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源流史》
第55节

作者: 麟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453年,阿提拉大单于又娶了一名少女为妃,然而在新婚之夜,阿提拉却神秘地死在了婚床上。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大单于之位,打起了内战,匈奴帝国在瞬间瓦解崩溃了。匈奴帝国的内战,给了被奴役民族以机会,454年,东哥特、吉皮底人组成联军,在匈牙利打败了匈奴,从此,匈奴人被迫又退回了南俄罗斯草原。在461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奴帝国,发动了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战争,遭到失败。468年,他又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自己战死沙场,从此匈奴人逐渐沉寂了下去,直至被历史彻底遗忘。

  匈奴帝国崩溃不久,深受匈奴摧残以及匈奴引发的蛮族西迁影响的西罗马帝国也彻底走向了绝路,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攻占了罗马城,末代皇帝、6岁的罗慕洛被俘虏,西罗马帝国自此灭亡,标志着欧洲封建时代的开始。
  日期:2016-04-30 08:36:43
  三、东胡人
  东胡人曾是活动在滦河中上游及其东北部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它包括了许多族属相同而名 东胡族号不一的大小部落,和匈奴一样,同属北方游牧民族。东胡,并非东胡族人自命之名,因匈奴人自称胡人,所以中原人便把活动在匈奴之东的部族,皆称为“东胡”。由此代代沿传,东胡便成为活动在那个地区的部族之名了。在历史演进中,东胡族有其由弱渐强的曲折历史过程,也曾有为本族的利益东拼西杀,南侵北伐的辉煌时期。

  (一)、东胡祖源
  东胡族的祖先为何许人,一直是史学界尚存争议之题。东胡起源于风姓东蒙豕韦,东夷蒙国豕韦被商汤所灭后北迁与武庚建立的北殷胡人融合。有人则说东胡族人是商末周初箕子东赴朝鲜时留下的遗民;有人提出东胡族系殷商之后裔;还有人认为东胡族来自东北土著氏族部落,但无可靠的史证。东胡族的祖先源自殷商氏族较为可信。据《诗经•商颂•玄鸟》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有方将,帝立子生商”。说的是简狄吞食玄鸟之卵而生契。古代女性与异性感应而生子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它反映了两个历史内容:一是商族在简狄和契时,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简狄时还是母系氏族社会,人们知母而不知父,所以只好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解释契的出生。契以后商族世系都是父子相承,商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二是商族是一个以玄鸟为图腾的部落。契,是商族先祖,在禅让时代,契曾佐禹治水有功,舜封之于商,赐姓子氏,并任命他为司徒掌教化。这个以玄鸟为图腾的部落,最初居住在燕山以北的广阔地域。 《荀子•成相篇》载: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史记•殷本纪》称:“成汤,自契王至汤八迁,汤始居 东胡族亳,从先王居,作《帝诰》”。《世本•居篇》更把商族居住地指明:“契居蕃(亳),昭明居砥石”,蕃(亳)和砥石,即今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是殷商氏族兴起之地。而这个地域正是后来东胡族活动的地区。这种地缘关系绝非偶然,它证实了殷商氏族的沿代相传的关系。然而,殷商在南,东胡居北,殷商之地又是如何沿传于东胡呢?据《史记•殷本纪》“索隐”说:“北殷氏秦宁公所伐亳王,汤王之后也”。《通志略•民族略》注曰:“成汤之后,有北殷氏”。殷商氏族自契至汤14世共八迁,渡黄河而至殷(今河南安阳),是经过了一个艰难而长期的历史过程的,也不是整族聚迁。其中故土难离者有之,年老体弱者有之,遵命留守者有之。这个“北殷氏”可能就是殷商南迁后,仍然留居蕃(亳)与“砥石”之故地者。他们原来不称“北殷”,直到商族迁至“殷”地以“殷”做为国都后,才有“北殷”之称。形成“南殷”、“北殷”相互对应之势。

  这里所说的“北殷氏”,并非武庚叛乱败逃北奔后建立的“北殷王国”。武庚即商朝败国之君纣王之子。殷商覆亡后,周武王对殷商奴隶主贵族采取宽容和笼络政策,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朝歌,利用他统治商之遗民。后来,武庚利用商王朝统治核心出现的矛盾,勾结蔡叔、管叔、霍叔,联合东方旧属,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武装叛乱。周公“内弭父兄,外扶诸侯,”率师东征。在强大攻势下,武庚叛乱失败,率残余部众“北奔”。为什么武庚败逃至北殷氏之地?史无明文记述,然而可以推断,在周公大军追杀下,武庚逃到那里都是死亡之路,而逃至殷商兴起的故地——北殷氏之地,或许还有一线生存的希望,因为他认为这里有他存留的社会基础。武庚在北殷之地建立北殷王国,企图以此与周王朝对峙抗衡,但周王朝是不允许这个王国存续的。经过这三年苦战,终于平定叛乱,诛武庚,杀管叔,流放蔡叔,北殷王国便从这块土地上消失了,从此,北殷氏族人不敢称其名,外部人不知其名,认为北殷氏族已经“蒸发”了,因而史书便把北殷氏后人称为东胡了。

  至“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纷纷逐鹿中原,先后在黄河流域和四川建立割据政权,并掀起认祖归根之风。其中慕容氏鲜卑先后建立前燕、后燕、南燕、西燕政权,自认为“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秃发乌孤鲜卑建立南凉,也奉其先祖为黄帝;鲜卑人拓跋部建立北魏,亦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并将拓跋氏的姓氏源于“黄帝以土德了战国时期,东胡又从晋、燕之北向东、向南扩张。当时的燕国即周初所封召公后代的属地,其地就在今北京一带。此时东胡势力所及已达燕的北部及其东北的广阔地域,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以北的滦河中上游、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包括今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西部,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此时正是东胡族活动地域最广阔的时期。

  (二)、东胡族的社会和文化
  东胡族早期社会文化,在历史文献中均无记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在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陆续发现了几批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经精心研究,对东胡族的社会和文化 东胡族才有了初步认知。
  东胡族和匈奴一样是一个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的游牧生活。他们的经济生活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也兼营狩猎,在接近汉族的地方也有些农业和手工业。从辽宁省宁城县南山根、朝阳十二台营子和锦西乌金塘等地,发现的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东胡墓葬看,墓内出土有猪、狗、马、羊、鹿、兔、狐等动物骨骼,说明东胡人的畜牧业很发达,畜牧业是他们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的生活资料。同时出土的还有石锄、石铲,证明东胡人早在石器时代就懂得并从事农业生产。《太平御览》卷844“饮食部”载:“乌桓东胡俗能作白酒,而不知蘖(qunie),常仰中国。”说明东胡人很早就会制作白酒,农业生产达到了一定水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