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
第16节

作者: 塘西正观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种奇怪的师徒关系只能用师徒关系延续到下一世来解释。孙悟空是个不拘小节之人,也不是个感情细腻的人,更不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但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多次唠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话。这句话其实是在暗示孙悟空与唐三藏的上一辈子也就是他与须菩提祖师的关系。孙悟空也就是冲着与须菩提祖师前世的这种师徒关系,才对脓包一样的唐三藏服服贴贴,死心塌地地护卫唐三藏往西天取经的。这也算是孙悟空对自己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求须菩提祖师授艺时许下的“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万望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师父,‘为人须为彻’,索性舍个大慈悲,将此腾云之法,一发传与我罢,决不敢忘恩。”诸多誓愿的回报吧!

  第二个密码钥匙就是须菩提祖师的门派辈分。
  在《西游记》第一回里,须菩提祖师对猴王是这样说的:
  “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须菩提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西游记》明里在解释孙悟空名字的来由,暗地里却深藏着破解须菩提祖师徒弟的密码钥匙。
  这个“悟”字辈大有奥妙!
  首先,“悟”字是排在名字的中间的,而且名字是三个字,例如孙悟空。那么,在《西游记》里符合名字是三个字,名字中间带有一个“悟”字这个特征的人物共有多少个呢?
  一共有三个!

  一个是孙悟空。
  另一个是猪八戒猪悟能。
  第三个是沙僧沙悟净。
  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按照《佛说本生经》中转世的原理,再加上第一个密码也即是须菩提祖师=金蝉子=唐三藏,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辈子——师父:须菩提;徒弟: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
  这辈子——须菩提也即金蝉子,金蝉子转世为唐三藏,他们的关系是:师父:唐三藏;徒弟: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
  也可以说他们的关系是——师父:金蝉子;徒弟: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
  这个石破天惊的发现,至这段文字为止,还不是定论。它现在只算是一个立论。我们研究《西游记》讲的是有凭有据,结论不是靠猜想的!

  下面本文给大家一一论证。
  读者还记得猪八戒、沙僧是怎样出场的吗?
  是观音菩萨牵引他俩出场的。
  观音菩萨奉如来佛的佛旨,到东土去寻一个取经人,到西天灵山取真经。观音菩萨与惠岸行者木叉半云半雾东行,来到流沙河界,遇到了一个水怪——这就是后来的沙僧沙悟净。经观音菩萨的一番教诲,沙僧沙悟净皈依了佛门。观音菩萨与惠岸行者木叉继续东行至福陵山,遇到一个野猪怪——这就是后来的猪八戒猪悟能。经观音菩萨的一番教诲,猪八戒猪悟能皈依了佛门。在观音菩萨先后遇到沙僧沙悟净和猪八戒猪悟能之后,观音菩萨与惠岸行者木叉来到五行山下。五行山下压着的是狼狈不堪的孙悟空。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一番教诲下,也表示愿意皈依佛门。观音嘱咐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耐心等待取经人。

  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三藏的三个徒弟中,孙悟空是大师兄,猪八戒是二师兄,沙僧排位最后。

  《西游记》是以什么标准来确定这三个人在唐三藏徒弟中的大小排位顺序的呢?
  是以“先进者为长”作为标准。也即以唐三藏西行在取经途中依次遇到三徒弟的先后顺序来确定三徒弟的大小尊卑,也即唐三藏西行时先遇到孙悟空,再遇到猪八戒,最后才遇到沙僧。
  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如果以在佛教界的地位来说,那肯定是观音菩萨比唐三藏尊贵。如果是以遇到三徒弟的时间来说,那当然是观音菩萨为先。谁在劝导三徒弟皈依佛门中的作用最大?那当然是观音菩萨——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是在观音菩萨的劝说之下才皈依佛门的。但是,为什么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没有拜观音菩萨为师,而是拜唐三藏为师呢?为什么呢?
  为什么不是以观音菩萨遇见三徒弟的先后顺序来确定他们之间的长幼排位?为什么呢?
  或者说,不是以他们皈依佛门的时间顺序来确定他们之间的长幼排位?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以他们三人遇见唐三藏的时间先后来确定他们之间的长幼关系呢?为什么呢?
  如果是以前面二个因素为标准,那么,大师兄应该是沙僧,二师兄还是猪八戒,三师弟该是孙悟空啊!

  这一切表明了什么奥妙呢?这一切表明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以唐三藏为中心,而不是以观音菩萨为中心。也即是以须菩提祖师,或者说是以金蝉子为中心。他们之间的上辈子关系,一直顺延到下一辈子!就连观音菩萨都无意,也可能是无力改变这一关系的延续。
  为什么白龙马不是唐三藏的徒弟,不能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称兄道弟,平起平座,而只能算是一个“脚力”呢?因为白龙马的名字中间不带一个“悟”字,它上一世不是须菩提的徒弟!
  日期:2017-02-06 23:44:46
  第三章揭开须菩提祖师门下徒弟之谜(第三章之二)内容提要:
  为你详细分析,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的名字中间都有一个“悟”字,这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
  日期:2017-02-07 23:11:48
  第三章 揭开须菩提祖师门下徒弟之谜(第三章之二)
  猪八戒与沙僧的名字显得非常跷蹊。
  孙悟空本是石头里崩出来的猴子,无名无姓是正常的。是须菩提祖师为猴王起的“孙悟空”这个大名。这个名字我们已经知道大有来历,是须菩提经一番斟酌和考究才定下来的。
  观音菩萨有给皈依佛门的人起法名的嗜好。《西游记》第八回,观音菩萨与木叉行者经过五行山时,孙悟空答应皈依佛门,观音菩萨满心欢喜,当即便想给孙悟空起个法名。当然孙悟空早有须菩提祖师给起的名字,观音菩萨也很满意孙悟空这个名字,就不再给孙悟空另起名字了。

  但是,读者们要注意的细节是:在遇见孙悟空之前,观音菩萨是先收服沙僧和猪八戒的。
  观音菩萨收伏沙僧时,给沙僧起名的经过是这样的:
  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做沙悟净。
  这似乎与须菩提祖师给猴王起个孙悟空的名字的过程很相似:观音菩萨既给这个流沙河的水怪取了一个姓,又给他安了一个名。但是,读者要注意,沙僧的情况与孙悟空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孙悟空只是一个天生的石猴,而沙僧在被玉帝贬下凡间为怪时,却是贵为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也就是说,沙僧曾经是玉皇大帝的随身近侍,而且级别不低,是位大将军。但是,为何这位名声显赫的天庭大将军无名无姓,要观音菩萨给取姓安名呢?如果有姓有名,为何通篇的《西游记》凡提起沙僧的过去,都称之为卷帘大将呢?卷帘大将只是一个官衔,不是名字。大将军都会无名无姓吗?如果是这的话,那么当初玉皇大帝是如何下的圣旨封他的官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