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漫评残唐五代史 一段看似混乱的历史》
第3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些内容可信吗?许多人觉得非常可信了,因为这都出自于传说中的正史。
  关键是,大家一说这种内容,那就是感觉兴奋异常,于是总是说了又说。
  既然如此,当我说朱温是一代之雄,敬翔是五代最牛的执政官之一时,许多人难免会嗤之以鼻了。且不说,敬翔伺奉一个禽兽一样的主公,有什么可骄傲的;更主要的,敬翔本人就是一个绿帽子王,有什么好牛逼的?
  日期:2017-05-10 09:08:57
  其实呢,用类似的观点去看残唐五代史。就好像,在网络时代以前,人们在写民国历史时,用各种正统的官方的资料,居高临下的嘲笑老蒋一伙人。

  总而言之,老蒋一伙脑残弱智、变态邪恶,到了不可思议的境地。
  更主要的是,如果大家喜欢看八卦故事,老蒋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流氓,而且连点底线也没有了。
  比如,老蒋曾软硬兼施的,让一个13的小女孩(陈洁如)变成了他妻子。
  那个13岁的小女孩[注22],在老蒋的软硬兼施下变成了蒋夫人。不久后,却发现自己得了性病,自然不用问,性病自然是老蒋传染给她的。[注23]
  相关内容可不是出自什么街头小报,因为它是出自陈洁如的回忆录。
  比如,中山先生死后,老蒋一度想娶孙夫人,只是孙夫人不答应,于是只好作罢。这种说法的可信高不高,很难确定,但是它在美国流传非常广。[注24]
  在美国人眼中,老蒋与孙夫人妹妹结婚,就是为了贪图孙大哥的政治遗产;当然了,想娶寡居的孙夫人为妻不能得逞,老蒋就退而求其次,娶了孙夫人的妹妹。[注25]
  这种内容,幸好孙夫人地位崇高,否则顺着这种故事胡编下去,孙夫人也有可能被糟蹋成不像样的。

  比如,老蒋在和好朋友玩共产共妻,最后女方生了一个男孩,这两个好朋友也不知道这是谁的种了。
  有一种说法,这是蒋介石好朋友的儿子,因为老蒋就没有生育能力,不仅纬国不是蒋的种,经国也不是蒋的种。[注26]
  另一种说法,这是蒋介石的儿子,因为蒋的那个好朋友后来说,他年青时嫖娼无数,性病把他的生育能力毁了,所以这个种肯定是老蒋的。[注27]
  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种呢?一度成为许多历史史学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看这种历史,虽然极具戏剧性,而且极具观赏性,但它显然没有什么营养。
  随着网络时代到来,反方的资料越来越丰富,我们自然会发现,这种极尽戏剧性的内容,通常也就是一些政治宣传内容,或是狗血八卦的内容。

  更主要的是,这种内容即使有几分真实性,一个人研究历史时,如果把目光就集中在这种八卦内容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你说他能客观吗?
  日期:2017-05-10 09:09:13
  评论现代史时,人们在关注这些内容时,自然会有点底气不足,因为这些内容的来源,常常就不是源于高大上的书。
  上面所引的书,各种当事人的回忆录,好像很权威,问题是,当事人是基于什么心态去写的呢?更主要的是,许多所谓的当事人回忆录,一定是当事人的回忆吗?最让人无所适从的还在于,现代社会资料丰富,当事人的回忆录多的去了,这个当事人这样回忆,那个当事人那样回忆,而且截然相反,你说哪一种可信呢?
  这就好像,如果看私人医生的回忆录,谁敢说我朝武皇帝不是大流氓呢?
  问题是,你看大秘书的回忆录,真正的大流氓是私人医生啊,因为你是写回忆录呢,还是写黄色小说呢?关键是,美狗给你几块肉骨头,你为了多挣点版税,就这样毫无底限的胡编乱造历史、丑化当事人,你还有点做人的底线没有?
  评论古代历史时,人们关注这些内容,常常是底气十足的。因为这种内容全是出自传说中的正史。正史上的东西,恐怕也就是泪痕春雨那种历史民科,才敢肆无忌惮的怀疑。
  问题是,许多正史中的内容,恐怕比私人医生回忆录还狗血淋头。

  正文即将结束,再回来扣一遍题。
  敬翔本来有着第一流执政官的能力与地位,但是因为他的主公被人黑成了禽兽,他的历史地位自然会很低了。因为,辅佐这样一个禽兽有什么牛逼可言;更主要的是,敬翔本人就是一个绿帽子王,有什么牛逼可言呢?
  日期:2017-05-10 09:10:02
  [注1]:唐僖宗乾符中,关东荐饥,群贼啸聚。黄巢因之,起于曹、濮,饥民愿附者凡数万。帝乃辞崇家,与仲兄存俱入巢军,以力战屡捷,得补为队长。

  [注2]:二年二月,巢以帝为同州防御使,使自攻取。帝乃自丹州南行,以击左冯翊,拔之,遂据其郡。
  [注3]:九月,帝遂与左右定计,斩伪监军使严实,举郡降于重荣。重荣即日飞章上奏。时僖宗在蜀,览表而喜曰:“是天赐予也!”乃诏授帝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
  [注4]:全忠多权数,将佐莫测其所为,惟敬翔能逆知之,往往助其所不及,全忠大悦,自恨得翔晚,凡军机、民政悉以咨之。
  [注5]:翔自释褐东下,遭遇霸王,怀抱深沉,有经济之略,起中和岁,至鼎 革大运,其间三十余年,扈从征伐,出入帷幄,庶务丛委,恆达旦不寝,惟在马上 稍得晏息。每有所裨赞,亦未尝显谏,上俯仰顾步间微示持疑尔,而太祖意已察, 必改行之,故裨佐之迹,人莫得知。

  [注6]:使者晨至梁,敬翔恐太祖暴怒不可测,乃匿使者,至夜而见之,谓虽有所发,必须明旦,冀得少缓其事而图之。既夕,乃引珍使者入见,太祖大惊,然已夜矣,不能有所发,翔因从容为太祖画。
  [注7]:及太祖大渐,召至御床前受顾托之命,且深以并寇为恨,翔鸣咽不忍,受命而退。庶人友珪之篡位也,以天下之望,命翔为宰相。 友珪以翔先朝旧臣,有所畏忌,翔亦多称病,不综政事。
  [注8]:翔返室叹曰:“李振谬为丈夫耳!硃氏与晋仇雠, 我等始同谋画,致君无状,今少主伏剑于国门,纵新朝赦罪,何面目入建国门也!”
  乃自经而卒。数日,并其族被诛。
  [注9]:崇韬颇惧,语其故人子弟曰:“吾佐天子取天下,今大功已就,而群小交兴,吾欲避之,归守镇阳,庶几免祸,可乎?”......庄宗怒,遣宦官马彦珪至蜀,视崇韬去就。彦珪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珪矫诏魏王杀之。
  [注10]:重诲自为中门使,已见亲信,而以佐命功臣,处机密之任,事无大小,皆以参决,其势倾动天下。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旁无贤人君子之助,其独见之虑,祸衅所生,至于臣主俱伤,几灭其族,斯其可哀者也。
  [注11]:自契丹与晋盟,始成于维翰,而终败于景延广,故自兵兴,契丹凡所书檄,未尝不以此两人为言。.....是夜,彦泽使人缢杀之,以帛加颈,告德光曰:“维翰自缢。”德光曰:“我本无心杀维翰,维翰何必自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