的正点的人生列车。女孩,擦拭了眼睛的眼泪,冲着我却是那样哀怨的微笑。那微笑几乎如一把利剑直插入我的心肺,我开始哭出声音来。我就哭泣着看着她,我和她谁也没有说出一个字来。女孩却依旧还是尽量的冲我微笑着,可能她明白她的笑对我有那么的重要,她要在最后别离的时候,依然留给她的情人一个微笑和宁静。火车,狠心的开动了,丝毫不留情这么多告别的人们,在滚滚红尘中挣扎的我,对着女孩道了最后一句“再见,保重!!”,我依然是在火车巨大的牵引作用下,送开了女孩的手,女孩和我都坚强的没有哭泣。她冲我一直挥手,挥手,直到她的我熟悉的曾经我牵着起舞的手,消失在了远方……
同样又是在火车站,我在不到7个月中,竟又这样无法逆转的,无法控制的看着我的故事和我的恋人、情人被人生正点的列车绝情的带离我的身旁;在这茫茫人世,我恰如那落花随着流水般的难得寻到一份真的爱。再见了,与我擦肩而过的,我的爱人。
在后来女孩给我信中,我才知道,火车开动后,她趴在桌子上面是放声痛哭,浑然不顾周围陌生诧异的眼光。
―――――――――――――――――――――――――――――――――――――
颖儿寄来了一份亲手抄写的散文,也是当年赵辉主持节目的名字:梦里花落知多少。
在我的朦胧中,颖儿说:易,我来了,让我靠在你身边。再没有眼泪,再没有恸哭,我只是要靠着你,一如过去的7个日日夜夜。
我慢慢的睡了过去,双手挂在你的脖子上。远方有什么人在轻轻的唱歌——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
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封面上,颖儿留下一句话,笔迹清秀动人――
“不为别的,只为一份感动,
颖儿再次手抄!”
(2004年7月26日凌晨2:40于北京双井)
―――――――――――――――――――――――――――――――――――――
我和颖儿,一别就是整整八年!!整整的八年!似水流年啊!
整整八年,回忆起这八年,真的有些让我窒息和痛彻身心的无奈;实在感叹人世的渺小和苍凉。
颖儿走了后,我经历了更多的磨难和艰辛。我常常在饥寒交迫中,孤单恐惧中的恍惚中,想到这7日短暂的爱情故事。她让我温暖,这温暖的感觉足以为我抵挡那些岁月中这世间的寒冷,抵挡住奋斗中所有的倦怠和不安;再艰难的岁月里,我的梦想也没有被寒风所吹散;而让我变得更加的坚韧和不屈,提醒着自己要做一个优秀的人。
当我和颖儿再次见面的时候,我已经离开成都,为了梦想追逐流浪了大半个中国,并在北京一流的外企工作了好长一段日子了。而那次和她的再次相聚也恰是我人生事业中遇到另外一个挑战的时候,我和她坐在了国贸的Starbucks咖啡馆。我和我的颖儿一起,笼罩在迷人的咖啡纯香里面,看着窗外擦肩而过的匆匆人群,仿佛诉说着我和颖儿擦肩而过的爱情。我们在一起品尝着那一杯人生四季情怀的咖啡。我的回忆插上时光的翅膀,有如瑟瑟翻腾的尘水,有如装满四季颜色的咖啡。香浓的咖啡里有着我和颖儿无尽的回忆和诉说。
那天是2003年2月的一天!
我和颖儿都结婚了,可是不是我和她!
