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历史人物—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了解名人》
第12节

作者: caniforget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邦就用了阴谋家陈平的计策,效仿上古天子“巡狩会诸侯”的典故,(意思是天子以打猎的名义巡视天下,和各地的诸侯相会。)派使者去各诸侯国传诏,说:我要到南方的云梦泽(古时候对江汉平原上的湖泊群的总称)游猎,各路诸侯王都到陈(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西北部区域)来觐见天子。实际上是要趁韩信不备把他抓起来。
  刘邦快要到楚国边境上的时候,韩信很紧张。他不是不知道刘邦忌惮他的才能,也曾一度打算起兵造反。但思来想去,我既没有造反的想法,也没有造反的行动,刘邦应该不会把我怎么样吧?就想去拜谒刘邦,但又害怕被刘邦抓起来。

  《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这段记载很蹊跷,前后明显矛盾。韩信既然没有做贼,干嘛要心虚呢?
  这个时候,有人给韩信出了一个馊主意,“杀了钟离昧,带着他的人头去见刘邦,刘邦一定很高兴,就不会对大王您怎么样了。”
  这个时候韩信的脑子估计是被驴踢了,居然真就去找钟离昧:钟离兄,借你的人头我用用,用完了再还给你啊!
  钟离昧寄人篱下,也没有办法,只好对韩信说:“刘邦之所以没有派军队来攻打楚国,就是因为惧怕我,并且知道我在你这里。你要杀了我去向刘邦献媚,我今天死了,你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于是怒骂韩信到:“你这个家伙,太不厚道了!”(“公非长者”)接着就自杀了。
  韩信带着钟离昧的人头,到陈去见刘邦。刘邦二话不说,上来就命令武士把韩信拿下,五花大绑,扔在车队后面装辎重的车子上。
  韩信本想卖友求荣,以图自保,没想到还是肉包子打了狗,顿时生无可恋。在车子上大声喊道:“果然像别人说的那样,‘狡猾的兔子死了,优秀的猎狗就会被煮了吃掉;能高飞的鸟儿被打光了,上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藏起来;敌对的国家被消灭,出谋划策的谋士就只有逃亡(留下来就会被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今天下已经被平定,我啊,也是该死了!(‘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刘邦听到了韩信的抱怨,也自知理亏。本来么,韩信根本就没有要谋反的证据,刘邦就是不放心韩信,才要收拾他而后快。但是韩信这么嚷嚷,影响也是不太好,刘邦忍不住回了韩信一句:“有人告你谋反!”这是一句多么苍白无力的谎言啊!
  韩信还被戴上了镣铐,跟随刘邦一路来到了洛阳。在洛阳,刘邦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本来就没罪),剥夺了韩信楚王的头衔,降格封为“淮阴侯”。
  日期:2016-12-20 12:28:29

  淮阴侯韩信—一代军事天才波澜壮阔却结局悲惨的一生——之十七
  从韩信没有被刘邦立刻杀掉,而仅仅是降低了爵位这一点来看,至少说明了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刘邦根本就没有韩信要谋反的证据,不然在陈就会杀了他。
  第二,刘邦对于韩信的功劳还是认可的,同时对于韩信多少也是有点感情的,不然就会废他为庶人而不是封侯。
  第三,刘邦这么做,是出于对韩信能力的忌惮,因为诸侯王不但有大面积的领地,还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些在理论上都是谋反的物质基础,刘邦要先一步消除对自己潜在的威胁。其次,韩信在楚汉相争中刘邦最困难的时候不是施以援手,而是趁机敲竹杠,这深深刺激了刘邦,同时韩信被封为齐王之后对刘邦的命令阳奉阴违,屡次不执行刘邦的命令,(楚汉合约签订后,刘邦曾命令韩信率兵前来和他汇合,一同追击项羽,而韩信没有来,结果刘邦在固陵大败。)开始不听话了。刘邦意识到,狼终归是狼,不是狗,养大了有可能会咬人!

  第四,还有一点,刘邦是个非常讲义气的人。夏侯婴在刘邦还是一个小亭长的时候甘愿替刘邦受过,挨了一百多下鞭子;纪信都能心甘情愿地替刘邦去死,可想刘邦的为人。而韩信杀了钟离昧这种卖友求荣的行为,一定是遭到了刘邦无限的鄙视,非但没能为韩信加分,反而让刘邦更来气。

  对于韩信而言,损失就太大了!“侯”的地位怎么能够和“王”相比呢?“王”不但领地面积达到目前的“省”这一级,王国内的官员都是由王来任命,同时还能拥有自己的军队,还不用向刘邦上税!说白了就是一个土皇帝。“侯”充其量就是个大地主,领地小不说(有郡、县、亭之分),最多也就是一郡(相当于现在一个地级市),韩信的“淮阴侯”就是郡侯。好处就是不用上税,但治安上要受地方官吏的管辖,不可能为所欲为。

  受到如此沉重打击的韩信,心理开始发生了变化,心态也开始不平衡起来。从此每天不分早晚,都闷闷不乐,成天长吁短叹,发牢骚。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心理医生、心灵鸡汤之类的,可以安抚一下韩信那颗受伤的小心脏。这还不算,韩信根本不去上朝,每天都请病假。因为上朝就要和灌婴、周勃这些他以前的手下站在一起,韩信认为这是对他莫大的侮辱。刘邦也知道韩信受了委屈,也就随他去了,爱来不来!

  韩信有一天闲得无聊,在长安城里四处溜达,无意间来到了舞阳侯樊哙的府邸前。樊哙听说韩信来了,带领全家老小出门迎接,拜伏于地,自称为“臣”,这是在用对待“王”的礼节对待韩信,以显示对韩信的尊重,还对韩信说:“大王怎么能大驾光临我的府邸哟,我真是三生有幸啊!”好好招待了韩信一顿。韩信吃饱喝足,临出门的时候居然笑着说了一句,“我这辈子啊,只能和樊哙这种人为伍了!”

  这是何等没心没肺的一句话啊!樊哙怎么了?樊哙和刘邦是发小,刘邦起兵的时候就忠心耿耿地追随刘邦,战功赫赫。尤其是鸿门宴的时候,樊哙冒生命威胁闯进了项羽的大帐,用威风凛凛的气势震慑了项羽,然后大口喝酒、生吃了一整条猪腿,令项羽惊讶,最后还说了一番至情至理的言辞,彻底征服了项羽,使项羽打消了杀害刘邦的念头。可以说樊哙就是刘邦的救命恩人。最重要的是樊哙和刘邦还是连襟,樊哙的老婆是吕后的妹妹。身为皇亲国戚的樊哙,和你韩信为伍怎么就丢人了呢?

  这都说明韩信的内心已经扭曲到何等地步了!
  一天刘邦招来韩信,和他闲聊。估计也是想修补一下双方的感情。说着说着就说道了各位将领的才能和差异上去了。刘邦就问韩信:“我如果带兵,你看能带多少人啊?”
  韩信回答到:“陛下带兵,最多不超过十万人。”
  这个答案显然远远低于刘邦的心理预期,于是刘邦随口就问:“那你如果带兵,能带多少人啊?”
  韩信从容地回答:“我啊,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这就是多多益善这个成语的来历。)”

  这下刘邦不服气了,较起了真,笑着挤兑韩信说:“多多益善?那你怎么还能被我抓住啊?”
  韩信趁机拍起了刘邦的马屁,“陛下您带兵的水平不高,但陛下您善于用人啊我们这些人不都是被你忽悠得团团转吗)这就是我最终落入您的手中的原因。况且陛下的地位是上天授予的,不是人力可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