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为人知的殖民者——汉人及其祖先的扩张史》
第19节

作者: 寒山憶雪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高辛氏衰落以来,又是100多年,寒冷期更加接近尾声,北方的均温和降水量都已经超过今天的正常状态,每年夏季黄河的河水肆掠,令大黄泛带变成连片的泽国,这就是中土历史上传说的大洪水时期。
  豫北、豫东南地区的部落、方国饱受洪水侵扰,他们寻求其他部落帮助抗洪,这就导致中原联盟召开联盟大会商议合作抗洪的事情,俗称会盟。

  在会盟上,各个部落方国一致推举古崇国来协助东方各部抗洪,这倒不是古崇国在各部中的人缘有多好,而是崇国的地盘与东方的黄泛区接壤,而唐虞两国原在崇国西面,太行山、崤山以西,路途遥远,对东方抗洪起不到多少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联盟首领的古唐国君主,不赞同崇国帮助东方部落方国抗洪。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协作,会让古崇国与东方部落方国打成一片,逐渐的帮助崇国树立威望,古唐国的联盟霸主地位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威胁。所以在《尚书·尧典》中就记载了,尧问怎么抗洪,开启会盟的议题,接下来四岳(各个方国部落)请求让古崇国的君主鲧帮助各国各部,尧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否定这个建议,接下来各部各国坚持这个主张,依然请求让古崇国协助抗洪。

  这一番会议,充分的体现了,崇国在联盟中的威望已经非常高了,高到可以有大把的小弟来支持,来反对古唐国的意见,高到已经就差一步,就可以拱翻古唐国,成为联盟的一哥了。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后来的文明时代,上演过无数二哥和大哥争夺老大位置的场景。最近的一次,就是某朝的金刀卯监国时代,作为二哥的金刀卯监国,与大哥皇帝争夺盟主大位。遇到这种情况,亘古不变的解决办法是,双方都拉拢老三,谁得了老三,谁就赢了这一盘。所以皇帝最终成功拉拢老三相国,二哥监国下场凄惨。
  和后世一样,这个时代,一样需要这个办法。古唐国的君主解决办法,是继续笼络绿叶部落古虞国。唐尧(根据前面对尧字的剖析,这个名词就相当于唐王、唐侯,而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把王室的女子嫁给虞国的年轻君主,这个君主和他的部落一样姓姚,单名一个舜字。
  待续
  日期:2016-11-10 10:29:13

  15.夏王国前传(虞氏代唐,崇国在后)
  其实,古虞国的这位年轻君主叫不叫舜,谁也不能确定。因为,在商之前还没文字,即便是本族的子孙后裔,口口相传祖先的光荣,到有文字的商王国后期,也是900多年了,到西周时更是1200多年了。如此漫长的时间,原先的人名肯定传的面目全非了,后人再根据面目全非的人名附上一个类似的文字。
  且不管名字的真假,但这样的人物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咱们姑且就称他为舜吧。
  舜成为古唐国君主的女婿后,那是极尽交好,唐虞两国的关系如胶似漆。就像建州女真有了科尔沁蒙古的支持后,可以打垮漠南蒙古一样,古唐国有了古虞国的支持,他的霸主地位也得到巩固,并且暂时压住了古崇国的蒸蒸日上的势头。而古虞国也在古唐国的庇护下发展实力,渐渐有从三哥晋升为二哥的趋势。
  和某朝的、监国相争的局势一样,古虞国扮演的角色类似于某相国。大哥拉拢老三相国,彻底打翻了二哥监国,而后的历史却成了大哥与老三相争,而且最终,虽然老三没有熬死大哥,但是老三的小弟和后人们,却拱翻了大哥的子弟帮,成了最后的赢家。
  古唐、虞、崇三国的历史,与4100多年后的那一段局势十分的相似。大哥唐国成功的团结了老三虞国,实力大增,终于以崇国抗洪不力为借口,出动武力攻打崇国,将崇国的国君——传说中的崇伯——鲧流放了。实际上,还有可能把古崇国中的王室大宗都驱逐了,留下的只是古崇国王室中的小宗旁支,而传说中的大禹,就是他们的后裔。
  在削弱的古崇国之后,古唐国仍然需要虞国的支持,来震慑东方古夷人和南方古苗人的各个部落方国。利用这个需求,虞国君主不断加强本国的实力,在其他部落方国中积累声望,而且利用自己作为唐国君主的女婿这一身份,逐渐参与到古唐国的公共事务中去,在古唐国的王廷中也渐渐扎根。

  对上古存在美好幻想的儒家人士认为,古唐国君主是有意提拔女婿,认为自己的儿子争强好胜而且没有仁义之心,所以有心传位给女婿。于是唐尧年老之后就由虞舜摄政,唐尧挂了之后,各部落来朝见虞舜而非唐国的继任君主,于是虞舜成为中原联盟的首领。这被儒士们赞颂为大同时代的禅让制,倍加推崇。
  但是冰冷的现实绝不是儒士幻想的那样。古虞国的君主在唐尧年老时,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发起了政变,将唐尧软禁,打压古唐国中反对自己的势力,拉拢和扶植古唐国中愿意顺从自己的势力,最终兼任了唐虞两国的君主,让古虞国成为中原联盟的新霸主。
  上古时代并非儒家典籍中所描绘的那般美好,又是禅让制,又是良好的礼仪秩序。实际上周礼的那些规矩,是强大后的周国制定的,虽然说这些礼制观念的积累形成是漫长的部落斗争的成果,但毕竟只是对政治浪漫而美好的期盼。
  政治角逐真正依靠的还是实力的比拼,礼仪秩序、怀柔绥靖也罢,铁拳对抗、刀兵相见也罢,阴谋政变也罢,都只是发挥出实力的方式。且不说礼制崩坏后的郡县时代各种残酷血腥阴谋的政治斗争,就是推崇礼制的西周时期,不还是有周幽王太子引兵弑父的行为么?
  推崇礼制的西周时代尚且如此,礼制形成前的史前时代,发生这种赤裸裸的部落征战、权力斗争的事情,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拱翻了古唐国之后,舜还率领中原联盟讨伐三苗,在这场虞苗战争中,三苗各个部落在这场战争中失利,其中有一支部落迁离故土,顺着汉水往上游迁徙,最终艰难抵达汉水源头,陇南山区,融入当地的戎羌族群,史称“窜三苗于三危”。
  但是三苗各部没有被打垮,他们依然以共工氏部落为首,维持着部落联盟,但是经过这一次战争,他们对中原联盟的威胁减少了许多,对中原联盟首领地位的争夺力度也减小了很多。
  古唐国被拱翻,古崇国被打压,三苗联盟被削弱,古虞国在霸主地位的开局阶段就达到了鼎盛的势头。但是部落时代,不可能风平浪静,不可能长期维持稳定的霸主地位,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给其他部落壮大的机会。
  即便是崇国被打压了,王族被驱逐流放了,但是虞国的君主依然没办法真正让崇国伤筋动骨。因为两个方国的人口、资源、财富都相当,虞之所以能战胜崇,不仅仅是借了古唐的势,还在于虞伯善于统战,把主要矛头集中针对崇伯,而不是崇国的所有贵族。
  在这种情况下,虞国可以比较容易的摧毁崇国的最高层权力,而扶植其他贵族成为崇国的君主。这也就意味着,虞国依然需要拉拢崇国的其他贵族和平民,崇国的实力依然还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