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模块和立体化的角度&严谨的八卦精神)》
第22节

作者: 唐岛渔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1-14 09:04:20
  太平公主的梦(五)
  不过,太平公主还是在担心李隆基,因为她知道,她的祖父李世民,太原起兵的时候也不过才二十岁,而在虎牢关大破窦建德的时候也不过二十三岁。李隆基能够在唐隆政变中手刃政敌的果决,多少还是有祖父的影子在。太平公主的担心,逐渐演变为政治上的主动出击。她四处散布李隆基不是嫡长子,得位不正的说法,她的真实想法是,废掉皇太子,另立一个相对懦弱的皇子为太子。然而,太平公主恰恰忽略的一点,是前文我们提到的,李旦家庭的和睦。在李旦本人的影响下,他的家庭上上下下都充满了谦让、和谐的气氛。这一点,让太平公主几乎无隙可乘。

  在种种废太子的努力失败之后,公元712年,太平公主绞尽脑汁又想到了一个新梗。她利用当时出现彗星的天文现象,对李旦进行洗脑,说天有异象,说明皇太子应该登基。这个想法的初衷,是离间李旦父子。毕竟,没有哪个皇帝愿意主动放弃手中的权力,提前让位做太上皇。比如,前朝的李渊就是不情不愿,被玄武门的鲜血胁迫着做了太上皇的。太平公主的这种言论本身,对于一般的帝王来讲,无异于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之下,一定会对当朝太子产生敌意,至少也是所有警惕。

  然而,这种理论用在普通帝王身上是成立的,用在看惯了政治斗争,起起伏伏几十年的政坛不倒翁李旦身上,则是完全徒劳的。李旦做了一个让太平公主瞠目结舌的决定,他索性上乘天意,下顺民心,传位给李隆基。李旦的心思很明显,传位给太子那是迟早的事情,早传晚传都是传,传的晚了反而提心吊胆。既然太平公主给了这么好的一个借口和台阶,何乐而不为?而李旦自己,则乐得清闲,一推六二五,去做太上皇了。

  同年八月,李隆基登上帝位,史称唐玄宗。
  太平公主的梦,已经接近破碎的边缘。她感到绝望,感到生无可恋。已经马上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政坛女强人心中,一种痛彻心扉的挫败感油然而生。
  为了那个心中的梦,太平公主已经顾不得那么许多了。她公开结党营私,私下培养细作,策划给唐玄宗的药里下毒,甚至密谋军事政变。很显然,面对姑姑的困兽之斗,李隆基已经无法再坐以待毙了。
  公元713年,李隆基抢先下手,捕获太平公主的大批同党,而太平公主本人则被李隆基下诏赐死。
  太平公主魂归天国,一起离去的,还有那个了期盼了一生的女皇之梦。
  太平公主的去世,也标志着唐中宗时代的习惯性政变,最终被画上了一个句号。属于大唐的又一个盛世,即将到来。

  日期:2016-11-14 09:22:06
  婆媳的使命召唤(一)
  比太平公主稍微幸运一点的,是他的老公武攸暨(武则天的堂侄)。武攸暨在太平公主谋逆事发的前一年,就因病去世而得以善终。即便如此,太平公主自杀之后,李隆基还是下令将武攸暨的墓毁掉,以解心头之恨。
  武攸暨有个弟弟,叫武攸止。和自己叔祖父武士彟一样,武攸止也娶了弘农杨氏(又是弘农杨氏)的女儿为妻。夫人杨氏为武攸止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我们称她为“武氏女”。武攸止后来早亡,因此武氏女自小被寄养在宫中,成为一名出身高贵的宫女。
  武氏女作为武士让(武则天的伯父)的曾孙女,继承了武氏一门女孩子基因中特有的天生丽质,当然,也继承了特有的攻于心计。很快,武氏女借助长期生活在皇宫中的便利条件,博得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注意,被封为婕妤。巧合的是,武婕妤的对手,同当年的武则天一样,也是一个王皇后。而且玄宗朝的王皇后和高宗朝的王皇后有一点是如出一辙的——她们都没有生育。武婕妤抓住对手的这一点小瑕疵,并不断进行放大处理。武婕妤本人则一鼓作气,一口气生下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共七个孩子。后来的事情也在意料之中,陪伴李隆基度过了登基之前那段最艰苦的岁月,并且一起苦撑着熬过充斥着流血和阴谋的那些提心吊胆日子的王皇后被废掉。

  皇后之位空缺了。武婕妤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距离皇后之位只差一步之遥。
  尽管武婕妤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而且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和姑祖母武则天之间进行比较。然而,时移世易。玄宗朝和高宗朝,在时间上已经跨越了接近百年,很多东西都无法同日而语了。这个时期的武氏,在朝野上下,可谓声名狼藉。比如武婕妤的大伯武攸暨,因为是太平公主的老公而因谋逆被牵连;又比如她的另外一个大伯武延秀,则因为是安乐公主的老公而因谋逆被牵连。再往远处说,还有武延基信谣传谣被女皇处死,武崇训行为不端被李重俊杀死,上一辈的武三思和韦皇后通奸,武承嗣则妄想做皇太子……就更不用说,曾经夺了李唐天下的姑祖母武则天了。

  正因为如此,大臣们群起而抵制武婕妤做皇后,因为他们怕了武氏一门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优秀基因,也怕如同幽灵一样飘荡在皇宫中的冤冤相报。唐玄宗无可奈何,只能开动脑筋博取美人的欢心。最后,皇帝创造性地在四妃子(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之上,在后宫增加了一个“惠妃”这样一个工作岗位,作为地位仅次于皇后但却仍然能够号令后宫的新称号。
  在唐玄宗看起来,这个折中的方案,可以让武惠妃得偿所愿了。然而,他不知道,作为武家的女人,武惠妃的胃口又岂止于号令后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