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为人知的殖民者——汉人及其祖先的扩张史》
第25节

作者: 寒山憶雪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启死后,能和太康吹胡子瞪眼的,大约就是各个氏族的族长,禹的兄弟(太康的叔祖们)、启的兄弟(太康的叔父们)以及太康的兄弟们。由于禹和启的时代,四处扩张,太康的叔祖、叔父们大多各自率领一部分族人,到新征服的地方建立新的部落、方国,比如有扈氏、褒氏,所以在古崇国本部,除了国君太康外,最大的山头就是他的弟弟仲康了。
  兄弟反目,争夺王位,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在政局稳定的情况下,二号势力争夺王位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尤其是山头林立,各个氏族部落还支持现状的情况下。除非,有外力来干涉。
  仲康就恰恰赶上了外力的干涉,这支外力,就是有穷氏。
  据传说,有穷氏的军队在太康外出狩猎时发动政变,截断太康的归路,使得太康流落黄河以北,而政变之后,仲康成了夏联盟的首领。
  传说不一定就是真实,真实更有可能的是另一种情况。仲康与太康兄弟不和,为争夺君主之位而较劲,古崇国陷入内乱。在这种局面下,有穷氏率领东夷联军,沿着黄河南岸西进,直接攻打古崇国的都城——斟鄩氏部落所在地,洛阳盆地某处。
  由于古崇国在内乱中消耗了不少实力,加上东夷联军实力强大,所以古崇国最终战败,君主太康被流放到黄河以北。
  和200多年前的古虞国攻打古崇国,流放崇伯鲧,古虞国只针对古崇国的王族大宗一样,有穷氏也只针对太康一系,扶植仲康成为古崇国的新君主。之所以这么做,目的都是一样的,尽可能的减少军队的损失,减少统治的成本,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快的时间,统战古崇国其他贵族,让古崇国臣服于自己。
  所以最终,仲康自然是臣服于有穷氏,有穷氏替代古崇国成为夏联盟的霸主,酋长羿自然也就成了夏联盟的首领了,所以在后世的传说记载中,羿的名字前往往会加一个最尊贵的称号,后,也就是后羿。

  这段传说,就被称作太康失国。
  日期:2016-11-10 11:16:50
  (2)战争的第二阶段,仲康父子力求中兴
  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去摧毁古崇国的上层贵族,或者流放古崇国的大部分族人的话,也就意味着有穷氏无法把自己的贵族分封到古崇国的地盘上,更意味着后羿必须回到自己的地盘上。
  所以太康失国后的局面是,各个部落还是各个部落,只不过夏联盟有所扩大,有穷氏部落群加入了进来,而且联盟的老大哥从古崇国转到了有穷氏那里,古崇国沦为二哥的位置。
  仲康自然不甘心失去联盟老大哥的地位,所以他们父子两代都致力于中兴古崇国,也就是努力夺回老大哥的位置。
  据传说记载<竹书纪年>,仲康在位七年,做了两件致力于古崇国中兴的事情。第一件事是在秋季日食的某一天,征兵讨伐某个方国,重新树立古崇国作为老大哥的威望。第二件事是,册封古崇国的铁杆盟友、高阳氏部落的后裔方国——昆吾国,赐予昆吾国君侯伯的爵位。依然是重新树立古崇国作为老大哥的册封权威。
  仲康挂了之后,他的儿子相即位。相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恢复古崇国的实力和威望,而且动作更大开大合。据传说,他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事,即位当年,征讨淮夷。也就是淮河中上游的夷人部落。

  第二件事,即位第二年,征讨风夷、黄夷。
  风夷是风姓夷人部落,有宿国、有仍氏、有莘氏、须句、颛臾等方国,源自于大洪水之前的高辛氏部落。这些方国分散在鲁西南地区,现在的菏泽、济宁北部一带。风姓又作凤姓,与嬴姓同源,或者血缘相近。
  有穷氏崛起后,风姓部落中,与崇国关系紧密的方国,比如禹的舅族有莘氏、相的妻子母族有仍氏,尚且站在崇国阵营,而其他风姓部落,大多加入到有穷氏为首的东夷联盟中去了。
  黄夷就是启时代的古黄国的后裔,源自于伯益的儿子的封国,在启与益争夺后位的战争中,古黄国族人被从豫东皖北地区驱逐到淮河上游,现在的潢川一带。作为古老的嬴姓方国,在有穷氏崛起之后,不惜跨越千里相互结盟。
  相率领崇国族人远征风夷和黄夷,直接的结果就是让这些已经加入到东夷联盟的方国、部落,叛离东夷联盟,反过来臣服崇国。从而壮大崇国联盟的实力,削弱有穷氏。
  到了相在位的第七年,夷人部落中的于夷部落,主动来朝见崇国。这意味着,不需要崇国继续武力征伐,就已经可以让崇国的声威远播,折服各个部落方国了。在这种局面下,崇国重夺联盟老大哥的位置就指日可待了。
  (3)战争的第三阶段,寒氏代穷而灭崇

  正因为古崇国走在逐渐复兴的康庄大道上,而有穷氏却没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所以在古崇国征伐了风夷、黄夷,最终让于夷主动朝见臣服崇国这一系列事情发生后,有穷氏君主后羿的威望急剧下滑。
  在这种局势下,作为东夷联盟的二哥部落,伯明氏在酋长寒浞的领导下,取代了有穷氏,成为东夷联盟的新老大。
  伯明氏得名于某一任酋长的名字,明,加上酋长的尊称伯,合为伯明。但这个部落的姓为寒,或者氏为寒,已经不可考了。
  伯明氏取代有穷氏经历了一系列血腥的争斗,后羿最终被杀死,他的子孙也被屠戮,族人部众被瓦解,纳入伯明氏贵族的统治之下,有穷氏几乎从此消亡。
  整合了有穷氏的势力之后,面对古崇国有条不紊的恢复实力、逐渐蚕食东夷联盟的局势下,寒浞决定采取最激进的战略反击,率军直接攻打古崇国的都城。
  在征伐夷人部落时,相迁都到商,具体在什么区域,无从考证,但根据迁都就近征伐夷人的需要,应该是出了洛阳盆地和嵩山地区,位于夷夏交界地带的豫东地区。正如明成祖为了就近征讨北元的需要,把都城迁到明元交接地带的燕京一样。

  伯明氏的进攻比较猛烈,帝相不得不把都城从商地迁到斟灌氏所在地,回到了郑洛地区。
  打个比方,就像面对明成祖的威胁,如果北元大军频繁攻打燕京地区,迫使明成祖把都城迁到河南或者迁回南京,北元顿时就会感到威胁减轻了。
  同样的,崇国把都城迁离商地,回到郑洛地区后,伯明氏也会感觉到威胁减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进入了短暂的对峙时期,一些处于中间摇摆的部落方国,逐渐的加入到伯明氏为首的联盟中来。
  这一短暂的对峙期,据传说,持续了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伯明氏不断的拉拢那些在两强之间摇摆的部落方国,灭掉一些支持崇国的部落、方国。比如位于斟灌氏东面的戈国和过国,就被伯明氏所灭,寒浞的两个儿子率领族人占据了这两个地区。
  这是一场争夺盟友的对峙,最终伯明氏占据了优势。据传说,相在位的第二十八年,伯明氏继续向西进攻,最终灭掉了崇国的核心部落,斟鄩氏和斟灌氏,崇伯相被伯明氏的军队杀死,王族大宗遭遇屠戮,王族的旁支成员纷纷逃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