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西游记』里如来佛、玉帝、太上老君等谁大谁小的问题》
第55节

作者: 而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没有立场不行,立场不坚定也不行。Lz认为立场分级,作为人类总该首先站在人的立场。比如,象铁木真动不动屠城。屠城总是彻头彻尾反人类的罪行吧?但因为政治或其他需要,他竟被很多人、很多书藉传颂崇拜。立场不稳,善恶观可怕。

  日期:2017-01-31 10:31:52
  道教的创世界及神仙演化
  21.修行的佛道衰败  求助的宗教盛行
  LZ前面讲过,无论佛或是道的信徒,根据主要目的不同,大致分两类。一是修行者,通过学习训练道法或佛法,成仙神或成佛菩萨。二是祈愿者,通过拜祭等方法,请求神佛满足自己某个心愿,得到某种幸福,避免某种祸事。
  本来这两类人是并驾齐驱互为补充的。但明初刘伯温斩断了仙凡通道,人间的道、佛修行者很难得到神佛面对面的指导指示,凡间仙佛界能量(有人称其灵气)越来越少,成仙佛更困难。明朝以来,修行越来越没效果,修行看起来就是无用功或傻逼行为,修行者被很多人认为是自欺欺人的二傻子。因此,到了清代,佛、道两家的真正修行者越来越少几近于无。又因为,仙凡通道虽断,但神佛远程显灵的手段并未受影响,因此,很多开过光的神佛圣像仍然灵验,所以祈愿者越来越多。

  清代,信众主体是祈愿者,祈愿对象基本又是儒、佛、道三教合一。一个信众要祈福,基本并不专注于固定对象,而是满天神、佛、圣都请都信。为了满足祈愿者,道观、佛庙也摆有对方的圣像。比如全真教道观常有观音像,佛庙里也常有玉帝、财神像。
  如同元代一样,清代统治者仍推崇大日如来的密宗,扶持藏传佛教,康熙皇帝把藏传佛教定为“国教”。事实上,清代最终能夺取江山,与藏传佛教把女真、满、蒙联合成统一战线分不开,这事不便详述打住。
  清朝廷大力弘扬大日如来,强力打压汉人正统佛教信仰和道教。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大家如果看过LZ前面写的《陆压列传》,想想大日如来是谁?是妖皇帝俊一脉仅存下的血脉,肩负族恨家仇的妖族十太子陆压。对于在这片土地取代妖族成为天地主角的汉人,对于妖巫大战推手的玄门(道教前身),大日如来会有何态度?无非就是大棒胡萝卜。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信仰的潮流已是三教合一,这种潮流的代表,佛家的禅宗和道家的全真教,在汉人信仰中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本来各种现实利益矛盾就极大,连宗教思想都这么针锋相对,可想见有清一代,朝廷和民间的那道鸿沟有多大。朝廷时刻风声鹤唳,稍有风吹草动就大打出手。民间总是蠢蠢欲动,一遇瑕隙就见机起事。国家陷入无穷无尽的内斗,朝廷因此越来越多疑、保守、狭隘。落后是必然结果。落后就要挨打,英国侵略、法国侵略、俄国侵略,八国联军一起侵略,连小日本也侵略。这种情况下,清朝廷还在叫嚣:“宁给友邦,不给家奴”。听见没,是“家奴”。很多汉人以蒙元为荣、以康乾盛世傲。原本自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被人侵占当了家奴,有什么好为新主子家的盛达为荣傲的。

  清政府“攘外必须安内”的政策,在宗教信仰领域同样实行。佛教显、密之间,佛道之间的斗争,给了外教可趁之机。本来佛道争雄的东土,被西方教强势进入。洪秀全领导一个西方教的变异版——拜上帝会,就能吸引无数人信仰,就能凭此夺取半壁江山建立太平天国。如果不是洪秀全异化得太过,不被西方教接受,那结果如何真未可知。内斗乃衰败之根本。
  《道教的创世界及神仙演化》系列就讲到这。民国以后的事,LZ胆小,不写了。
  不管怎样,道家到今天仍然存活下来,虽然主要是信徒和神仙之间以供奉求助与受供护佑的关系存活。虽然灵气少,修行不易。但信仰永远是一个人心灵的最终家园。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但无论多远的田野,寻到了之后也就成了眼前。只有信仰才是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而唯物主义的道家仙神世界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新的一年,愿满天神灵护佑各位,财运、官运、寿运、学运、桃花运事事鸿运当头。福生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日期:2017-02-01 01:09:23
  孙悟空列传
  ①
  小石猴出身时面临的是有史以来最可怜的惨状,无父无母无族群甚至无同类。既没有任何人来养他,更不会有人去教他。有人或许可以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是富二代,可以抱怨父母能力弱。但再弱的父母也提供了基本生存所需吧。小石猴却连抱怨对象都没有。换成其他任何一个灵长类生物,出生后遇到完全没有援助的情况也该活活等死吧!
  婴儿期的小石猴没有等死,他顽强地在山中生活。没人教,就观察其他动物,从而学会行走跳跃;没吃喝的,就摸索着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没有伙伴,就主动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在最最极端的恶劣条件下,小石猴快快乐乐地活到了童年期。
  童年时代的小石猴最勇敢,最富于冒险也最愿意助人,每一次有兽类遇到急难险重的事情,他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这是他获得各兽群接受认可主要原因。有一天,猴群发现一个巨大的瀑布飞泉,大家非常想知道飞瀑的源头从哪而来。但众猴被威力巨大的飞瀑所吓,都心怯不敢去探测。于是有猴子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没有猴子敢站出来。“我进去!我进去!”关键时刻,小石猴又一次站了出来。

  小石猴勇敢地跳进了汹涌的飞瀑,里面没有想象的危险,而是一个山洞,里面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是的,就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面对如此巨大的财富,小石猴没有半点据为己有的私心,而是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传给猴群,并带领猴群住进了水帘洞。从此,花果山众猴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猴群被小石猴的本领、勇敢和无私所折服,又感恩小石猴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大家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于是众猴依照前约,拜小石猴为王。小石猴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美猴王统领猴群,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独自为王,不胜欢乐。这样无忧无虑过了三百多年后,美猴王成为了一个少年。有一天,少年美猴王突然道心开发,认识到没有本事,不学无术,总有一天会年老血衰直至身亡。于是,他立下了学习长生不老术的伟大志向。他是典型行动派,第二天,美猴王便独自登筏,义无反顾地开向陌生的大海波中。第一次看到这,我便深深被美猴王折服。一个什么都有的王,却毫不留恋所拥有的一切,为了梦想独自走向危险陌生的远方,这种大无畏精神不弱于哥仑布、麦哲伦和历史上任何一位探索者、探险家。

  接下来八、九年,美猴王朝餐夜宿,穿州过府,在市尘中,学人礼,学人话,一心想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但所遇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普通人做一件事如果八、九年毫无头绪,就会感叹梦想总是遥不可及,通常就放弃了。面对这种情况,美猴王并没灰心丧气,也丝毫没有放弃理想回去继续过自由自在生活的打算,而是一如既往的继续努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