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
第4节

作者: 塘西正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这个世界不缺伟大的作者,缺的是伟大的读者。”我们要像悟空、悟能、悟净几兄弟的名字一样,对《西游记》要有悟性,要锻炼出如来佛、观音菩萨的慧眼,把深埋在《西游记》中几百年的秘密破解出来。
  在《西游记》中,玄奘法师有多个名字和名号出现:陈玄奘、玄奘、玄奘法师、法师、唐僧、唐三藏、三藏。在《西游记》中,三藏、唐三藏这两个名字来源显得很蹊跷和不合常理。在历史上,玄奘法师确实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那是在玄奘法师到达印度苦学佛经,精通经律论三藏之后才获得的尊称。而在《西游记》中,三藏名号的来历是这样的:《西游记》第十二回,“太宗道:‘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也就是说,玄奘法师是在未开始西天取经征途,未取得如来佛的三藏真经的情况下就被称为三藏法师的。这对于胸怀若谷的玄奘法师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的事情。在未取得真经之前称玄奘法师为三藏,也是对他的不尊敬。而事实是,《西游记》里对玄奘法师的称呼用得最多的是三藏。一个个“三藏”,“三藏”,遍布整个取经路途。这里面有何奥妙吗?

  《西游记》第八十三回描写孙悟空与哪咤领着天兵天将,到陷空山无底洞搜寻被地涌夫人掳走的三藏法师:“一重又一重,一处又一处,把那三百里地,草都踏光,那见妖精,那见三藏?……”这是《西游记》的作者对读者的又一次提示和嘲弄!《西游记》里其实隐藏着三条主题线索!不可否认,明代肯定是有知音读懂这个“三藏”的,但自清代以后,能悟得出这三个主题的人,我没有看见到过。能看出其中一条线索的也只有廖廖几个人。

  认真研究过《西游记》的人,是不会相信什么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的。通过《西游记》,我们可以推测出人类灭亡的时间。这些推测是否准确还有待时间验证,但从目前情况来说,它起码比玛雅预言靠谱。

  按照《西游记》推崇的理论,公元2013年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这又是从何说起呢?
  在《西游记》里,作者恶毒地讥讽和诅咒了一位皇帝。明朝以后没有人看得懂。不排除明朝时有人看得懂,但看得懂的人是不敢说:弄不好那是要搭上自己的人头的。
  在《西游记》里,作者预测明朝将被清朝所取代……
  对《西游记》研究得越深,就越惊叹《西游记》内部世界所隐藏的秘密如此之多!如此之深奥!
  就此打止这有点长的前言。
  《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马上开始。
  精彩纷呈,前所未见!一定会让你目瞪口呆!
  日期:2017-01-11 13:12:28
  第一章之(一)内容提要:
  《西游记》书里说,唐僧是金蝉子转世,是如来佛的第二徒弟。如来佛的十大徒弟中却没有哪个徒弟叫金蝉子的。那么,唐僧的前世究竟是谁?
  日期:2017-01-12 21:32:24

  第一章:揭开金蝉子之谜(第一章之一)
  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是金蝉子转世,是如来佛的第二徒弟。金蝉子转世的原因是“无心听讲、轻慢佛法”。这个金蝉子确实是个不寻常的人,谁吃了唐僧肉,谁就能长生不老。
  有点佛教知识的人都知道,在真实的佛教历史中,如来佛的十大徒弟没有哪个徒弟叫金蝉子的。即使是如来佛的所有弟子,也没有谁叫金蝉子的。
  几百年来,《西游记》的读者对金蝉子不求甚解。几百年来,研究《西游记》的人甚少有对金蝉子进行过认真的研究。这确实是很值得奇怪的事情,也是很令人遗憾的事情。
  《西游记》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像?我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在金蝉子这个名字和这个人物的背后,深藏着种种机关和玄妙。金蝉子是破解《西游记》里众多人物复杂关系的一把关键钥匙。

  破解金蝉子是迈进《西游记》神秘世界的不二法门。
  破解天书《西游记》之谜,就从破解隐藏在金蝉子身上的秘密开始!
  我们就开始破解隐藏在金蝉子身上的秘密。
  首先我要说的是:

  蝉和禅是谐音字,两者发音相同。
  金蝉子即是金禅子!
  即蝉=禅。
  蝉,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昆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知了。我认为,“蝉”这个名字,是人类给众多动物起得最好、最为传神的一个名字。
  蝉这个名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哪位神仙给改的名字。开始的时候,蝉这种昆虫并不叫做蝉的。在距今约2500年的战国时代,庄子在《逍遥游》中把它称为蜩。那时的蜩,在庄子的眼里只是一种很普通的虫子,庄子把它看成和小斑鸠一起讥笑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的一种很无知、很渺小的昆虫。但到后来,我想肯定是一位仙家给蜩改成了蝉这个名字。
  蝉的一生,就是一段苦修蝉道,最终“金蝉脱壳”,羽化成仙的传奇故事故事!
  蝉不吃肉类,一生只吃树的汁液和露水。蝉被古人誉为餐风露饮、高洁无暇的品行象征。古人以拥有蝉的高洁品行为傲。
  蝉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昆虫。在美洲有一种周期蝉叫17年蝉,它的寿命长达17年,是昆虫世界的长寿冠军。
  蝉产的卵在树上孵化后,便成为蝉的若虫。这时候的若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蝉——它还没有蝉坚硬的外壳,也没有自由飞翔的翅膀。蝉的若虫出生后,会很快地坠落在树底下,再一头钻到地底下。
  蝉的若虫就在树底下潮湿的土壤里,在漫漫的黑暗中,一天、一天地生活着。期间它只靠吸食树的根部液汁为生,从没有爬出地面见过阳光。一年又一年,少则二三年,一般是三五年,最长的是十七年,蝉度过无数漫长的黑暗和寂寞的日子后,终于在一天的晚上,它爬出地面,攀爬上树干,在树干上蜕去外面的壳。这时,蝉的若虫成功地羽化,它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蝉。此时蝉拥有了硬硬的外壳,透明的薄薄的翅膀。在黎明的时候,它金蝉脱壳,终于摆脱了蝉蜕的束缚,舞动着翅膀,飞向自由广阔的天空。

  蝉的一生多像僧人和道士! 僧人和道士生活在红尘凡世,苦修佛经道理,想摆脱凡间的生老病死、爱恨别离的痛苦。终于有一天,他大彻大悟,修得正果、羽化成仙,可以皈依永生的极乐世界。

  《西游记》非常喜欢使用谐音写作手法。《西游记》里究竟有多少处运用谐音写作手法的地方?多到难以一一统计!比如在《西游记》第四十回里,唐三藏认不得红孩儿变化的孩童,大惊道“徒弟呀,这半山中,是那里甚么人叫?”孙悟空上前道:“师父只管走路,莫缠甚么‘人轿’、 ‘骡轿’、‘明轿’、 ‘睡轿’。……”这里,孙悟空把唐三藏师父所说的“叫”
  谐音为“轿”。
  又如在第四十四回,孙悟空调侃落难的和尚说:“你却造化,天赐汝等长寿哩!”众僧道:“老爷呀,你少了一个字儿,是‘长受罪’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