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为人知的殖民者——汉人及其祖先的扩张史》
第28节

作者: 寒山憶雪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待续

  日期:2016-11-10 11:25:26
  24. 龙的故事
  据传说,不降之后的古崇国君主依次是扃、廑、孔甲。
  孔甲在位时,迁都于西河。西河在哪,无从考证。孔甲在位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崇拜鬼神。夷羌混合的夏人,原本并不推崇鬼神,根据后世周人崇拜祖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来推测,夏人多半也是崇拜祖先,或者至少,也是不崇拜鬼神(原始宗教)的。
  孔甲此举,似乎是相通过推广某一原始宗教,来改变各方国的信仰,通过这一过程架空原本祭祀祖先的专职祭司,加强王权而已。所以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很多部落、方国产生抵触,开始与古崇国渐行渐远。

  第二件事,是养龙。行内行外都在争论,孔甲任命刘累养龙,这个龙究竟是鳄鱼,还是马?说是鳄鱼的,自然有各种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但是寒山倾向于是马,理由也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首先,龙马混用是常见的。且不说现代还有龙马精神这个词语,古代更是有这么一句话叫做,马八尺以上者为龙<周礼>。
  其次,争论是马还是鳄鱼,得放到整个时代的大环境中去看。
  孔甲机缘巧合得到了两头龙,中原地区没有会饲养的,只有刘累祖上曾经和专职饲养龙的部落混过,所以赶鸭子上架,被孔甲册封为韦国的君主,专职饲养这两条龙。结果刘累力不能及,其中一个龙被养死了,一段时间后,孔甲来寻问两个龙的情况,刘累无法交待,害怕事情的严重后果,所以率领族人逃亡到偏远之地,躲避孔甲的惩罚。
  是什么样的事情,可以严重到,让刘累宁愿放弃一个方国的君主,举族逃亡?又是什么样珍贵的东西,可以让孔甲对刘累施加那么严重的惩罚?
  如果这个龙是鳄鱼,在4000年前到3000年前这段夏商温暖期,中原气候如同今天的江南,华北到处都是大象、犀牛、竹鼠等亚热带和热带动物,扬子鳄应该是有水域的地方都容易见到和捕捉到的,不稀罕也不珍贵。不可能因为死了一条鳄鱼,刘累就担心遭到最严重的惩罚而举族逃亡。

  所以,这个龙,只能是当时中原最罕见、最珍贵,而且价值也非常巨大的动物,马。
  在我们熟知的文明史时代,马尚且是战争和运输最重要的畜力。由马组成的轻重骑兵,是古代的突袭队和坦克部队,战略价值非常巨大。在马镫发明之前,骑兵的威力虽然不如步兵、车兵,但是马匹可以运载士兵,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战场,无论是援助、奇袭还是撤退,都占尽了优势。
  马的价值如此巨大,这也就难怪刘累养死了一只,会对事情的后果那么害怕。
  但是,疑虑依然还是有的。即便是如同核武器那样高科技军工的马匹,无非是养死一只,就如同核武器试验失败了一次,完全可以再接再厉呀,不至于一次失败,就要以最严重的惩罚来作为代价吧?
  但如果,同时存在一个竞争对手,也在日赶夜赶进行核试验,甚至已经试验成功了,一旦自己落后,就会导致亡国灭种的危机呢?
  这样的话,就不难理解,为啥养死一匹马,就会导致最严重的惩罚了。
  待续
  日期:2016-11-10 11:26:55
  25. 殷商始祖王亥的故事
  赶在孔甲之前,将养马“核试验”进行成功的,就是河北地区的商国。
  在4000多年前,黄河的泥沙因为地转偏向力的原因,把南黄泛区的无数条河道和沼泽群填塞之后,超过一半的水流改道北黄泛区,注入渤海。
  北黄泛区的几条河道从现在的洛阳以北,朝东北方向随意蜿蜒,加上大大小小的湖泊,使得整个河北的中东部地区都处在一片泽国的状态,没有部落在这里定居,这里是喜湿的水生、半水生的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北黄泛区的沼泽群一直到战国时期才逐渐淤塞,但直到明清时期,依然可以窥见当年的遗迹。冀中地区,从邢台到保定到天津这条线上,分布着大陆泽、宁锦泊、白洋淀、五官淀、得胜淀、三角淀等湖泊湿地,其中白洋淀更是遗留到现代而没有被淤塞。这些都是上古北黄泛区大湖沼的遗存。
  所以,在这个时代,河北地区适宜定居的干陆地区,只有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这条狭长的平原。相当于现在的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唐山一线,至于衡水、沧州、天津以及山东的德州,都在北黄泛区沼泽群的范围内。
  在这条狭窄平原上,太行山和燕山中流出来的水流,形成无数条大小河流,注入北黄泛区,把这条狭长的平原切割成无数块。这其中,从南向北有几条比较大的河流,分别是卫河、漳河、滹沱河、易河、海河、滦河等。

  从磁山文化乃至于更早的南庄头文化开始,夷人的各个部落就生活在这些小河流沿岸的台原上,到3900年前左右,商族开始在这里出现。
  甲骨卜辞中,能够追溯的最早的商国君主,叫做亥。和伯禹、后羿等称号的语法结构一样,商族人也是把称号放在名字的前面,亥也就叫王亥。
  传说记载亥之前还有冥、相土等君主,但是都无法和甲骨卜辞印证。王国维仅仅考证到亥之前的君主,也就是亥的父亲,冥,又叫季。
  甲骨文中的季,是一个人形的子字,顶着禾苗的形象。可以由此推测,商王季时代,商部落对种植业非常重视,甚至而言,商王季之所以叫季,就是这位商王在出生时,恰好赶上丰收的季节,重视农业的商部落,把收获的整棵粟子放在他的头顶,寓意着这个未来的君主能够给部落带来更大的丰收。
  季时代的商部落,位于河北狭长平原的中部地区,大约在漳喝到易河之间,现在的邯郸以北,保定以南。对农业的重视,以及部落人口的繁衍,让他们对新的土地有了渴望,在南北的土地都有其他部落定居的情况下,商部落开垦黄泛区边缘的河滩湿地和沙洲,开辟新的农田。
  这就是传说中记载的,商王冥治水,最终在一场洪水爆发中丢失了性命。
  季死后,他的儿子亥即位。在这段时期,商部落的地盘恰好靠近太行山西麓的戎、狄部落,相互之间难免有往来交流,或许是和平贸易,或许是战争掠夺。不管是哪一种,商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了戎、狄部落所饲养的牛和马,以及他们西部的兄弟部落从陇西传来的青铜技术。
  由于北黄泛区淤塞的非常缓慢,尤其是商部落,很不巧的位于北黄泛区的左岸。北半球的泥沙多往右岸堆积,左岸反而容易被水流侵蚀,不仅难以淤塞,反而容易被河水冲刷淹没。所以商部落无法像古崇国、古嬴国、有穷氏那样占了天时地利。商部落繁衍的人口没有更多的土地,只能寻找新的出路。
  出路有两种,第一种是迁徙,夺取其他部落的领地,或者寻找新的无主之地,分散部落本部的人口压力。第二种是开辟新的产业,在种植业之外,用新的产业来缓解人口压力。

  没有占到黄泛区淤塞的地利,但是商部落却占到了与戎、狄部落相邻的地利。商族人引进戎、狄部落所饲养的牛、马、羊,在种植、渔猎之外,又发展起牧业来。无法开垦成为农田的地区,比如河滩湿地、山坡、森林,就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放牧马牛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