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亲身经历过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第3节

作者: 光暗森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家赶回乡政府时,街道上鞭炮声响成一片,地面上不时电光闪闪、烟雾升腾,人们兴高采烈。乡派出所门前,挤满了干部群众,大家都想看一看,那个能抡起斧头砍向13个村民的凶手,到底是何等桀骜不驯的人物。
  在晚上的庆功宴上,我迫不及待地向旁边的的干警打探凶手被抓获的详情。
  干警刚好亲自参与了抓捕行动,口才极好,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抓捕细节。大意是领导小组接到农户报警,获知梁xx已经下山并躲在报案人家中睡觉,立即通知就近的公丨安丨抓捕小组伺机行动。抓捕小组乔装打扮成干农活的农民,不知不觉地接近农户家,在户主指引下,一拥而入将反应不及的凶手抓获。
  农户因为提供信息有功,被市县公丨安丨部门奖励了一万元人民币----在2001年农村,这可是很大的一笔巨款了。
  “喝酒,兄弟们辛苦了,干!谁不干谁是狗屌”,干警讲的兴高采烈,忍不住长身站起,带头将手中满满一杯钢化玻璃杯米酒一饮而尽。

  贾副乡长坐在我身边,放下钢化玻璃酒杯后,笑眯眯地对我说到:“你知道立功的户主是谁吗?”
  “谁啊?”我漫不经心,反正我也不认识。最主要的是,凶手已经被抓获,这才是最重要的。
  “梁xxx已经用公丨安丨悬赏的一万元报答他了!”
  “啊-------”
  我沉默下来,任凭身边喧哗如闹市,想说话却一下子接不上口。

  “还真是巧啊!”我沉吟半响,对贾副乡长说。
  真是太巧了。我想到了几个可能:
  一是梁xx在山上其实并不好过,他本人一向好逸恶劳,在没有水和食物的大青山上,在饥餐饱顿中东躲西藏,已经达到了他所能够忍受的生理极限。
  二是干警和干部职工不间断的联防搜山,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极可能已经处在崩溃边缘(我们都差不多要崩溃了),让他内心厌倦了逃亡生活。据说其人在抓捕时,已经基本上放弃了反抗。
  三是百般无助的时候,他肯定记起当年遇难时救过他的恩人,投奔恩人处便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四是其人已经知道天网恢恢,绝对逃不过法律的惩罚,于是干脆把自己送到当年的恩人的手中,让恩人有机会领取高额悬赏,作为当年承诺的兑现。

  我级别低微,不是公丨安丨干警,没有资格参与人犯审讯,也无法调出案卷,只能大致猜想凶手的心路历程。
  (后记:梁xx强调自己有过精神病史,要求对自己作精神病检查,但检测后没有被认定患病。2002年,梁xx被枪决。)
  日期:2017-04-02 00:27:00
  3、牛坡村的前世今生
  一个人有没有他的前世今生?我不是佛家,也不是量子物理学家,无法从宗教或科学的角度进行阐述。

  但对一个山村而言,它的前世今生,就是这片土地上所有历史过往和当下现状的综合。几年前、十几年前、几十年前、几百年前......透过村民的代代口耳相传,过滤或放大了缺少文字记录的村志,便总能挖掘一些人、一些事。有些已成为全村的荣光,让子孙后世永记;有些让人像翻书一样揭过,之后便不再理会,让村民群体性选择失忆。
  在上一个故事中,梁xx用冷兵器砍死8人、伤5人的事件,就是全村永远的伤痛,大家从来没有刻意去提起。经过了十几年的淡化,笑容便逐渐回到人们或光滑或褶皱的脸庞。新生的00后、10后小村民,一如他她们前辈适龄时一样,喧嚣着、浮躁着、嬉笑着、打闹着。2001年那次村殇,在他们这一代记忆中已经成功抹除、断层。
  新生代永远不懂当年亲历现场人们的感受,仿佛事件从未发生。后来下村开展工作时,每次路经村庄的中央球场,即使炎热夏季艳阳当空,我仍然感觉后背阴风阵阵,让我颈脖汗毛竖起,脑袋便开始发僵,因为视线不知何时已自动回避一些位置----摆放遇难者的位置。
  ......
  牛坡村很好地融进了国家发展大势,农网改造、通村水泥路、人畜饮水、扶贫攻坚等等等等,这些仅仅是当年政策文件中的概念口号,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十几年时间积累中,竟然一步步异常坚定地逐一实现,完全颠覆维持了数百年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思想和生活。

  从我挂点联系牛栏村开始,到离开牛栏村、离开乡镇,十几年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人们的关注。
  我计划用一次出差或休假的机会,短暂地再次回到这里,看看当年熟悉的场景---这是我人生中除了老家农村之外,第二个曾经较长时间牵动我情怀的山村;看看当年那拨善待我或恶心过我的人---他们也应该同步变老了,就想和他们打个招呼,喝杯小酒,扯扯家常,如同以前。
  某个阳春三月的春夜,思绪飘飘忽忽回到十几年前,越过腥风血雨的2001,我决定翻回一些村民刻意忘怀的更久远年代的一些暗黑页码,久远到我还没有出生的更早年代。
  故事来自村民好友无法考证的口述,权当传说胡扯好了......

  日期:2017-04-05 12:58:00
  牛坡村由六个大小不一的自然屯构成,上文中的杀人案发地牛坡屯是村委会所在地,最大的自然村落。全屯约100户左右,500多人口,人多地少,资源贫乏,至今还留在贫困村屯名单之中。
  地势上牛坡村(屯)背靠大青山,少数民族特有的吊脚木楼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半山腰斜坡之上。如果早上起得足够早,从乡政府出发赶往牛坡村,会在经过某个路段时,视野中大青山山体轮廓从右上往左下划成一道巨大的斜线,彤红的朝阳静静悬挂在斜线中央的村寨上空。以斜坡线条为界,左上侧是亮色的天幕和迷蒙远山,右下方是暗色的山体、田野树木和晨曦白雾。其时,斜坡边缘沟沟道道的梯田倒影了粼粼水光,全部染上了一层金色,画面极美。

  牛坡屯背稍稍往上就是一大截嶙峋怪异的峥嵘岩石,再往上才是青葱的植被,植被与山体各处树木相连,而后延绵直至主峰顶。站在寨子中央球场平视左前右三面,可谓群山环绕,峰峦叠嶂,视线能够看得极远,符合了风水学上“背实朝空”的说法。但是,周边远山与村寨之间是个极深的山谷,顺着村庄连绵而下的梯田群坡度极陡,谷底到村庄足足有五百多米的海拔跨度。
  我是个风水菜鸟,结合牛坡屯的地理布局和村庄的资源人口状况,很容易对这方水土定下“穷山恶水”的结论,但不能轻易将那群善待我的多数村民认定为“刁民”。
  事实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屯里面已经出过7个杀人犯。

  更奇特的是,这7人全部是乡派出所所长的学生。所长是我朋友,之前在牛坡村完小当过若干年教师,而后改行从警。十余年前在乡镇的无数个无聊拼酒夜,我都会跟他提起这一茬----所长你是一方社会和谐稳定的守护神,但你的学生中怎么尽出杀人犯?这可是全县警界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