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重新拾起从学校带来的书本,也不知道该看点什么,仿佛是一只在迁徙中迷途的候鸟。我选择了看英语和计算机。计算机让我想到了大学那段勤学的时光。我从初中开始在模模糊糊中跟随电视学BASIC,当时在一个小县城的孩子也不知道电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记得那时似乎就知道这将会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和知识。在大学的时候,和几个朋友创立了“计算机俱乐部”,凭借自己对于计算机的理解和勤奋,意外的在学院计算机领域小有名气,并成为“计算机俱乐部”的主席,学院学生的学习部长。在大三乘车2小时去自贡参加并通过了全国程序员考试。那些日子里面,经常和学院的计算机爱好者们交流技术,站在讲台上举办全校的计算机讲座,我们甚至开办培训班。可是,毕业嫣然5个月了,竟然连计算机的键盘都无法触摸到,曾经在DOS下面飞快键入命令的手指,被半年多的锈迹斑斑的钢铁的磨砺一下子变得那么的陌生和迟钝。我似乎都不知道,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水平,DOS发展到了什么版本,Windows95如何使用。这样的反差和状况,让我万分苦恼,甚至黯然神伤,同时我也毫无办法,无能为力。
在很多的日子,我从工厂逃离了出来,在成都的许多繁华的地方或者一些角落里发呆。在美丽的府南河二号桥边的草地上面,我晒着成都冬日最舒服的太阳,翻看着席慕容的《无怨的青春》。有的时候,我在蜀都大厦的草坪上面,和周围的城市打工者一起看着街道对面的大屏幕;更多的时候,我在成都城市中心展览馆的台阶上面坐着,捧着自己的脸发呆,一坐就是一下午。我喜欢看着匆忙的人群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如何的奔波着,常常就这样发呆,像童年那样望着天空和人流发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融入到眼前的人群中……
那些日子里面,我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我最空白就是我的精神。放在我枕边的《无怨的青春》经常让我忐忑不安,恐惧万分。我的青春可是无怨,无悔的?红光这个国营单位,于我而言就如一个毁灭我的魔窟一样,它肆虐的想占据我年轻的心灵,掠夺着我青春的理想,仿佛恣意要把我扔进那个浸泡着烟头的那个浑浊焦黄的无法呼吸的玻璃瓶一样。
命运就像一辆飞驰的正点的列车,我无法去阻挡和控制它变化的脚步。当我在环境的极度反差和事业苍白迷茫的时期,还没来得及喘息和尝试挣扎的时候,命运之手便迫不及待的把我毫不留情地推向了另外一个艰难时光。艰难时光.成都青涩年华 之 岁月烟花
我本以为经过10年的飘零生涯,和梅的点点滴滴的记忆已经变成烟火过后的灰烬,如流水般从我的经过岁月磨砺的手指中悄悄的流逝,零落得无法拾起;可是不曾想到初恋的烟火过后,留下更多的是凝固在心中的美丽和光彩在失去后烙在记忆里面的伤痛。
宿命,仿佛就是一张摊开的手心,我们站立其中宛如棋子;在走到终局才发现原来很多事情自己竟然无能为力。如果说我们都只是一只飞不过沧海的蝴蝶,那么就让蝴蝶坠入蔚蓝的大海,将一生的美丽凝固在沉沦的那一瞬,永恒。
初恋情怀永远的停留在了那个分离的时刻和车站。
------------------------
我一直都以为我和梅会永远在一起。
我的初恋爱情故事恰如千千万万的大学爱情故事一样,或许普通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请你静下心来,和我一起回顾分享年少岁月时的执着和痴狂,还有男孩那份对于初恋的情怀。而在那段艰难时光中的初恋破碎更加让一个初入社会的毕业生感到伤痛,艰难和孤零。
