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源流史》
第8节

作者: 麟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样,经过三十多年的反复搏斗,阿拉伯人终于永远清除了拜占庭人在北非的势力,彻底挫败了柏柏尔人的抵抗,成为地中海南岸的主人、
  北非荡平了,战利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大马士革。但是,阿拉伯统治者并不因此而满足,富庶的西南欧立即成为他们下一个掠夺的目标。
  711年,穆萨派遣柏柏尔人塔立克•伊本•齐亚德统率1.2万人(大多数是柏柏尔人),由休达伯爵朱利安提供船只,在一座峭壁前面登陆。这座峭壁因此叫做Jabal Tariq(塔立克山),现在的Gibraltar(直布罗陀),就是由Jabal Tariq演变来的。711年7月,阿拉伯军在詹达湖岸边的巴尔白特河口与西哥特国王罗德里克的军队相遇。由于对罗德里克篡夺王位不满者的倒戈,西哥特的2. 5万之众被完全击溃,罗德里克下落不明。阿拉伯人长驱直人,势如破竹,很快便占领了马拉加、科尔多瓦和西哥特首都托莱多。托莱多是因犹太人做内应才攻陷的。穆萨嫉妒塔立克所取得的惊人胜利,712年6月,亲自率领1万名由阿拉伯人组成的军队冲进西班牙。穆萨在攻克塞维利亚和梅里达之后,在托莱多会见了塔立克。穆萨以违抗军令的罪名,鞭打并逮捕了塔立克。阿拉伯军北上,不久即占领萨拉戈萨。

  穆萨因战功卓著,遭人嫉恨,被哈里发召回叙利亚。他离开西斑牙后,阿拉伯人越过比利牛斯山脉深人到今法兰西境内。732年10月,图尔附近一战,阿拉伯人被法兰克墨洛温朝事实上的统治者夏尔•马秦尔击败,图尔成为阿拉伯人北进的极限。此时,阿拉伯人已精疲力竭,再也无法发动大规模的攻势。759年,甚至放弃了战略基地纳尔榜。
  穆罕默德逝世后,经过四大哈里发时期和倭马亚朝时期的两次大征服,到8世纪上半叶,阿拉伯帝国最后形成。它的疆域西起大西洋的比斯开湾,东至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跨有亚、非、欧一洲的土地。它比极盛时代的罗马帝国还要大,当时,世界上只有中国的唐朝可与之匹敌。这个帝国(包括阿拔斯朝)从伊拉克到地中海东海岸,再从埃及到摩洛哥的地中海南岸地区,逐步阿拉伯化、伊斯兰化。这个延续了600年的大帝国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富有智慧的人民和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倭马亚朝的专制统治下,人民群众稍有不满,便会遭到镇压。库法长官齐亚德•伊本•艾比(穆阿维叶的弟弟)是帝国东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和波斯)的独裁者。他豢养了4000名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的护卫,这些人既是侦探,又是丨警丨察。凡是对阿里后裔表示好感或辱骂穆阿维叶的人,很难逃脱他们的耳目。伊拉克总督哈查只,在惩办什叶派和哈瓦立及派的过程中,用强硬态度对付不忠顺的老百姓。据说,这位残酷的总督在伊拉克杀害了12万人。中亚朋吉卡特的居民起来反对哈里发的压迫,被阿拉伯军队在忽毡包围。朋吉卡特人投降后,男人被屠杀,妇女和儿童沦为奴隶。