―――――――――――――――――――――――――――――――――――
1996年的一天,颖儿来信了,她说:
“夜,这么美,心~~~却能迷茫得流泪~~。
来吧,一夜~~了却
一段相~~思~~。”
附件:
1)《江苏姑娘》歌词
2)经过了多年,我一天突然翻到了一封没有给颖儿寄出的写在我曾经就职的“达因电脑公司”便签上的信。从内容分析,大约是我在1997年4月份写的。
是的,你始终就是你,你永远都不一样的。
我取出你留下的手绢,心,不知为何,竟有一股热流在涌动;我于是闭上眼睛,静静地面对这手绢,一如面对你的美丽的脸庞,仿佛感觉到你急促的呼吸。
这是你留下的东西,相信上面定留下你青春的气息。去年,这是,我们天天在一块,记得那时也常下雨,我们在一支小雨伞下漫步电子科大,空气与人都那么的清爽。我是轻轻地抱着你的,就一块走,也用不着说话,或许,你自己也不曾梦见过,在大学的最后竟然会有如此浪漫与悲壮的爱情故事。
能和你一块听音乐,是多美的时光!
你一走就是快一年了,每次听见你的声音,看见你的照片,都依旧使我心跳不已,依然清晰的记得初次相见的时候。在学校舞厅里,你穿着白色的衣裙,纯得如春日的阳光。那时,我没料到我会爱上你,而你,半年来除了紧张,也不知道你会喜欢上我。
手里有厚厚的一扎信,每一封信都是如此的温暖和清馨。我喜欢你的字迹。
现在,我开始忙了,信也少写了,打电话开始代替写信了。但是电话却无法保留下来。
今天,成都又下雨了,如同去年一般的雨。一年了,变化好大,我已经离开红光,自己的许多状况有了改观,自己还有了一台586。经过97年的考研,又尝了一些失败与成功,更加会珍惜自己的日子。
………….
3)2003年8月的一天,突然收到了颖儿的一封E-mail。她告诉我:“过去和现在,你不看会后悔的!”
附件一的内容
易:
寄给你一篇文章。这是我毕业那年写下的,刊在了我所青年杂志上。当时大家都说写得不错,还有人猜测是我的经历。我花了很大力气写它,夜夜伴着月光,三易其稿,从三千多字压缩到最后的一千多字。完稿后,我心情很不能平静,至今都能回忆起那种心灵的颤动。当时我非常想给你看,却一再地压抑自己。一是怕你见笑,二是怕引起你的共鸣。我要永远都不让你知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又看见了它。虽然我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篇文章留给我的印象比别的都深。即使是现在,我都无法如此冷静唯美地讲述别人的故事,哪怕其中只有我一点点的影子。
有人曾问我,结尾怎样。我一下愣住了,因为我不知道结尾,甚至根本没有想过结尾。我以为已经是结尾了。从故事节拍上来说,的确如此,再写就画蛇添足了;但可见当时我心里确实已经把自己视为结束。他们说可以写续篇。我认为自己的想象力不够丰富,设想不出两人今后的生活和经历,不敢动笔。如今我眼看着那个“青春”的远去,知道不会再有给“他们”一个结尾的那一天了。
说不出是什么理由,我决定给你看。科室里让我写篇稿子到所里,于是胡乱翻着找材料和感觉,就看到它了。立刻就决定给你。其实是很落俗套的,只不过有自己的影子就另眼相看了。怕别人联想到“自传”,特意以男生的角度来叙述,得益于当时你的坦白感受,就不知道是否真实了。时过境迁,经过多年想象加工的东西会具有超出现实的美。
另,给你看看我喜欢的一张婚纱照,美吗?我把它作为自己的桌面墙纸,天天对着看!
(我曾经几次向颖儿要那篇文章的三千多字的原稿,颖儿就是说什么也不给我,我看到的也只有下面的这篇修改稿,可能正如她所言,她要永远都不让我知道。)
附件二的内容
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
这是一段“听”来的故事,极其平常。它发生在校园,又不仅仅是在校园……。
他,曾经是院学生会中的骨干,很出风头的一个男孩。毕业后一个人来到孤独的城市,固守着一份沉闷与失意。沉默了半年,回想起曾经有过的那些充实自信的日子,他决定去考研究生,再给自己一次选择的机会。于是,他又回到了学校,开始看书、复习和过周末。
舞厅音乐响起,唤醒多少回忆。相伴三年的女友在先毕业一年后一言不发地走了,寄来的是一张结婚请柬。他曾那么伤心,但不再流一滴泪。一样的气氛,一样的欢声笑语。他静静地站在一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