我和梅,是在我大二的时候认识的。大学时光中,初恋的滋味让4年大学生涯变得了生动,安宁而温暖。校园爱情也让人永远刻骨铭心的记得那份初恋情怀的痴狂,而这份痴狂在如今浮躁而又泛滥的社会中,似乎已经是一副印象作品。
梅,读的是四川轻化工学院工商92专科,比我先毕业一年。她毕业后没有去成期望中的简阳县工商局,她按照读书时候签订的委培协定,分配到了简阳石板镇的工商所。那是一个距离成都大约80多公里的乡村小镇,必须辗转两次乡村的小巴士才能到达。在我还没毕业读大四的时候,我就常常熬不住对恋人的眷恋,从遥远的自贡、邓关不辞辛苦地转载几次车,有几次甚至是深夜乘车,去找寻远方我忠诚的初恋情人。
我经常逃课去她哪里,她去上班,我便在家里面做饭等她回来,那段时光的温暖在我心中的感觉至今也是微微的散发着热度的。我恍然中,觉得仿佛那里已经是一个我温暖的小家一样。那年,1995上半年,在自贡往返成都的列车上面经常出现我翻窗的身影。
最刻骨的是一次冬天。我从邓关出发去简阳,然后到了石板镇,结果她不在宿舍。在天色渐晚,不知所措的时候,我只能继续搭乘去更远的另外的一个小镇,简阳镇金,她的家。现在可以回忆得起那次在昏暗的黄昏中,破烂的乡村小巴士在颠簸的乡村公里上面极其危险的行驶着。在黑夜降临后,我终于赶到了她家。没有人开大门,我在外面又冷又饿的等待呼喊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才有一个人深夜回家,我才能进到他们家的院子里。她也不在家。我草草吃了点东西;第二天,天朦朦亮的时候我就起来了,沿途返回去石板她宿舍重新找她,还是没有人,我又去到简阳,去她朋友的工厂找到她朋友,她朋友告诉我,她去学校找我了;我顿时觉得又晕又疲惫。于是,我又乘坐小三轮赶去火车站,乘坐火车返回自贡,在火车上面稍微吃了点东西。再从自贡返回邓关,返回到了学校。终于在学校快熄灯的时候,我找到了她。那次,我是给她买了一个手链,见到她的时候,我整整一天也就吃了一火车上面的盒饭;我在疲惫中,终于为她带上了我送她的手链。我们几乎是像电影里面那样冲过来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
分配到成都之后,我更是几乎每个周末都不顾辛苦和花费跑去石板小镇,去会见我的爱人。那段时间,连跑成都到简阳的中巴车拉客的都认识我了,每次看到我,他们都是摩拳擦掌的激动不已。
在1995年7月到12月份的半年中,我和梅几乎每个周末都在一起。我们一起憧憬着未来在成都怎么样的拼搏,怎么样的建立一个家。那个时候,我已经在到处托人帮她寻找工作,只是当时我们都太嫩,她错过了一次进入成都外企的机会。在我鼓励下,我和梅都在尽量的为了明天的挑战和美景准备着,学习英语,计算机等等。
我始终都觉得我和梅会永远的在一起;她会和我一起渡过这段起步时刻艰难的时光;我也觉得梅会在我奋斗疲惫的时候鼓励我,给我如丝绸般的呵护和温柔。那段时间,梅常常说“你怎么现在笑得这么傻”。
我和梅在一起的日子从1993年到1995年总共有三年。我记得梅第一次对我提及分手的事情是在1995年11月我的23岁生日。我那天到了石板小镇和她一起吃了饭,晚上在一起拥抱着谈心。我不记得是怎么谈到分手的事情的。我现在能记得的就是她跪在地上要我不要对她这么好。那夜,我是哭了的。我就是不能相信我的初恋情人会亲口说出这样的话。我真的就是无法相信。
我问梅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你告诉我,我什么都为你改。可是,梅什么都不告诉我,就是哭着说“我们不合适,我们太远了,不现实”。我不知道是否这个是梅找的借口,我无法想象失去她我最后是否可以真的承受。我甚至也跪在了地上求她不要离开我。那个时候的梅开始变得让我觉得陌生而坚强。最后,她什么也不想说了,把我从地上扶起来,告诉我,“睡觉吧,明天再说”。石板小镇的夜晚除了路边路过的车辆的声音,那夜就是我内心最强烈的哭泣,那夜我是怎么睡着的,我不记得了。
那次,我没有答应梅分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