  皇室贵族的穷奢极欲、无情剥削和专制压迫,势必激起人民的强烈愤恨。人民对阿拉伯统治者不再像早期那样支持,而是奋起反抗,与哈里发政权作斗争。
  倭马亚朝末期,帝国境内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起义。728年,中亚粟特人起义,整个费尔干纳地区掀起了反抗斗争。许多游牧的突厥部落也加人了粟特人的行列,起义坚持了10年之久。740年,倭马亚朝的死敌哈瓦立及派在北非发动柏柏尔人起义,反对易弗里基叶总督的专横、歧视和掠夺。柏柏尔人谴责总督贪污战利品,要求获得同阿拉伯人一样的待遇。哈瓦立及派提出的全体穆斯林一律平等,反对任何种族歧视的口号,把许多柏柏尔人吸引到自己的旗帜之下。起义遍及马格里布各地,人数达30万,起义者杀死总督,占领了丹吉尔等城市,直到742年,起义才被镇压下去。麦尔旺二世(744-750年在位)时期,哈瓦立及派在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再次反叛;叙利亚发生了从巴勒斯坦到霍姆斯的起义;哈达拉毛的起义者,占领了麦加和麦地那。

  什叶派、阿拔斯派和呼罗珊人在反倭马亚朝的斗争中,逐渐结成联盟。领导这个联盟的是阿拔斯派的艾卜•阿拔斯,他是伊拉克的大地主,穆罕默德叔父的玄孙。当时,倭马亚王朝政治腐败,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盖斯党人和也门党人自相残杀,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哈里发政权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747年6月,艾卜•阿拔斯以减轻赋税为号召,在呼罗珊举行起义。呼罗珊和河外地区的农民纷纷携带武器,投奔艾卜•穆斯林。伊拉克的哈瓦立及派乘机起事。木鹿附近约60个村庄的农民同时暴动。手工业者、商人及部分德赫干(波斯封建统治者的一种称号)也参加了起义。呼罗珊省会木鹿首先陷落。749年,伊拉克首府库法守将投降。同年10月30日,艾卜•阿拔斯在库法被拥戴为哈里发,人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落到了大地主手里。

  倭马亚朝的军队节节败退,麦尔旺二世决心作最后抵抗。750年1月,他统率1. 2万人,在底格里斯河支流大扎卜河左岸,与阿卜杜拉•伊本•阿里指挥的阿拔斯军队决战,倭马亚朝军队遭到致命打击。阿拔斯人直扑叙利亚。750年4月,占领大马士革,麦尔旺二世逃到埃及;8月,被阿拔斯分遣队追杀于卜绥尔城,倭马亚王朝从此灭亡。代替倭马亚王朝的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旗帜尚黑,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

  日期:2016-03-26 10:19:59
  (六)、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朝时期,阿拉伯帝国进人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某些因素在倭马亚王朝即已出现,到阿拔斯朝,新时代最后形成。
  在这个时代,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已不是纯粹的阿拉伯人。帝国的高级官吏除阿拉伯人外还包括大量的非阿拉伯人。纯粹阿拉伯人统治的时代结束了,取代它的是阿拉伯贵族和非阿拉伯贵族的联合统治。在这个时代,阿拉伯血统已不是至高无上,决定一切的因素。种族排斥和种族歧视逐步消失了,取代它的是阿拉伯人和非阿拉伯人的互相融合、互相吸收和共同前进。这在文化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阿拉伯帝国首都由大马士革迁到巴格达后,古代东方的因素,特别是波斯的因素,对帝国起着巨大的影响。波斯风尚占了上风,帝国政体是波斯式的,典章礼仪也是波斯式的。阿拔斯人夺取政权依靠波斯人。在较长的时间内,巩固政权也依靠波斯人,许多波斯麦瓦里,在发展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促进帝国学术繁荣方面,成就卓越,影响深远。不少波斯显贵在阿拔斯朝政府中担任要职,实际上形成了阿拔斯王室和波斯贵族的联合专政。波斯人哈立德•伊本•巴尔麦克在曼苏尔时期曾任泰伯里斯坦总督和宰相的职务。其子叶哈亚曾做皇太子哈伦•赖世德( 786-809年在位)的太师,后任哈伦的宰相。叶哈亚及其两个儿子法德勒和杰耳法尔掌握着阿拔斯朝的最高权力,威胁着哈伦的地位。803年,哈伦将杰耳法尔处死,叶哈亚及法德勒被捕入狱,家产全部被抄。尽管如此,波斯人在阿拔斯朝时期仍然起着重大作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