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或听说的鬼话事儿》
第20节

作者: 鼎湖听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2-09 12:15:00
  第四篇 遭遇“鬼打墙”的惊心片刻(续八)
  在那个时候,在那个惊魂之夜不知走了多久的阿长他们,在看到陡岗的那一瞬间,终于也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要到家了,回家万岁。
  而那晚的徒步回家,也可以说是这班师兄有生以来用时最长的一次。自从在县中操场外看到死人的惨不忍睹的烂脸,似乎他们的归途就变得阻力重重、诡异得很,好像有谁总是在尾随一样。

  本来就那么一点路程,却折腾如唐僧四师徒去西天取经那么遥远,还不知为何,只知道大家都噤若寒蝉,怕得要命,像有人骑自己脖子似的。
  而且不是近家了就能安全上岸脱离苦海了,厄运还远没离去也。
  因为刚刚踏上陡岗,天便突然黑了下来,伸手不见五指的样子,大家都以为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呢。
  而刚才还看到斜对面的乱葬区新死的人的墓地上的幡花在迎风飘动哟。
  日期:2016-12-09 16:21:00

  第四篇 遭遇“鬼打墙”的惊心片刻(续九)
  这一伸手不见五指,六个小伙伴立马就乱成一团,抱头鼠窜,甚至分不清哪是岗口哪是乱坟场了。
  就这样,阿长他们六个人唯有在黑暗中左冲右突,却又只感觉在转了一个很大的圈,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家却永远没有见到。
  就这样转啊转,如驴拉磨,想逃也逃不掉。后来体力透支,换句话说就是累趴了,于是便齐刷刷地昏睡过去。

  天亮之后,等他们醒来,居然是齐刷刷地头枕一座新坟,而且是有间隔地围住了这座坟,还能睡得那么香甜,如六只懒猪的造型。
  尼玛,这也太神奇了吧?六个人当时的表情相当惊心,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鬼打墙?
  日期:2016-12-10 12:00:00
  正如昨天有网友留言,说这一世还真是比较难见到鬼,即使是在墓地,除了那种以超能力假鬼构思的悬疑小说,编得比“真”的还真似的,基本上真实经历的都是在演绎一种可能,情节迟缓或要注水,那是题中应有之义,即使开篇如何惊心动魄如何抓住读者,到了后来便编不下去了,读者也还是骂,不就是以鬼娱乐吗?何必那么认真呢,居然说拉登当时还没成鬼魂也成无关痛痒成迂腐了,这他妈一顶大帽子,我还真是戴不起。

  至少,混天涯那么多年,很少听到有网友说我迂腐,说我离经叛道的倒是很多。
  日期:2016-12-10 12:52:00
  第四篇 遭遇“鬼打墙”的惊心片刻(续十)
  而这就是师兄兼堂兄阿长遭遇的惊心动魄的鬼打墙之口述实录式故事,我无法判定其的真假,因为我不是当事人,无法体味那种恐怖和诡异,不过现实中应该有鬼打墙这样的一种奇异现象的,甚至科学也无法解释,如黄老邪那桃花岛上扑朔迷离的桃花阵。

  既然即使是遇到我们认为是真的鬼,也可能是我们心理紧张而出现的幻听幻觉,那么这鬼打墙的故事也只能存疑并在此结束之,就当是现实传闻来看待。
  相传古时候,有个人不小心吃了一只在水库里捉到的大约十几斤的塘鲺,很多人认为这塘鲺大得离奇一定是妖怪鬼神。
  果然吃了塘鲺的这人,冬季水位下降后在水库捉住此塘鲺的地方附近种菜时,却被菜地周围的枯草失火围住,在里面团团转如鬼打墙般地出不来,要累死的时候,最后一咬牙,硬冲,却被火烧,要不是乡亲经过相助,早就被烧死了。
  传说中的鬼打墙故事都如此生猛,如此令人费解,更不用说真实的鬼打墙了。
  于是,有经验的人总结出了破解鬼打墙的几条有效方法:一是吐口水,解秽气;二是走一段后取90度直线行走,循环几次,便能走出来;三是看脚下是否有坑或缺口,然后挖出去。当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害怕,等天亮,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哈哈。
  本文也在此落幕,不再鬼打墙。

  日期:2016-12-11 12:49:00
  第五篇 “鬼打脸”什么滋味
  与“鬼打墙”一样,“鬼打脸”也是鬼神界的一种经典术语。
  而有区别的是,似乎鬼打墙还有迹可寻,勉强能用科学实验解释证实一下,虽然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讲得半通不通的。但鬼打脸甚至无迹可寻,早上醒来脸无端就青一块紫一块的,看似是鬼打出的无规则手印,你还一点知觉都没有,总之任何科学都无法解释,你只能干瞪眼,可能在心底还有意无意地拷问自己是不是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被鬼惩罚了(有中医认为,可能是某种血液病或心脏病所致)。

  鬼打脸,形式上似乎与民间常见的“鬼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早上醒来发觉头上少了一块头发,甚至其“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找遍枕头或床上,没见这块掉了的头发的踪迹,你只能怀疑是半夜睡着时被鬼剃头了,没有任何科学解释,而且你还不能简单斥之为迷信。
  正如人们总是看见飞碟,但谁也不能证实外星人的存在,你当然也不能简单斥之为迷信,或且干脆全认为是人的鬼魂在半空飘动。
  本文要讲的正是高中同学遭遇鬼打脸的诡异故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