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蝴蝶效应”,那年代一般人都活不过 40》
第55节

作者: 碧血黄沙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2-18 10:43:37
  有兄弟可能会说,别逗了,一个常年刀头舔血的将军,会在意这个?
  我说会,您信吗?——
  冉闵害怕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是汉人,而策划和实施了这两次谋杀行动的都是羯人。

  这可怕么?
  怕不怕,分在什么地方。
  如果在战场上,凭冉闵的身手和带兵能力,是没什么可怕的;但此时冉闵在哪儿,后赵的首都邺城,这可是羯族人扎堆儿的地方,祸起肘腋,这就太可怕了。
  有句老话儿: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汉族人这么看外族,其实外族人也这么看汉族人。
  后赵是羯族人建立的国家,之前石虎杀石邃、石宣杀石韬、石虎杀石宣、刘氏杀石斌、石遵杀石世和石冲,石鉴杀石苞,杀了个天昏地暗;说到底,这是人家羯人的家务事。
  可现在,冉闵这个汉人大权独揽,请问你贵姓?
  可能有人会说,冉闵从他爹那一辈儿就开始给羯族人卖命,南征北战东挡西杀,立功无数,这还不被羯族人视为自己人吗?
  日期:2016-12-18 11:15:59
  这只能说,“民族”这个东东真的很奇妙,身上不是流着相同的血液,真的很难融合;拿现在的例子来说,您是一汉族,身边儿好几个朋友是回族,或者是卖切糕的维族,您跟他们平时一起玩耍的挺不错,可是到了特定的条件下,比如人哥儿几个一道去清真寺了,不带您玩儿了;您这会儿一个人儿单练,您会是什么想法儿?
  再说个在下自己的例子,在下当年曾在云南生活过几年(我天朝一共56个民族,云南那地方就生活了超过一半的少数民族),交了一些少数民族朋友;其中有几个是僳僳族的,他们其实都会说汉语和云南的方言,叫这几个哥们儿一起喝大酒,会有一个现象,在场的如果只有一个僳僳族的哥们儿,他会跟我们一道说汉语,讲段子;在场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僳僳族哥们儿,他们之间交谈,一定用他们本族的语言;旁人听来就跟外语一样,叽了呱啦的。

  事儿虽小,但挺能说明问题,民族归属,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
  这会儿冉闵就碰到这样的问题了。
  羯族人是这个国家“法定”的一等公民,你干的再好也只是个二等。
  怎么办?
  恢复原来的秩序,把权力还给羯人?那后果肯定是自己全家惨遭灭门。
  这个结果想想都让冉闵恐惧。
  恐惧到极致就是愤怒;既然你们羯人不能容我,那我就先下手为强!
  日期:2016-12-18 11:54:27
  他先派人囚禁了傀儡皇帝石鉴,然后下令,从即日起,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全部杀掉。
  此令一下,各地传檄,汉人纷纷联合起来,带着积压多年的仇恨,正式向胡人宣战。胡人则纷纷越墙离城,惊恐而去。
  面对胡人纷纷逃难的局面,冉闵颁布了第二道命令: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这道命令看似简单,其实很耐人寻味,如何才是与官同心,如何又不同心?官方不做正式说明,谁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正确执行,只好听凭自己所想。(“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

  结果,此令一下,邺城内的羯族人为了保命纷纷外逃,而方圆百里的汉人为了杀胡纷纷拥入城中,两方在城门相遇,互相砍杀的尸体把城门堵的水泄不通。
  还没等胡人迁出,冉闵就颁布了第三道命令: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
  这一下,胡汉百姓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官家的真正意图啊。
  于是,“一日之中,斩首数万。”;死的都是胡人。

  日期:2016-12-18 12:40:44
  您以为这就完了吗?
  冉闵亲自带队,光在邺城就屠杀了二十万的羯族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不能幸免,尸体被抛在城外,成为野狗豺狼的晚餐。
  您以为这就完了吗?

  杀光市面儿上的老百姓,冉闵传檄四方,下令在军队中展开大清洗,只要是羯族军人,一律砍头(“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您以为这就完了吗?
  呵呵,这次完了。
  因为经过这次屠杀之后,羯族作为一个种族,直接就给杀光了。

  群体性的报复是极其恐怖的;不过也别说汉人残酷无情,这只能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啊——
  自打八王之乱以来,北方汉人过的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先是司马家那几个不肖子孙打来打去,打的国家元气大伤;然后匈奴揭竿,羯人崛起;鲜卑南下,羌氐东进。汉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男的或被充军,或被奴役;女的要么被蹂躏,要么被**。
  看看之前石虎那人渣干的那些狗血的事儿,羯人何尝拿汉人当过人。
  到此时,汉人百姓已经默默忍受了50年了。

  日期:2016-12-18 13:40:40
  石琨败回冀州,冉闵和李农则乘胜追击,率军3万讨伐占据石渎的张贺度。
  石渎在哪儿,在下没查到,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在邺城周围,至少有一段距离;冉闵、李农领兵出征,被囚的皇帝石鉴动起小心眼儿了,他趁冉闵不在的空子,偷偷派太监出去联系滏口的张沈,命其勤王护驾,趁虚攻打邺城。
  但是这太监显然知道眼下形势不对路,所以在答应石鉴以后,快马加鞭追上冉闵、李农,把石鉴的诏书拿给了这二位。
  杀红了眼的冉闵毫不客气,立即拨转马头,赶回了邺城,见着石鉴也不废话,一刀剁了,然后,冉闵在城中翻出了石虎家族还剩下的人,共计38口,全部杀光。史书记载曰“尽殪石氏。”
  想当初石虎攻城拔寨,滥杀无辜时,可曾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子孙尽亡,宗族湮灭,种群不存?
  天理昭昭,报应循环。
  石鉴死了,接下来怎么办呢?
  冉闵有自己的打算。
  他要称帝。
  日期:2016-12-18 14:22:48
  这年头儿,只要有实力,别说称帝,你就是自称上帝都没人管你。于是公元350年,冉闵建元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襄国的石祗听说冉闵称帝了,他也没客气,马上于襄国称帝,第一道命令下给冀州的石琨,命其统兵再次进攻邺城。
  同时为了确保一战成功,石祇到处拉人助威,像前文提到的张贺度,以及前文没提到的段勤、刘国、靳豚等人都接到了石祇的诏书,命其各带人马会攻邺城。
  这些人散居各处,平时互相也没啥来往,更谈不上交情;但有一点,那就是这些人都不满冉闵,石祇一招呼,本着打酱油的心态,大家都来凑热闹。

  既然是凑热闹,自然有的走的快,有的走的慢;走的最快的是石琨,不过这哥们儿水平太次,走到邯郸就遇见了魏军,被海扁一顿,石琨灰溜溜的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了。
  走的慢的张贺度、段勤、靳豚等人运气更差,没到邺城,就遇见了冉闵亲自率领的部队,一仗下来,张、段、靳联军被杀了2万8,靳豚当场战死。
  这一仗打完,邺城周围武装尽附冉闵,冉魏拥兵30万众;魏军军容之盛,直追魏晋之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